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63,上海老城厢,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城也不是,南宋的时候,本地还处于上海务、上海镇的阶段,已经有几条街巷了,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元代设立上海县,很显然,蒙古人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却不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那个一百年,上海县城基本没什么发展,记录也很少。
上海在明代初年开始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夏原吉和叶宗行对吴淞江的治理,以及淞浦合流打通上海南北的水利系统。据明代前期的弘治《上海志》记载,城内的街巷有新衙巷、康衢巷、新路巷、薛巷、梅家巷,五条,可以算是上海城区能够查到名称的最早一批街巷。
新衙巷,后来叫衙街、东西大街,是今天的新弄,在学院路、昼锦路附近,可能已经在居民小区中。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英国在县城内设立驻沪领事馆,当时英文记录的地址为“Se Yaou Kea street”,有人将其翻译为新衙前街,但从语音学的角度有点讲不通,有人认为应该翻译为西姚家弄。西姚家弄比较靠近大东门,而新衙街就在县衙附近,以当时清政府对洋鬼子的态度,英国人在这儿租房的可能性极小。事实上英国人根本就不愿意住在城内,仅一年,他们就匆匆搬去了外滩,尽管那儿几乎一无所有。
西姚家弄/四牌楼路口
康衢巷,后来是县桥南街、阜民路(横跨肇嘉浜有阜民桥),从桥北的县署直通跨龙门(大南门),是今天的光启南路。上海光复后,上海县署被遗弃,1920年代县署被彻底拆除,建了民宅,原来禁止通行的县署中间辟了一条县基路,后来改名为光启路。
当然是因为徐光启的缘故
新路巷,后来更名为虹桥大街(横跨肇嘉浜有虹桥),是今天的望云路。
一直向南,望云路越来越窄,到蓬莱路接凝和路
薛巷后来更名为薛弄、薛弄底,是今天的薛弄底街,就在卖假古董的上海老街后面。
梅家巷后来分为东、南两段,后来更名为东梅家弄、南梅家弄,是今天的梅家街和光启路。
到明朝中期,新辟三牌楼街和四牌楼街,街名保存至今。
三牌楼路南端,面向复兴东路有牌楼,叫新华门
四牌楼路南端
四牌楼路北端有牌楼
老城东部有一条东街,紧靠中华路,估计原来是东城墙内的一条道路,但城内并没有西街。
进入清代,上海县城内的主要街巷,在康熙年间有二十五条,嘉庆年间增加到六十三条,鸦片战争后达到八十多条,如同蛛网一般布满全城,再不断延伸到远处、远处和更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