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倒卖文物发财,娶15岁妻子却与岳母关系复杂,晚年不敢回国
《神秘的中国文物市场第一操盘手》一文中这样说道:“卢芹斋对于中国文物艺术的文化营销,在他“贩卖国宝”的原罪面前,再多的言语也显得苍白无力。”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大地上有着无数珍宝,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变成了我国十分具有价值的文物。但在近代文物史上,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国文物却遭受了大量的流失,除却列强的掠夺外,还有源于个人利益的流失,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是绕不开的,他便是被称为中国最大文物贩子的卢芹斋。
诚如史料中如此称“在贩卖国宝的原罪前,卢芹斋再如何有冠冕堂堂的价值都是白费的”。卢芹斋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行径才会得此严重的评价?而他的感情生活同样饱受争议,为何有年轻美丽的妻子却与丈母娘暧昧一生?
一、最大的文物贩子
卢芹斋,于1880年出生在浙江湖州卢姓人家,他本名“焕文”,后改名“芹斋”。
在卢芹斋10岁的时候,父母便双双去世,留下他孤苦一人。后,他到江南丝商巨贾的张家,成为了少东家张静江身边的一个小厮。
聪慧的卢芹斋从一个打杂小厮渐渐混成了张静江身边的信赖之人,他不仅帮忙打点张家生意,还了解了许多的古玩知识。最终,在张静江的帮助下,卢芹斋开始自立门户。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十分粗浅,追求更多的是所谓的“日本风”的文物艺术品。卢芹斋凭借自己多年在张家所见的古玩艺术,他意识到中国古代的艺术品价值远远高于这些西方人目前所追求的东方文物,于是他决定要引导欧洲人认识这些中国文物的价值。
这份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卢芹斋的方式却是建立能获利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将文物商业化,贩卖文物。
在刚刚进入古董行业的时候,卢芹斋与北京、上海等古董行的大商人搭帮结伙,将国内流通的古董一律转运卖到巴黎、纽约等地。
美国《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考古学家卢芹斋将大量的墓葬雕刻、青铜器、陪葬古玉、陶俑、佛像运抵欧洲和美国,让欧美收藏者学会欣赏中国墓葬文物……他以精湛的文物专业知识和天才的商业眼光逐渐征服了欧美收藏者,随即在欧美的银行家、军火商、石油商、不动产商中形成对中国文物的抢购潮……”
可以说,卢芹斋用众多精美的中国文物征服了欧洲文博界。其一生走私出卖的种类众多——石刻、玉器、青铜器……且大部分都是出自历代皇帝被盗墓中,据记载,经他收留到国外的文物总数达到50万件以上。而在被卢芹斋倒卖的中国文物当中,最著名的有莫过于中国国宝级文物——“唐太宗昭陵六骏”、宋代《睢阳五老图》。
此后,卢芹斋经法国政府特批,在巴黎建造了一幢专门用以收藏和展示古董的红楼,被当地的人们称为“中国卢浮宫”。
卢芹斋用40余年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以国内提供货源,通过民国政要流通到欧美各国的世界性古董帝国。
也正是这个世界性的古董帝国让卢芹斋在事业上广受争议。此外,他在婚姻中的做法也是让人感到十分地震惊。
二、娶十五岁妻子,却与岳母“风花雪月”?
1910年时,30岁的卢芹斋结婚了,对象是只有15岁的巴黎女子玛丽·罗斯,除却两人悬殊的年龄差异之外,更令人震惊的是,卢芹斋与妻子的关系并不单纯。
原因无二,卢芹斋实际上认识和爱恋的其实是玛丽·罗斯的母亲——德兰广场上一位女店主奥尔佳。奥尔佳在19岁的时候生下了私生女玛丽·罗斯,而玛丽的父亲虽然无法给她名分,却一直与保持情人关系,这家店也是由他出资建立的。
彼时,卢芹斋的古董店也是位于德兰广场,与奥尔佳的店相隔很近。很快地,卢芹斋便迷恋上了他大四岁的奥尔佳,俩人很快坠入了爱河。但在当时,卢芹斋还只是维持着一家小古董店,而奥尔佳更是离不开玛丽父亲的经济支持。于是,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卢芹斋娶奥尔佳的女儿玛丽为妻。
年仅15岁的玛丽·罗斯还十分单纯,并不懂母亲和卢芹斋的心思,她只知道母亲想让她嫁给这个年龄可以当自己父亲的中国男人。没有经济来源的玛丽只能一切都听母亲的,而在结婚后,玛丽也成了家庭主妇。
在玛丽与卢芹斋的婚姻生活中始终离不开母亲奥尔佳的身影,诸如母亲总是以“监护人”的身份代她签字,又如母亲拥有卢芹斋店里保险柜的钥匙与密码……这一切都不无彰显着,玛丽的母亲奥尔佳才是卢家的真正女主人。
尽管卢芹斋和丈母娘奥尔佳始终有着暧昧,但他与妻子玛丽在婚后也生下了四个女儿。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再传统不过的中国男人,卢芹斋的眼里,始终不承认这四个女儿。
尽管卢芹斋与年轻妻子的这段婚姻极度扭曲,但也还是走到了最后。那么这位近代史上最大的文物贩子在晚年又是怎样的一番面貌呢?
三、晚年如何?不敢回国
不知在人生的后半段,卢芹斋出于什么样的情感,也许是愧疚,也许是补救,又或许是别的什么。他多次为救国而奔走,并且还曾向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捐赠了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嗣子壶”。
从文物倒卖贩子到捐献文物,其实也反映了卢芹斋这段期间的一些状态,他的文物贩卖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底了。
1949年,共和国成立,开始对文物进行保护。而卢芹斋在上海分部的一大批重要文物也都被一一收缴,他在中国各地的伙伴都无一不受到了惩戒。
一年后,卢芹斋在美国宣布退休的消息并将纽约古董分店清仓,转让给了弗兰克·加罗。而那座法国巴黎古董店和大名鼎鼎的“中国卢浮宫”则是交给了他的小女儿。
此后的几年中,卢芹斋曾动过回到中国的念头,但他的罪行摆在那里,又怎么容得他回国呢?就这样,他在国外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程。
1957年时,卢芹斋患肺炎死于瑞士一家诊所中,享年78岁。
在晚年的时候,卢芹斋曾总结过自己的一生,他认为自己确实使不少国宝流失海外,但同时他又保护了这些国宝,避免它们战乱。
而对于卢芹斋的一生,或许正如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所说:“综清末民初鉴藏家,其时其境,与项子京、高士奇、安仪周、梁清标不同。彼则楚弓楚得,此则更有外邦之剽夺。亦有因而流出者,亦有得以保存者,则此时之书画鉴世故家,功罪各半矣。”
小结
在卢芹斋晚年的解释中,他终其一生使得我国数以万计的文物宝藏漂洋过海的目的只是让懂得其价值的收藏家和观众看到,为中国文物走向世界而尽自己的一份力。可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却依旧掩盖不了他导致了国宝的大量流失与破坏的罪行。种种的是与非,诚然难以说清,但不可否认,卢芹斋确实是一个传奇。
归根究底,卢芹斋的做法便是用盗卖文物赚取钱财,过荣华富贵的生活。给中国的考古文化、文化保留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保护中国文物,每一个国人都有一份职责,希望再没有如卢芹斋这样的“文物教父”,也希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能够早日回国。
参考资料:《神秘的中国文物市场第一操盘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