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文化理论:建构、发展、主要人物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这是一篇修改自从前西方文论课程授课稿的文章,整体梳理后殖民主义及后殖民文学的理论缘起、主要学派和学术研究方向,对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读。

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做一些基本的说明。

后殖民是一种范畴极广的理论,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包含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历史学、社会学、翻译学、人类学到文学,几乎涵盖了所有社科学科,要讲清后殖民主义,实际必须要对它的主要领域都做一个差不多的说明。

比如如果不从历史学的范畴入手,其实连后殖民的这个“后”字可能都未必能讲的特别明白,但基于个人学术兴趣,本文所涉及的内容,更精确的说法是——后殖民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

后殖民领域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圣三一,或者叫神圣三剑客——萨义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之外,其实还有大量著名学者,而他们的理论和观点其实也非常多,但显然如果都叙述一遍,这篇文章会过分冗杂,所以本文主要还是基于他们三位在后殖民领域的主要观点。

最后,虽然关于后殖民理论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但它的基本内容是脱胎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因此相对于之前的许多理论,它更异质、更杂糅,里面存在着许多晦涩难懂的理论。而学者们在阐释它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论述之间甚至是互相冲突的,下文会尽量选择在学界没有分歧意见的,或者是公认主流的看法。

一、后殖民理论是什么?

1.“后殖民”是什么?

在讲述“后殖民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后殖民”是什么?

单纯从词语来看,后殖民好像就是指的殖民之后,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看到后殖民这个词的反应。但这个理解有非常大的解读空间,我们先随意生发一下,“殖民之后”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时间?殖民时代结束了,还是指地点,结束了殖民的殖民地?或者说状态,一个区别于殖民状态的“后殖民状态”,或者指人?殖民时代后的殖民者?殖民时代后的殖民地人民?

按照我这种思路,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给这个词找到各种解释,你是不是开始觉得这个词的意思特别闹心了?没错,学者们也觉得很闹心。

所以他们对这个词的意思还真的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定义。

“后殖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二战后。在那时,它的意思是指“成功地驱逐掉殖民者,获得独立的国家”,所以它最初其实是一个清楚的时间序列。表明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时期,它是一个历史分期术语。主要用于政治理论,那时候这个词是用来讨论,二战后殖民者被驱逐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的。

在此时,后殖民有明确的分期点,就是1947年印度独立。

2.后殖民主义的萌芽·发展·深化

虽然阿希克洛夫特一直在各种书内表示自己才是后殖民主义的开创者。但按照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后殖民主义的正式缘起,来源于1978年萨义德《东方学》一书的出版,但大家看过这本书就会知道,虽然萨义德通过对西方数百年来东方学的历史做了细读和批判,并提出了他那个著名的理论“东方是被想象出来的”,但他并没有提他的这些思想都是哪里来的,如果我们把萨义德当做后殖民理论的缔造者,我们就没法真正理解后殖民主义为何会出现,也很难看清萨义德书里的许多问题。

所以我们还是得把时间稍微往回拨两三百年,回到殖民时期。

自西方有殖民主义开始,就诞生了对于殖民主义的批评,而这些批判也就构成了“反殖思想”,欧洲有许多思想家或者学者都对于反殖思想有过论述或者著作,比如萨义德提到了16世纪的拉斯·卡萨斯,这位呢,是个西班牙的天主教神甫,他写过一个叫做《关于西印度群岛毁灭的简述》,来谴责西班牙殖民者对于美洲的破坏,后来又写了个《印第安人史》谴责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屠杀印第安人的罪行。

萨义德的书里对于这些有着反殖民思想的学者提到很多,不过他完全忘记了马克思,甚至觉得马克思倒是有点儿殖民思想,不过大家看过萨义德的书就知道,他对马克思一向没好感,书里黑他一下也不奇怪。

然而无论是拉斯·卡萨斯、还是马克思、列宁、霍布森,这些人提到的各种反殖民的问题,说白了还是欧洲中心主义。第一个反殖民开始以殖民地为主要视点来谈的,也可以说是各种后殖民思想萌芽,是弗兰克·法农。

当然,法农的各种观点提出时,正是殖民体系发生动荡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6、70年代前,后结构主义还没出现的时候。

法农的观点从严格意义来说,是属于反殖民领域的,但是正是因为他处于了一个殖民主义非常动荡的时代,也参与了反殖民斗争,所以他指出了,从反殖民主义脱胎出的后殖民时代,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民族主义的批判。

法农的思想对于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和构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构成西方后殖民理论不可或缺的一个背景,作为一个黑皮肤,却生在中产阶级家庭,接受法国教育的医生,法农感受到了一种缺失的民族归属的失落感、一种心理和生理自我的分离

在二战后,多数的殖民国家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独立了,但是他们紧接着就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脱离殖民统治,西方国家,特别是前殖民统治国家,用种种方式延续了它对于独立后国家的殖民控制。而这个就是所谓的“新殖民主义”,这个词出现在60年代初期,1961年3月,开罗召开了第三届全非人民大会,专门通过了一条关于“新殖民主义的决议”,里面就提到了美国、英国等。

后殖民时代从表现来说,依旧是前殖民国用各种方式对原来的殖民地进行控制,但新殖民主义时期,这种控制是实质的,是殖民宗主国直接安排代理人进行控制,而后殖民时代并不是这样。新殖民主义主要涉及独立后的殖民控制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后殖民主义也可以称为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最新阶段,只是前者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化和知识范畴。

接下来,西方或者说殖民宗主国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对于殖民地的实际控制,开始靠意识形态灌输和文化知识优势对殖民地进行控制,西方将自己放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上,将自己的历史和价值观视为普世的,从而成为殖民地或者第三世界的追寻目标。

这,就是后殖民主义时期。

在此,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后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一样,是帝国主义或者殖民者或者一个广泛意义上的“西方”对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的控制方式,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批评,跟殖民主义批评和反殖民运动一样,是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方式。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批评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直接的殖民统治时期结束以后,原宗主国与原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利身份等新问题

当然,虽然这时已经是后殖民主义时期了,但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其实还并没有建构出来。

如我刚才说的,萨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的诞生。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梳理西方东方学学科的流脉,不过其主要目的是呈现西方的东方主义思维方式和话语机制,在萨义德看来,东方作为他者,从来都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诸如理性、发展、人道、高级的西方和反常、落后、愚昧、低级的东方这种想象与构建东方的模式,体现的是东西方书写与被书写的权力关系。但虽然这本书是后殖民主义的滥觞,但实际上这本书里只讨论了东方主义的殖民话语,并没有涉及后殖民。

在萨义德的号召下,80年代起,一些批评家开始不断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论文,例如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写了大量有关后殖民的论文。但是直到此时,还没有人能够有意识地建构后殖民主义理论。

阿希克洛夫特一直很不爽,觉得后殖民主义其实是他创的。他一直强调,在1989年《逆写帝国》出版前,萨义德他们并没有“后殖民”这个术语,包括《逆写帝国》这本书出版时也写着这个书是第一个提出后殖民理论的,但实际上1987年霍米·巴巴就在自己写的《后殖民批评家》里运用了这个术语了,不过那时她谈论的主要是自己这种寄居在海外的批评家,并没有谈论后殖民主义,所以这也可以说无妨阿希克洛夫特的“首创”地位。

1989年,阿希克洛夫特等人在《逆写帝国》中将二战以来的“后殖民”挪用过来,正式揭开了后殖民理论,这本书认为从殖民化开始到今天,都属于后殖民时期,这个定义完全改变了二战以来的后殖民概念。

这本书出现后,学界对于后殖民时代的分期就出现了两派了。

随着后来他们编写的《后殖民理论读本》和《后殖民研究关键词》一书,完成了一种常规理论建构的过程,确立了后殖民主义。

虽然现在谈到后殖民必称三剑客,但这个理论第一次系统的构建,实际上是阿希克洛夫特他们仨。

但他们建构的这个后殖民的思路并非来源于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人的研究路径,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开创的“后殖民文学研究”。

所谓后殖民文学,作者认为原来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学模式、文学比较模式及“黑人写作”“殖民文学”等都不如后殖民文学合适,书中从语言、文本、本土理论等角度讨论了后殖民文学对于帝国主义的挪用和反抗,作者对于后殖民理论的建构主要是从这些实践中产生的。

反正一句话,作者并没有觉得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理论是后殖民主义的中心。

我猜他们是这么想的,反正你们是三个人,我们也是三个人,凭什么说你的理论就是中心呢?

这两派理论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萨义德的东方学主要分析西方历史、文学文献中的东方主义话语,对于东方并没有涉及,而斯皮瓦克认为真正的东方难以说话,霍米·巴巴则主要强调不能说话的东方在模仿西方人的过程中存在“变形”,总体来说,萨义德等人开创的“后殖民”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阿希克洛夫特等人则主要研究后殖民地文学挪用、反抗宗主国文化的策略和理论,属于反话语。

接下来出版的《后殖民研究读本》里,作者指出目下编一本后殖民选本很容易,因为学界对于后殖民的理解有两种。

简单地说,一种就是把后殖民理解成是和“后现代”接近的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话语实践,另一种则是一种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策略。

而后者呢,又有两种不同的分期:

一种,将时间划在殖民地独立之后,一种则称殖民化以来到今天全都是后殖民。

作者从后殖民文学的角度对后殖民理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文中谈到,欧洲帝国主义总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层面上长期维持着文化统治,不过与此相伴随的是殖民地本土文化的抵抗,后殖民文学正是这种本土文化与帝国文化斗争的结果,作为结果,后殖民理论是用来描绘这种现象的,它早在这个特定的名字出现之前就存在很久了。

为何阿希克洛夫特他们会公然忽视萨义德等人的中心地位呢?他们认为后殖民来源于二战以后后殖民国家的概念,70年代后期开始被文学批评家用来讨论各种殖民化的文化效应,他认为萨义德的东方学带动了其后的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人导致了殖民话语分析理论,但是他们认为“后殖民”这个词并没有被萨义德等人运用,在他们眼里,萨义德等人只是受到后结构主义影响的“后殖民”的一个派别,他们指出萨义德的思想来源是福柯,霍米巴巴是阿尔都塞与拉康,而斯皮瓦克则是德里达。

说白了,阿希克洛夫特认为自己是正儿八经地创了个理论,赛义德他们只是沿着一个既定的理论找到了一个新领域进行阐释而已。

总之,阿希克洛夫特认为,后殖民的首创来自更早的由他主持的1977年《新文学批评》特集里的“后殖民文学特集”。

但,很遗憾,有句话叫“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虽然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宣称自己的正统,但是站台的太少,接下来有个叫罗伯特·扬的学者出版了一本书《白色神话》

它首次深入地讨论了萨义德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的思想,确立了萨义德等三人在后殖民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与阿希克洛夫特“后殖民文学”版不同的理论结构,而且他还强调了后殖民前驱塞萨尔和法侬等人的贡献。

1993年出版的《殖民话语与后殖民理论》完全撇开了后殖民文学的思路,直接强调萨义德以来的理论脉络,他将萨义德对于后殖民理论的贡献推到了很高的位置。

穆尔·吉尔伯特1997年出版了《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这本书也确立了萨义德版的后殖民理论。

至此,后殖民理论其实质上出现了“后殖民文学版”和“萨义德版”两种版本,虽然他们讨论的对象有共同的地方,但问题意识和脉络却不太一样,不过在后来的运用中,实际上这两派的理论都被研究者们在使用着。如果不是专门来钻研后殖民理论的流变之类,其实也不是很有必要来分辨他们的区别。

当然,严格的说,后殖民理论还有一个派别,除了这两大块之外,罗伯特·扬在2001年出版的《后殖民主义·一个介绍》中,他将后殖民主义的内容大大扩展了一番,将从古至今、东方到西方的各种反殖民思想都纳入了进来。这个书里他梳理了之前两派都忽略的西方内部的反殖民实践,并重点论述了三大洲的反殖民传统,甚至主张将后殖民主义称为三大洲主义。

不过这个观点实在是非主流的了点,所以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就是了。

以上,就是后殖民理论的建构全过程。

后殖民主义研究原宗主国、前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国家不同于殖民主义时期的复杂关系,它批判欧洲中心主义。通过重新解读殖民历史,清理各种各样殖民主义在文化、心理、意识形态、概念属于、想象结构等,以透过形象、文本、政策和体制,在新的全球环境下繁衍再生,以打破殖民话语构成的主导意象。

它主要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1. 批评东方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2. 再现殖民地被压抑的历史记忆

3. 文化身份研究

4. 被殖民者话语分析

5. 第三世界妇女独特身份与境遇的探讨

6. 文学批评的“态度与参照结构”

三、神圣三剑客——萨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

1.萨义德:

我相信在即便不研究后殖民主义,萨义德大家应该也很熟悉,作为一名比较文学的教授,他的书,还有诸如理论旅行之类的观点,大家应该都看过了。所以我在这里就不把他讲太细了。

进入他的著作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他的两个思想,一个是文本的世界性,也就是文本与其作者生活经历及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文本存在的形式,文本自由它存在的方式,即便是最纯粹的文本,也总是受到其存在的环境、时代、地点和社会的影响,因此文本处于世界之中,它是世界的。

萨义德另一个观点是,中立的立场实际上就是对于倾向性的演示,因为中立的立场对于每一个生存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的文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所谓中立立场掩饰的实际上是文化霸权的真正目的。批评家必须要对抗正统,知识分子有责任干预文化体系,批评家的责任是对文化霸权提出挑战。

这两个观点,对于他的后殖民思想的诞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直接进入他的著作《东方学》,虽然这本书有好几百页,其实核心概念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东方是被想象出来的”,《东方学》是对东方主义这种思想的产生、发展、繁衍的历史的追述和论证。

东方学在欧洲各大学的课程中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的课程,它综合了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主要从东方文本的西语译本或者西方学者有关东方文明的论著来阐释东方文明。

萨义德将东方学分为潜在的和明显的东方学,潜在的是指潜意识里对东方的一种认定,它几乎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和具有普遍一致性的。

明显的东方学是一种对东方的表述和行为,它是潜在东方学的表现形式,表现在对东方的分析研究和政策决策上,最早的东方学者主要指的是19世纪译介东方文化的学者,那时对东方的译介主要是为了满足殖民者对其实行殖民统治的民族和国家的了解,所以东方成了被研究、被视察、被审视的对象。是客体,而东方学者是主体。

在东方学者的眼里,包括中东在内的一大片区域都被看做是东方,但实际上这里包含了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被凝聚成了一个原型上的“东方”

东方主义服务于西方对东方的霸权统治的主要方式,就是使东方成为他者,并且是西方属下的他者。

这种方式的基本步骤是用二元对立的表述系统,对东西方各自的特征进行预先分别,然后将其打上本质化的标签,从而使得差异根深蒂固,东方是无声的、淫乱的、阴柔的、专制的、落后非理性的。

相反,西方则总是被赋予积极的特征,阳刚、民主、理性、道德、强悍、进步。

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史、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

萨义德将利用福柯的理论,将东方主义视作一种话语,福柯认为事物的意义是被话语生产出来的,在话语之外,事物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话语创造的知识的对象,而不是事物本身。

所以萨义德认为,不存在真正的东方,东方只能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即便是东方人自己的论述也不能代表东方的本质。

以上,可以称为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当然其实他还有一本文化与帝国主义,但实际上很多观点和研究方式还是沿袭着东方学的路径。。

作为公认的后殖民主义的开创者,东方主义的理论价值毋庸置疑,但是要说明的是,这个理论其实还是有很多无法自洽的地方的。

比如,萨义德东方学涉及的对象十分明确,就是英法美对于伊斯兰的论述,如果将他说的东方扩展到伊斯兰之外,情形其实就非常不一样了。

萨义德一个重要的缺陷是忽略了西方内部的反殖民传统,萨义德声称每个人都是东方主义者,很显然是没有看到西方内部的差异。他只是从东方学这个几乎是种族主义的理论来看的,却忽略了其他的理论。

东方主义出版后,收到了两种批评,一种认为萨义德将西方同一化,忽略了西方内部的反殖民传统。另一种认为他只呈现了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却忽略了“东方”的存在。

2.斯皮瓦克:

斯皮瓦克被称为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主义者,她对于后殖民理论的贡献,可以从殖民话语,反话语两个地方进行讨论。

斯皮瓦克的工作重心在于批评,后殖民文化领域则是她批评实践的一个场所,而支撑这一批评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解构主义。

斯皮瓦克是较早开始后殖民批评的。她从两个方面弥补了萨义德的不足,一方面是殖民话语分析,另一方面是对于反殖民话语的探讨。萨义德的男性身份让他在性别上成了盲点。斯皮瓦克从女性的立场出发,对西方女性主义进行了后殖民解读和批判,在反话语方面,萨义德基本无所建树,他的东方主义论述完全限制于西方话语,基本将东方看做沉默的他者。

斯皮瓦克在后殖民领域里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是关于“庶民”的研究,,庶民研究构成了后殖民主义的重要一支。

她参与了1982年古哈建立的印度庶民研究小组,他试图在历史中倾听庶民的声音,解放被压抑的庶民的历史,从而与殖民史学和民族主义史学构成的精英史学相对抗。

官方历来将精英的国家事业作为主体,不注意或者反面塑造庶民,古哈通过逆反的形式阅读这些材料,在其盲点和空白中寻找庶民的声音。

斯皮瓦克在1985年发表的《庶民能说话吗》探讨了造成一位年轻的孟加拉妇女自杀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位年轻的孟加拉妇女试图在男权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她并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孤立无助中自杀。

在这个论文里,斯皮瓦克质疑了让庶民主体发声的做法,斯皮瓦克认为被压迫阶级很难精确定义,殖民统治者、本土精英与下层民众间存在着一个广大的模糊不清的地带,大众之间也存在性别、职业等完全不同的情形,很难有一个清晰整齐的大众意识。而小组研究成员的西方学术研究背景也让他们很难真正代表大众。

说一句题外话,事实上,这种认为寻找殖民地人民真正声音的困难,也就是阿希克洛夫特等人直接用现成的后殖民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理由所在。不过阿希克洛夫特也清楚,后殖民文学不可能完全是殖民地的声音,而是一种殖民话语与被殖民话语的混杂。

所以斯皮瓦克由此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庶民是没有听众的,她认为说话,是发言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而庶民阶层的发言是没有进入对话和交流状态的“说话”

在她论述里,庶民这个词,并不是单纯指那些被压迫的阶级或者对社会中被视作另类的群体的指称。被压迫的阶级不一定是“庶民”,她认为所谓庶民是那些没有听众的说话者,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系统中,庶民指的是那些无法或者难以进入帝国主义文化的群体。

庶民阶层没有发言权因此需要代言人,但庶民阶层是很难拥有代言人的,那些企图为庶民阶层代言的人,都是试图把处于庶民阶层的人带离他们所属的那个空间,从而把庶民阶层的空间清除掉,只有当庶民阶层脱离了他们所属的文化空间,他们才可能获得发言权。

那些在大学工作、因来自少数民族而备受歧视的教授,他们不属于从属阶层,他们已经在霸权话语中,他们会运用霸权话语说话。

她提出要警惕主流话语代替庶民阶层发言。

对殖民统治下的女性及后殖民时代女性的生存和地位的关注构成了斯皮瓦克关于庶民论点的重要方面,

斯皮瓦克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话语本身就含有话语霸权或者殖民霸权,它并没有实现对于霸权的消解,而是主流话语的一部分

西方女性主义话语中的女性,很明显指的是白种的、中产阶级的和异性恋的女性,她通过用马克思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文学文本,指出了在各种霸权叙述话语中,非西方女性所起的历史作用被忽视了。她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后殖民批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霍米·巴巴,

也是这些人里理论最晦涩难懂的一位。他充分运用了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以及心理分析和符号学等理论

论述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前期对于殖民话语的关系分析,另一个是后期从后殖民立场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分析。

他关于后殖民最主要的理论是“混杂”。

萨义德试图拆解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话语模式,但他自己的文本其实衍生出许多二元对立,萨义德一直有这样的暗示,殖民权力要么完全为殖民者所占有,要么完全没有权利。

霍米巴巴则认为,这种表述存在一种矛盾,他认为后殖民文化就是一个“混杂体”,这个混杂体既是殖民力量造成的,也是殖民地人自己造成的。

混杂性:不同的文化在接触时,并不是完全的分离,而是一种相互碰撞、相互影响,这种碰撞和影响造就了文化上的混杂化,霍米巴巴强调这种混杂化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对抗,混杂性理论主张用一种微妙的方式,挖掘隐含在殖民双方之间的矛盾,瓦解他们的对立关系,达到消解殖民文化权威的目的。

殖民者往往将被殖民者表述为低贱、丑陋的,对其否定和排斥

但殖民者的心理因素充满了矛盾和荒谬,比如殖民者一边嘲笑被殖民者是多么的粗鄙和低下,一边又被他们的神秘和新奇所吸引。

殖民者既希望他们被自己的文化所同化,又害怕他们变得和自己完全一样。

霍米巴巴在研究殖民双方二元对立矛盾的同时,在矛盾中找到了一个混杂的空间,并试图以此来描述殖民文化权威的建构过程

殖民文化其实不得不依赖于殖民文化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本土文化存在,他们的先进性如何体现,殖民文化必然会被染上被殖民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混杂。

殖民文化进入殖民地后,清楚地看到了差异的存在,既有双方文化差异,同时也发现自身文化与宗主国那个原本的文化之间差生了差异,所以他们一方面害怕由于双方的差异造成彼此文化的断裂,使得殖民文化不能顺利地进入他们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害怕自身文化在受到本土文化渲染后,越来越远离在本国时的本真面貌。

殖民文化和被殖民文化接触时产生的混杂文化,作为一种殖民文化的变体,改写着原本的殖民文化,这使得殖民者开始怀疑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文化,如果他们的文化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那么他们的身份又是什么?

这种含混的文化身份使得殖民者极力想要与这种混杂的状态划清界限,所以殖民者必须不断重复他们认为可以代表本元文化的符号,强调文化的本真性,维持住自己身份的稳定性。

简单总结一下这三人彼此的理论脉络:

首先是传承

萨义德受到了福柯的话语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的影响,拉康、巴赫金和德里达启发了霍米巴巴、而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和方法几乎都出自解构主义。

萨义德系统地总结了东方学,认为东方是想象出来的。斯皮瓦克认为庶民无法发声,要警惕庶民的话语被别人所替代,同时从女性角度上进行了后殖民批评,指出西方女性主义本身还是以白人女性为主的,它依旧是霸权主义的。

而霍米巴巴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存在萨义德所说的那种明确的界限,而是有一种混杂性存在。

四、后殖民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几种体现:

通过对于理论流变和几个重要人物观点的介绍,如果之前不太了解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建构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了。最后,我想谈一下后殖民主义理论在文学领域中是怎么体现的。

1.流散

流散,在后殖民语境中有着复合的含义。它既指地域意义上的流放,也指种族意义上的流放,即父母亲来自不同的血统或者不同的种族。同时指心理和文化意义上的流放。

处于地域流放的人,离开了自己的故土,离开了自己所归属的文化语境,被流放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TA原来的自我因此无法再延续下去,不得不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当新的环境很难融入,而旧的自我又无法延续时,他们就成了无根的漂泊者。

处于种族(血缘)流放状态的人更是一出生就面临着文化身份的困惑,夫妻母亲组成的文化或种族混杂的家庭氛围,使他们一出生就被流放了。他们不属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他们游离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文化之外,因而造成了文化身份确认的困惑。

总之,当一个人意识到他的民族语言,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宗教等面临消亡的危机时,或者不得不接受另外一种文化批评标准的仲裁时,流放的状态就产生了

这就是心理流放,所谓文化意义上的流放是以上集中含义上的流放的总和,文化流放很大程度上是指文化身份的混杂或跨越的状态,当然也包括了语言意义上的文化在内。

流放使后殖民作家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一种文化上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就像霍米巴巴说的,生活在一种“第三空间”,所以流放,这种状态,就成了后殖民作家笔下主人公生存状态的特征。

种族、心理和文化意义在后殖民小说中是混合在一起的,成为后殖民小说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

小说中各种流放来看,当流放被作为一种符合状态出来时,它的最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文化流放,也就是文化归属上的失落和自我民族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在后殖民文学话语中,流散更多地是指文化意义上的流放。

后殖民文学的独特价值也就在于作家这种“流放”的状态,以及从“流放”的“中间状态”来观察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不同文化差异的独特视角。

流放带来了自我文化身份的的失落,一部分作家开始用变形摹写的方式来反抗殖民历史叙述中对殖民地民族“根”文化的抹杀或者歪曲。

变形摹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模仿,它是模仿与对抗的混合形式,模仿消解了殖民者强加于他们的自卑感,模仿因此似乎是不得不为之的,因为后殖民文学要把自身置于一种让殖民者能够理解的语言环境和逻辑环境中,由此才能实现反抗的意义。

2.语言的衰亡和重构

在殖民过程中,语言和武器一样,是摧毁民族文化的强有力的工具,而且语言在瓦解殖民地的传统文化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强有力的渗透作用。

在殖民地时代结束后,前殖民地国家是仍然沿用殖民者的语言还是恢复民族语言,恢复民族语言是否具有可能性,后殖民作家应该用哪一种语言进行写作,这些问题仍然是后殖民研究关注的中心。

语言是一种力量,殖民者在殖民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摧毁了殖民地的民族文化,而具有双语能力的后殖民作家也试图利用语言来瓦解殖民地的文化。

3.失语和母/父语之争

经历了殖民历史后,前殖民地的民族语言正在逐渐消亡,在加勒比地区,英语是官方用语、法律文本、教科书、正式公众场合都使用英语,在巴基斯坦,自19世纪以来,英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面临失语的危机,后殖民作家纷纷在作品中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失语的痛苦。

后殖民作家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类主张放弃殖民者的语言,转而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写作,而另一类则认为用英语写作能够有效地使后殖民文本进入到殖民者的文化体系中,使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因为这种入侵而成为交杂的语言或者文化。

法侬认为,话语是承担文化的,语言意义上的殖民对人的意识有着极大的暗示作用,对法语的运用意味着对整个法国文化集体意识的认可和接受,而这个法国文化把黑人认作是恶和有罪的,使用了法语的黑人就会对自己的肤色和种族产生一种罪恶感。

为了摆脱黑人与罪恶的联系,黑人只能带上白色面具,不得不把自己异族化了。

法农觉得一个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这种语言所承载和表现的世界。在后殖民时代,殖民者用来统治殖民地的武器,语言,应当被抛弃,不应该被使用。

总之,法侬认为外国语言是外国文化的携带者,而后殖民文学对这种语言的继续模仿和接受,实际上是继续接受或者认同外国文化的征服。

但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语言和文化都有兼容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能力,其手段就是引进或者借用新的词汇或者表现方法,语言有能力支撑或者携带不断变化着的,动态的文化。这种语言容易瓦解殖民者的语言中心。

例如优秀的英联邦作家在运用英语写作时,他们并不仅仅实在运用这种语言,而是在改造这种语言。

4.语言重构:混杂语言的产生

英语后殖民作家创造着一种新型的语言,这就是不同语言混合后产生的混杂语言,在后殖民文学文本中,经常可以读到后殖民作家对于标准英语的误用和滥用,例如把English的E小写,并在英语文本中掺入了许多各民族的土语。

阿什克罗夫特认为这是对语言的消解和调整,混杂语言产生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对殖民帝国叙述的反叙述,后殖民小说作为后现代文学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也以消解中心为目的,把民族语言与经过变形后的英语短语或者不规则的英语习语混合使用,创造了一种英语主流文学之外的非主流的英语文学

它表现为以自由的、活动的语言形态来对抗正统的、森严的官方语言。

5.后殖民与女性视角

后殖民文本中,种族、阶级和性别冲突的主题一直极为突出,一般来说,男性作家往往更注重种族和阶级冲突,而女性作家更自觉地将性别问题放在首位

女性后殖民作家更自觉地在作品写作的过程中,采用了女性主义的立场,他们更注重于从女性的角度来表现种族问题,或者从种族的角度来表现女性。'女性后殖民作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性别立场或者视角被西方有些评论家称为女性后殖民主义。

女性后殖民文学创作将女性批评视角和后殖民文化批评视角联系在一起,表现了殖民地女性或有过殖民地生活经历的女性在性别和种族上收到的双重歧视,以及处于传统和现代交点上的女性的困境,“静默”是许多女性后殖民作家所热衷于表现的重心之一。

在女性后殖民作家的作品中,“静默”既是社会性别角色或种族角色对殖民地女性的规定,也是女性反抗这种规定的方式。

后殖民文学中,女主人公大多是以沉默寡言的形象出现的。性别角色的冲突,是女性后殖民作家表现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不同的文化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规定是有差异的。后殖民女性作家更关注个人的命运,并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相连接,来见证历史,重述历史,这也是女性作家在叙述手段上与男性作家形成的张力。

女性后殖民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书写女性作为被边缘化的性别,及其生存状况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父权社会结构中女性与男性的关系。

后殖民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承担着性别意义上的歧视,同时还承担着种族意义上的歧视。

后殖民女性主义强调与欧美白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区别,强调种族与性别问题的关联,

6.历史的书写与反书写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殖民帝国历史书写的反书写。

反书写不是说指在历史事实上的相反,而是一种再书写,它提供一种具有对抗性的书写角度和叙述方式,对原来的帝国书写起到修正、补充和参照的作用,以消解元书写的权威性和单一性。

历史反书写并不在于对事实的改写,而在于对于事实的不同价值判断。

历史书写与反书写之间的张力构成了后殖民批评话语和后殖民文学的旋律,它不断回访历史,重述历史,注解历史,用复合多元的历史书写角度和书写手段瓦解了殖民帝国关于殖民历史的书写霸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