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三)那年那月那水

回想当初在小池区一中的日子,最艰难的还是吃水、用水。

虽然区公所设在那儿,该有的职能部门都有,但是却没有水厂,当时所有的单位都打有水井,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们学校的水井就在厨房门口的空地上,井边还有一个水塔和一个用水泥砌成的水池。不过这井、这水塔刚开始的时候,对我们学生几乎形同虚设。我们平时淘米蒸饭、洗衣服都是在教师食堂南边的那口池塘里,池塘周围所有单位的人,只要是需要洗的东西都在这塘里洗。加上这塘里的水又不是活水,久而久之,水里用肉眼就能看到有很多小虫在里面游动。后来,学校才启用水井、水塔,每天三餐淘米的时候那水池里就放满了水,但是先去的人那水是清的,后去的人那水就跟米汤差不多了。一天,我们去洗米打水的时候,因为去得早,水塔上的那个水龙头正放水,我就把脸盆伸到那里接水,可是刚接一点点,就有人把脸盆伸到上面了,再后来就有人又伸到别人的上面,你推我搡,那搪瓷脸盆碰在一起摩擦的声音,就好像乐器里打镲的声音,再后来就有人干脆跑到那水池沿上站着,把脸盆放在水龙头底下霸着,这样一来,别人就没办法再把脸盆搁在他的盆上了,我只好端着那一点点水悻悻地离开了。后来,只要是那水龙头开着就会有人抢水,偶尔还会爆发抢水大战,手中的脸盆瞬间就变成了大战的工具。毕业三十年同学聚会的时候,亲爱的男同学们表现得像兄长一样,护着我们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同学,当年抢水可手下并没有留情啊,大冬天那一盆水从头淋到脚的感觉是何等的刻骨铭心啊!

为了弄点干净的水,同学们可谓想尽了心思,当时周围的医院、建筑队等单位,甚至远一点的区公所里,也经常有拿着饭盒淘米的学生的身影。高年级有个学长从家里带来了一个铁桶,在提手上系根绳子充当打水的工具。我曾亲眼见过他们几个人合力抬开了盖在井口上的水泥井盖打水。看着那清澈的井水,我很想去跟他们要点水,但又怕他们不给,就拿着脸盆远远地站着。后来本村的利华哥来了,他看到我在那站着,就喊我去,帮我打了一盆水,并嘱咐我每天淘米的时候,到井边来等他。那些天我可真的开心极了,因为不用再为了淘米而东奔西跑了。我也曾试过用桶打水,可是把桶扔下去的时候,那桶就像小船一样在井里晃悠,根本就打不到水。利华哥拿起水桶告诉我,打水的时候桶口要朝下,并示范给我看,可是我再次用桶打水,却没抓紧绳子,随着“扑通”一声,那带着绳子的桶缓缓地沉了下去。我当时吓坏了,因为那时候并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铁桶的,如果捞不起来就要赔人家的桶,利华哥看着我着急的样子,说:“不要紧,我有办法捞起来。”周日利华哥上学的时候,就带了一小捆带着弯钩的铁丝和一根长绳,他利用空余时间在井里钩了两天,终于把那只带着绳子的铁桶给钩了上来。

淘米水难弄,喝的水同样难。学生厨房里有一口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但那口罾只给老师供水,每天我们早餐去拿饭盒的时候,总看到那女工友往老师开水瓶里灌开水。我们学生除了生病了要吃药,就拿漱口碗去老师那里倒点水,其他时候如果渴了,就只能喝那从池塘里打回来准备第二天早晨洗脸刷牙的水,如果要是知道哪个同学打来了井水,瞬间那盆水就会被当作琼浆玉液,顷刻之间被分享殆尽。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二下学期,学校给每个班都门口添置茶桶,每天送两次茶,喝水的问题才算解决。

喝水都这样难,用水就更难了。我们每天的洗脚水都是蒸饭罾里的水,黄得像牛尿一样,而且就这黄水还是女生的专利。一天,女生辅导员伏虹老师去厨房打水的时候,看到我们端着的水,说:“这水怎么能用呀!这样下去会得病的。”后来在她的帮助下,厨房给我们每个女生每天晚上一瓢水。冬天一瓢水还勉强可以对付,夏天那一瓢水真是杯水车薪了。打到那一瓢水后,我们再掺些冷水,端到寝室擦洗身子,夏天除了周六晚上,我们从没有洗过澡。

因为用水难,不少同学都得了疥疮,那疥疮开始的时候身上有些红点点,后来慢慢变成了水泡,奇痒。每天下午和晚上痒得最厉害,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尤其是晚上,痒得都睡不着觉,我们经常把背靠在墙上像牛擦痒一样使劲擦,恨不得连皮揭下来就好。而且那疥疮传染得特别快,几天之后,整个寝室的人几乎都得了疥疮。后来我们结伴去医院治疗,医生给了一种叫做硫磺软膏的药,叫我们连续几天不洗澡、不换衣服,把全身都擦到,那些日子,整个教室、寝室都是硫磺软膏的味道。每天下自习后,同学们互相帮忙擦药。开始的时候还不好意思,后来有人边擦边讲故事,说是清朝乾隆年间,四川有个李调元很有才情,相传他读书的时候生过疥疮,上课时经常抓,一天先生见他又开始抓痒,就开始调侃他,给他出了个上句,“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好个李调元,看了看先生,眼珠一转,顺口就来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先生气得无话可说。当时我们哄堂大笑,这个故事是谁讲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第二天去教室上课的时候,我看到老师,突然想到“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师问我笑什么,我只是傻笑却不敢回答。

时光匆匆,岁月峥嵘,那年那月,日子虽苦,却给我们留下了最真的回忆,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一定会感谢上苍,感谢上苍给了我们一段如此值得回味一生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 (一)初识母校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二)蒸饭

作者:程俊   黄梅县实验小学教师 黄冈市作协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东坡文艺》、《黄石周刊》等报刊平台。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

  • 隶书 小池赋应诏 (许敬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池赋应诏     臣忝班下列,胥宇上京.欣托巢之有庇,体墐户之全生,爰凿小池,依于胜地.引八川之馀滴,通三泾之洋泌.慕鉴止而端形,乃游智而清志.尔     其潺湲绕砌 ...

  •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五)三八线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坐的是把树锯成的木板,钉在打在地上的几根木桩上的课桌,五六个人共这样的一张课桌,为了给自己足够的位置,桌子上就出现了一条条"三八线",有时候会因为不经意地越过界线 ...

  •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六)打钟老师

    投稿邮箱 297235310@qq.com "当.当.当"的钟声在区一中校园里响起,钟下是一位个子不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老师在敲钟,他就是学校的打钟老师--廖老师.    在我很 ...

  •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四)“顽童”的快乐

    顽皮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当时也是一样.多年以后,同学聚会的时候,谈起学生时代的糗事,不免都笑弯了腰. --题记 我们班的教室在北边的这一栋的正中间,教室虽然是水泥地面,却凹凸不平,这里一个洞那里一个洞 ...

  •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二)蒸饭

    在小池区一中的日子,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子弟和家离得近的走读生,所有人都是蒸饭吃.那时,每周上五天半学,周六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离校,周日下午从家里背足一周的米,提两罐头瓶咸菜,步行到学校.蒸饭的饭盒 ...

  • 程俊:小池区一中旧事 (一)初识母校

    小池区一中是我的母校,它座落在县城南部的长江之滨,地处湖北.安徽.江西交界处,是一个鸡鸣三省的地方.据<县地名志>记载,1975年撤区并社的时候曾属刘佐公社,叫刘佐公社中学,那时只设高中班 ...

  • 七十年代,我给老郎中挑了三个多月的水,传...

    七十年代,我给老郎中挑了三个多月的水,传授给我一张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子,四十多年来治好了上千位患者.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去了四川大巴山一带做医疗支援.做了很久的火车,再转大巴,又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天 ...

  • 七十年代,我给老郎中挑了三个多月的水,传授给我一张治癫痫的方子,四十多年来治好了上千位患者。

    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去了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做医疗支援.坐了很久的火车,再转大巴,又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天黑才到达. 当地有一位老中医,听说这周围十里八乡的都来找他看病.村民们老是和我们说起他,我便想有时间 ...

  • 刚刚! 翠亨新区一中设计方案曝光! 起步区将有三个地铁站点!

    重磅! 刚刚,马鞍岛首个中学,翠亨新区第一中学设计方案曝光! 其位置就在翠亨新区中山纪念小学旁!而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在翠亨新区起步区将会设置三个站点. 马鞍岛在教育和交通上面,又有一个大飞跃! ...

  • 关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三联村、东南村 村庄规划(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三联村.东南村村庄规划(2020-2035年)>主要内容予以公示如下: 一.项目位置:本次规划项目位于南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