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黄疸(肝炎、肝硬化)】

黄疸

黄疸是因感受时邪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湿热交蒸,气滞血瘀,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外溢,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现代医学中无论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尤其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等若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诊断依据

1、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目黄多为首见症状,出现最早,消退最迟,是本病最易发现,最明显的指征之一。

2、发病初期可有恶寒发热,纳呆厌油,恶心呕吐,神疲乏力或大便颜色变浅。黄疸严重者皮肤瘙痒。

3、有饮食不节史,肝炎病人接触史,或有化学制品、药物、毒物接触使用史。

4、肝脏可肿大或缩小,可有触痛、叩痛。脾脏可肿大,可出现腹水及下肢水肿。有时右上腹部疼痛或有压痛,或向右肩背放射。

5、实验室检查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升高。亦可查肝功能、血浆蛋白定量、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B超、CT、胆囊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1、黄胖病:因虫积匿伏肠中耗伤气血所致,证见面部淡黄虚浮,肌肤色黄带白而眼白如故,小便不黄,尚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腹痛间作、嗜食异物等症状。

2、萎黄病:多因大失血、大病及疟疾之后,致使身、面皮肤呈淡黄色的病证。与黄疸的区别在于两目不黄,面色及肌肤萎黄不泽,小便通利、不黄,必有头晕、心悸、气短、乏力。

3、湿病:湿邪郁蒸可引起身黄、面黄,但眼白不黄,可资鉴别。

4、风气:目黄其特点为只见目黄,且以目内眦较为明显,表面凹凸不平,面色不黄,亦无其他见症。多见于肥胖之人及老年人,是为球结膜脂肪沉积所致。

5、多食瓜果发黄:过食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菠菜、柑橘、木瓜等,致胡萝卜素潴留沉着,可出现皮肤发黄,发黄部位多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等处,皮肤、眼白不黄,亦无其他症状。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阳黄与阴黄
阳黄以湿热为主,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可见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其中起病急骤,黄色如金,变化迅速,舌绛者为急黄。
阴黄以寒湿为主,起病缓而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可见脘闷腹胀,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缓迟。

(2)辨湿热轻重:黄疸阳黄虽属湿热,但湿与热有轻重不同。
热重于湿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湿重于热者,身目俱黄,色黄而不十分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2、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3、分证论治

(1)阳黄

a.脾胃湿热

【证候】身目俱黄,色较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四肢困重,尿黄赤。热重于湿者,兼见发热,口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或滑数;湿重于热者,兼见口干黏腻,渴不欲饮,大便溏滞,或有发热不扬,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濡稍数或弦滑。

【治法】清利湿热。热重于湿者,佐以泄下,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湿重热者,配以化气淡渗之剂,使湿从小便去。

【方药】热重于湿者,选用茵陈蒿汤化裁。药用茵陈蒿30到60g,栀子15g,生大黄10到20g,蒲公英30g,赤芍药15到30g,郁金10g,萹蓄10g,茯苓15g,生甘草6g。
湿重于热者,选用茵陈四苓汤合连朴饮加减。药用茵陈30到60g,猪苓、厚朴、茯苓、苍术、黄连、石菖蒲、清半夏、白豆蔻各10g,赤芍20g。

b.肝胆湿热

【证候】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右胁胀痛,纳呆呕恶,口苦,肢倦乏力,尿黄短赤。热重于湿者,兼身热烦躁,口渴欲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糙,脉弦滑数;湿重于热者,兼发热不扬,肢倦困重,口黏口腻,大便溏滞,舌红苔黄白腻滑,脉滑弦或弦滑略数。

【治法】清肝利胆。热重于湿者,佐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品;湿重于热者,佐以芳香化浊,利胆解毒之剂。

【方药】热重于湿者,选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化裁。药用龙胆草10g,黄芩20g,栀子10g,茵陈30到60g,金银花30g,车前子、生大黄、野菊花、北柴胡、生甘草各10g。
湿重于热者,可用甘露消毒丹化裁。药用藿香叶、白豆蔻、清半夏、石菖蒲各10g,生薏苡仁30g,茵陈30到60g,木通10g,黄芩10g,连翘20g,赤芍15到30g,郁金10g。

c.胆热瘀结

【证候】目黄、身黄鲜明或呈黄绿色,右胁疼痛剧烈拒按,痛彻肩背,口苦呕逆,脘腹胀满,大便溏结不调、色灰白,小便短赤灼热,可兼有高热烦躁或寒热往来,呕逆胆汁,舌红或暗红,苔黄厚腻或黄糙,脉弦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行瘀通泄。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药用北柴胡10g,黄芩20g,赤芍15到30g,枳实10g,生大黄10到20g,金钱草60g,茵陈30到60g,海金砂20g,金银花30g,蒲公英20g。

(2)急黄

病势急剧,身目色黄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宜鼻饲安宫牛黄丸,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到60ml,1日2到3次,虚脱者可选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a.热毒炽盛

【证候】身目黄色如金,急起并迅速加深,发热或高热烦躁,呕吐频作,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少黄赤。或兼精神委靡,极度乏力,胁肋胀痛拒按,食欲不振或无食欲。舌质红绛,苔黄或黄厚而糙或焦黄起刺,脉弦数或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泄火退黄。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茵陈汤加减。药用黄连10g,黄芩20g,山栀子30g,生石膏50g,知母10g,赤芍60g,丹皮10g,连翘30g,茵陈90g,生大黄20g,生地黄20g,生甘草10g。

b.热毒内陷

【证候】面、目、身黄如金,急起并迅速加重,发热不退或入暮高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神志恍惚或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或狂乱,抽搐,尿少黄赤或尿闭。可见不思食或索食如狂,呕恶频作,腹胀如鼓,大便不通。舌质红绛,苔黄糙或少苔或苔秽浊,脉弦细数。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药用水牛角30g,生地黄20g,金银花30g,黄连10g,栀子30g,连翘30g,麦冬15g,玄参10g,丹皮10g,赤芍60g,大黄20g,茵陈60g。

(3)阴黄

a.寒湿困脾

【证候】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畏寒喜暖,倦怠困重,脘痞腹胀,纳少便溏,或胁肋胀痛,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肿,面色青暗,舌质淡或暗淡偏胖,苔白滑或白腻滑,脉沉细迟或濡细。

【治法】散寒化湿,温阳健脾。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药用炮附子10g,茵陈30g,桂枝10g,党参20g,生白术15g,干姜10g,炙甘草10g,茯苓15g,泽泻10g,川芎10g。

b.阴虚湿阻

【证候】目黄,面、身灰黄,腰膝酸软,眩晕目涩,五心烦热,纳少肢困,脘痞腹胀,尿黄。可兼见胁肋隐痛,视物昏花,咽干耳鸣,口干口黏,大便干结或溏滞,舌质红或有裂纹,苔白腻或薄或厚,或花剥苔,脉细濡或沉滑。

【治法】养阴利湿。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冬苓车汤加减。药用生地黄30g,山茱萸10g,天冬30g,楮实子30到50g,茯苓15g,车前子10g,茵陈30g,丹皮10g,赤芍20g,郁金10g,太子参20g。

c.肝脾血瘀

【证候】身、目黄而晦暗,胁下有痞块,可兼见痞块胀痛或刺痛,脘腹作胀,面色暗滞或黧黑,皮肤赤丝红缕朱砂掌或腹部青筋显露,舌质暗、紫暗或舌边瘀斑,脉细涩。

【治法】化瘀消癥。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合服鳖甲煎丸。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各10g,赤芍30g,五灵脂、丹皮、制香附、枳壳、延胡索各10g,生黄芪20到30g,茵陈30g,泽泻10g。

4、针灸疗法阳黄取穴胆俞、阴陵泉、内庭、太冲、阳陵泉、建里;阴黄取穴至阳、脾俞、胆俞、中脘、三阴交、肾俞、足三里、肝俞。阳黄用泻法,阴黄用补法,可加灸,虚实夹杂者宜平补平泻,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到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0)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十四)黄疸病方→茵陈五苓散

    茵陈五苓两解方,茵陈末入五苓尝: 五苓五分专行水,十分茵陈却退黄. 组成:茵陈蒿.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功效:利湿退黄. 主治:湿重热轻之黄疸证.症见身目面黄,小便短少.,无汗,身及四肢困重 ...

  • 刘渡舟:谈治疗肝炎的经验—湿热类!

    今天  治疗肝炎的经验 2.湿热成毒 2.1湿热在肝 症状:口苦,胸闷,胁满或痛,饮食不振,恶闻荤腥,体疲无力,小便黄赤而短,脉弦细,舌苔白腻. 证候分析:肝有热则口苦.心烦:肝气郁则胁满,甚则作痛: ...

  • 赤芍茵黄汤(黄疸性肝炎方)

    组成:赤芍60克.大黄30克.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川朴12克.枳壳12克.当归9克.甘草9克. 用法:以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一半,大黄后下,每日1剂,饭后顿服. 主治:黄疸性肝炎. 来源:&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鼓胀(肝硬化、腹水)】

    鼓胀 鼓胀是根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得名. 以腹部膨胀如鼓,皮色萎黄,脉络暴露为特征. 多因湿热毒邪久羁,情志所伤,劳欲过度,饮食不节,血吸虫感染,或黄疸.积聚失治等,使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颈椎病】

    颈椎病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崩漏】

    崩漏 一.概念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或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病史注意患者的年龄及月经史,尤其要咨询以往的月经周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绝经综合征】

    绝经综合征 一.概念 绝经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殖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阶段,包括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暴盲】

    暴盲 暴盲是由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或失明的内障眼病.多见于西医的许多急性视力障碍性眼底病,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眼内出血和急性视神经炎等.属眼科急症之一,对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 视直如曲是因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黄斑部疾病.系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病之一.多见于20到45岁的青壮年健康男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云雾移睛(眼科)】

    云雾移睛 云雾移睛是因神膏为邪所乘,浑浊不清所致,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飞舞飘移,甚者视物昏蒙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玻璃体浑浊.本证可由多种内障眼疾引起,病因复杂,涉及面广,预后随内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圆翳内障(眼科)】

    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因高年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浑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翳障,视力障碍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呈双侧性,但两眼的发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喘证】

    喘证 一.概念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西医学的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