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皇帝,毛主席称其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人,他活了103岁。

他本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的老家在恒山真定,也就是河北正定。他是武将出身,凭借赫赫战功,成为秦朝南征统帅。

他率领50万秦军征服岭南,建立了南越国,并且熬死了9位皇帝。

他就是赵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眼光瞄准了南方的广阔疆域。公元前218年,秦军第一次进军岭南,由屠雎和赵佗南下开疆辟土!秦主将屠睢的军队,在西线的西瓯地区惨败,屠雎被杀,“伏尸流血数十万”。东线的赵佗一路大军,实行剿抚结合政策,得到越人支持,在闽越一带建立了稳固基础。

屠睢死后,秦始皇命任嚣为主帅,赵佗为副帅,率领50万大军再次挥师南下,杀到岭南平定百越后,秦始皇在此设龙川县,赵佗则成为龙川首任县令。此后天下大乱,北方各地起义纷纷爆发,秦朝政权摇摇欲坠,任嚣在其病重临死前,招来赵佗,劝说他依靠南越的地理位置,自立为国,并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自此,赵佗率领的50万大军就此落户岭南。

赵佗治国很有一套,此人十分博学,推广汉字,开发民智,他重视中原传入的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民族融合,将南越当时的蛮荒之地变得越来越文明富有,社会经济发展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历史上有许多赏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到西汉刘邦时期,赵佗接受刘邦的印绶,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可惜好景不长,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她想收复赵佗的地盘,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的气候,纷纷水土不服得了重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赵佗一怒之下叛汉自立,公元前206年建立了南越国,建都番禺(今广州),赵佗即南越武帝。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他为了说服赵佗继续归汉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赵佗不好战,再次被说服,重归汉朝,称为“南越王”,这也让当地的百姓过上了平稳安宁的日子。赵佗在位期间经历了九位皇帝(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汉高祖、汉惠帝、刘恭、刘弘、汉文帝、汉景帝),直到赵佗103岁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都去世了,无奈他只能选择他的孙子继承王位。

他去世后,据说赵佗墓的位置是其亲自挑选,他的陪葬物品占了大半南越国的宝藏,他害怕自己入葬后坟墓会遭到挖掘,于是他要求十只军队分别抬着棺材朝不同的方向出行,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因此盗墓贼苦寻无果。他还留下了72座衣冠冢迷惑世人,到现在依旧不知道他的坟墓在哪里,里面埋了哪些宝贝!为了自己身后事,他也是费尽心机了。

公元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第二年被汉武帝所灭,南越国灭亡。

1941年,为纪念赵佗,龙川城改名为佗城。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汉族人口常用姓氏有3000个,《百家姓》收集了438个。让人觉得吃惊的是一个4万多人的佗城镇,却有179个姓。

不仅如此,佗城现在还存有五六十个古老宗祠,村子里每一条大街小巷,总能找到一两座隐蔽在民宅之间的古老宗祠。我们从历史记载的蛛丝马迹中,仿佛也能验证现在的佗城人就是秦50万大军中一部分的后裔,唐朝进士韦昌明(佗城人)所著的《越井记》这么写道:“秦迁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

”所谓“秦迁中县之民”的史实,就是发生在赵佗成为龙川县令之后。也就是说,当年秦始皇为了开发岭南,曾下令将数十万“罪人”发配到岭南,这些“罪人”,其实多是被秦所亡的贵族、官吏以及“赘婿”、“贾人”等,为了有效地控制刚刚平定的“百越”以及监视从中原迁人的“罪人”,大量的武装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为50万大军留在岭南提供了理由。

佗城很可能就是50万大军中其中一部的驻扎聚居地。为了让平定岭南的大军能够安心地在岭南驻扎、生活,赵佗曾向秦始皇“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最终秦始皇“可其万五千人”。这1.5万“无夫之女”很可能在从中原迁到岭南后,嫁给了当地士兵。赵佗又鼓励中原人与南越人和睦相处,彼此通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军人的生活问题。这样,平定岭南的大军有一部分在佗城长期驻扎了下来,繁衍生息。

秦始皇时代,中原官兵都有姓氏,而当时岭南则基本无姓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今仅有4万多人的佗城镇,却有179个姓。

佗城作为岭南最早的城邑是无可厚非的,50万南下秦军也是正史所载的,佗城这179个姓氏和几十座姓氏宗祠遗址的发现,就是当年南下秦军中一部分在此驻扎、杂处、生息、繁衍乃至散行到岭南和世界各地的历史见证,是赵佗推行“与越杂处”、“和集百越”政策的延续和结果。

赵佗这位世界上最长寿的皇帝,他建立的南越国,打开了一扇民族融合的大门,保证了南越地区的生活安稳,大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对历史的推进有着积极意义。毛泽东主席称其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小调查


如果大家对此文章感兴趣,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若森知道”(梓健讲历史)微信圈子中可以与我互动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