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万人仰慕的大学生,到如今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
说来很奇怪,曾经万人羡慕的大学生,到如今似乎呈现出越来越不值钱的现象。
那么,大学生如今到底怎么啦?
其实,出现此类现象一点不奇怪,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不值钱,是传统的惯性思维在作祟。大学生,早在十几年前,或者在二、三十年前,那还真算得上香饽饽。如果哪一家的孩子,考取了大学,在一个乡,甚至一个县来说,都会引起不小轰动。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任何地方、任何单位急需的不是劳动力,而是人才!因此,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极为稀缺,自然成了抢手货,供求矛盾相当突出。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更随着高校的不断增多,以及大规模的扩招,考入大学的门槛逐渐降低。比如,以前的一个高中毕业班,仅仅只有一、两个,或者几个能考上大学。能进入大学,那真是优中选优,好中挑好。勿需说,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成为了国家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材。反过来看看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班,无论仲伯,基本上有一半以上能顺利进入大学深造。这样,大学生陡然增加不说,质量更得不到保证,含金量下降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在我们的思想上、观念上,并没有与世俱进,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模式上。那就是,金榜题名,全家光荣,光宗耀祖,人人羡慕,个个成材。而现在,好不容易等到大学毕业,无奈市场不认可。面对洪水般的大学生毕业,市场难消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高企的期望,不得不失望。如此落差,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心理上,实难承受、适应与接受。
二是,大学生不值钱,是心态未得到及时调整。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反差迅速拉大。大学生由原来的极其稀贵,包分配,到现在的找工作难,落入无人问津的地步,学生家长们倾其所有筑梦的大学,无限的期望一下子便成失望,美梦瞬间击破。那种失落感,甚至挫败感,难以想象。
三是,大学生不值钱,是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的偏见。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并非完全越来越不值钱!比如,名牌大学、重点大学,那些双学历、双学位仍然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而没有市场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大学。那些不将心思放在教学质量上,一味的盲目扩张,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大干快上办学,热衷于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等等,将办学当成企业来经营。这样的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值钱吗?
四是,大学生不值钱,还与学习风气低下有关。如果有兴趣,可到一些普通大学,或者一些重点大学校去走一走、看一看,有的大学生是怎么在学校学习的?现在,有的大学校园,特别是三、四流的大学,对学生管理甚松,学生学与不学,听与不听,完成作业、课题、论文抄袭与否,考试作弊与否不闻不问等等,诸如此类的这些,可以说对学生是相当的放任自流。由于学校的不严管,因而导致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有,睡觉打瞌睡的有,说笑打闹的有,似乎老师讲什么,完全与己无关。这样"混"出来的学生,市场能接受吗?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吧。2014年春季,我到某省会城市以该省冠名的大学学习培训,看见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大概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学生都在玩手机,还要一小部分趴在桌子上睡觉,老师照讲不误。我当时就想,假如这些学生的家长看见学生是这种学习状态,会是什么感受?虽然这样的学校可能只是少数,这样的学生也可能只是少数,但正因为这些少数,影响着对大学生的看法,却如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