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17,宿甲
《越绝书》:宿甲者,吴宿兵候外越也,去县百里,其东大冢,摇王冢也。
宿甲,不知什么意思,也许是守卫要塞驻军的意思,其作用和鸿城、武城一样,是为了防备外越的骚扰。除了“去(吴)县百里”,没有其他提示。在《越绝书》中,鸿城和武城都是在娄门外,或者娄县外,宿甲没说哪个方向,比较大的可能是齐门,也就是说宿甲在吴县的东北方向。
从齐门向东北40公里,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常熟市(县)区。和鸿城、武城类似,二千多年前,宿甲也位于古冈身附近,距长江口的海岸线不远,类似后世的宝山,是一个海防要塞,扼守江海要津,所以派出"宿"兵戍守。
虞山东麓的镇海台,可知虞山、常熟曾经去海不远
常熟最早的行政建制是虞乡,设于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隶属会稽郡的吴县,之后四百多年没有变化。三国归晋后,洛阳朝廷比较关注江南一带,太康四年(283年),虞乡升为海虞县,隶吴郡,这是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虞乡、海虞县的虞更像是吴语发音,与馀同音,而宿甲更像是汉语。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新建立的东晋朝廷在江南设立了大批的侨郡侨县,以收留北方难民。晋元帝初年(317年),在海虞县北境设南东海郡,下辖郯、朐、利城三个侨县。二十多年后,东晋的局势已经稳定,需要整理前期非常混乱的行政单元,包括撤并一些侨郡县。东晋咸康七年(341年),析海虞县北境之南沙乡设南沙县,现常熟地域内海虞、南沙两县并存。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置信义郡,郡治南沙城,海虞、南沙两县同属信义郡。大同六年(540年),南梁发展达到鼎盛,因为此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但不久爆发侯景之乱,江南残破。
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原县治南沙城废。
常熟阜成门,位于虞山脚下
《越绝书》记载的宿甲是去县百里,相当于现在的40公里,不是昔日的南沙城:
南沙城(现常熟福山村一带)太远,距离苏州平门有60公里;
南北朝时期的南沙城、海阳城,春秋时期大概还在长江口的大海中。
宿甲是位于虞山之东、还是虞山之西,可能要参考后面一句:“其东大冢,摇王冢也。”
摇王在语招之战击败麋王后,一度势力大涨,所以称王,但为时不长。参照《史记索隐》引《竹书纪年》的这段:“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无余之。”
这一段引文,各家对此解释有分歧。
“滑”通“汩”,乱也。说明粤在杀诸咎后,并没有平息动乱,吴(城)人依然抗拒他,另立错枝为君,粤可能没有进入吴。第二年,大夫寺区集积起一支军队,击败了粤,立无余之为王,并不是错枝这个君。
能够向吴城的寺区提供军队的,很可能是来自王国东部的海防军队,那个在复城的王子,叫余复君,他出兵的条件,应该是立他为王,因此战后没有错枝什么事,他的结局未知。
粤失败后的结局未知,摇王被其族人埋葬在宿甲城东。
越人传统上为死者搭建石室土墩墓,而且都位于山顶或者山脊线上,宿甲附近只有一座虞山,按照叶宪文先生《考古学视野下的吴文化与越文化》附表九《太湖以北地区越人石室土墩墓表》,在虞山发掘了二处石室土墩,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一处位于维摩寺东南,一处位于虞山西岭。
叶先生的书中,没有统计到常熟(包括虞山)在春秋中期以后一直到战国时期的土墩墓。不过据调查,整个虞山分布在山脊或山坡上的土墩有200多座,年代不详。
越灭吴后,吸收了吴人甚至中原的墓葬形式,也在平地修筑石室或木室土墩墓,比如鸿山的越国贵族墓群。但既然旁边就是虞山,似乎没有理由不选它。如果是这样,宿甲很可能位于虞山西麓的望虞河畔。从那200多座位于虞山山脊或山坡上的土墩墓中,还有可能发现摇王大冢。
如果战国后期的越人就是要在平地修筑石室土墩墓,或者竖穴土坑墓;抑或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战败)只能在平地建墓,那么宿甲在虞山东麓的可能性很大,而摇王大冢不可能存在了。
位于常熟东南的服装城,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服装城,会是宿甲之东的摇王大冢旧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