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由来
杨耀健
1906年创办的川东师范学堂,大门即现在的文化宫大门处,进门去就是下坡。
1951年7月1日,文化宫奠基礼,市长曹荻秋(右二)出席。
1952年8月5日,文化宫开园,市长曹荻秋(左五)与各界代表步入新宫。重庆文化宫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建成的第三座大城市文化宫,耗时仅一年。
文化宫大门,仿罗马式门廊,上端为邓小平题字: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1952年建成溜冰场,夏季为交谊舞场。
1952年建成红星亭
1953年,孩子们在红星亭欢度“六一”儿童节。
1954年建成影剧院
1954年6月影剧院落成,各界先进代表在影剧院门口合影。
1954年建成游泳池
1954年建成展览馆
1958年建成露天剧场
1959年菊花展览会
1960年代初期的文化宫
巴渝名校 几经搬迁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接连惨败,开明士绅纷纷鼓吹实业救国、教育救国。1906年,由川东道台张振滋倡议,绅士杜成章等人赞助,呈请朝廷批准,创办了官立川东师范学堂,校址选在杂粮市(今较场口附近)。这是重庆第一所正规师范学校。学堂监督(即校长)是铜梁人杨霖,生源由川东道所辖36县选送,学生都是公费。第一年只招收简易师范科,学制一年。
从1907年起,招收五年制师范本科,并实行文理分科。甲班为理科,学生60余人。乙班为文科,学生50余人。后来又招生50余名,编为丙班,共170余名。五年才能培养出第一批师范生,显然是远水不解近渴。
1910年,四川提学司认为:“川东一道在蜀中地面最为辽阔,户口最殷繁,区区三班学生170余人恐求过于供,无以餍士夫之望。”要求川东师范学堂每年招生,推广班级之法,“庶年有卒业之学生,而各属亦渐免师资缺乏之虞”。
川东师范于是扩大招生规模。然而,由于军阀混战,川东师范常被军队挤占,不得不多次迁徙 。学校先后迁往观音梁船帮公所、巴县文庙、曾家岩巴县农中校及龙泉观,尔后又迁回原址,不胜其烦。
1930年,校长甘绩镛提出将旧校址出卖,觅地另建新校,得到校董会同意,在石马岗购买土地营建新校舍,并于当年末迁入。这个石马岗,就是如今文化宫所在地。当年这里是一片庄稼地,历史老人说遍地是苞谷,没啥房屋。
1935年甘绩镛升任四川省民政厅长,由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的聂荣藻接任校长。解放初期,川东师范更名为重庆师范学校,不久与其它院校合并,组建西南师范大学,迁往北碚。
领导关怀 一年建成
旧重庆公园很少。在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修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建议。他说,重庆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有着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应该修建一座环境优美的文化宫,满足劳动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让劳动人民享受“文化牙祭”。
邓小平指定重庆市长曹荻秋担任修建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拨出130万元,并从全市抽调2000多名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建设。1951年7月1日,文化宫举行奠基礼,曹荻秋到场奠基。
文化宫占地120多亩,园址内有原川东师范校长聂荣藻的私房,据说就是坡道右侧那幢月牙形的黄楼房,需要征收。聂荣藻是聂荣臻是堂兄弟,表示愿意捐献,邓小平说必须给予补偿,后来聂荣藻还被安排为统战对象。其它私房也妥善处理。原国民党“中统”总部用房被没收,改建图书馆。
邓小平对文化官的修建十分关心,对选址、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都细致过问,并数次亲临工地视察。1952年“五一”节,邓小平又一次视察工地,陪同的曹荻秋市长请他为文化宫题写宫名,邓小平愉快地答应了。他抽时间反复书写宫名,总共写了36个字,从中挑选出自己满意的10个字:“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官”。 修建委员会将其镌刻在大门顶端,至今犹存。
1952年8月5日文化官落成,举行了隆重的开宫仪式。曹荻秋市长与各界代表由少先队员簇拥,从仿罗马式长廊大门步入。上百面彩旗迎风飞舞,乐队鼓乐齐鸣,鸽群在蓝天中翱翔,人们的欢呼声直冲云霄。
老园林工作者吴家骏回忆说:“重庆文化官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建成的第三座文化宫,山城人民充满自豪感。”老工人顾德金回忆说:“那天我在场,劳动人民有这么好的公园,觉得真是当家做了主人。”老少先队员王英子回忆说:“那天仪式结束解散后,我和同学们在文化宫玩耍到晚上才回家,好像还没有尽兴。”
昨日记忆 旧貌新颜
文化官开放之日,只完成第一期工程,包括正大门、健身房、溜冰场、小足球场、儿童乐园、图书馆、动物园。动物园陆续展出过狮子、老虎、刺猬、豪猪等。鸟类品种较多,有鹦鹉、灰雁、绿孔雀、锦鸡、画眉、八哥等。
1954年6月建成第二期工程,有影剧院、游泳池。1958年建成盆景园和露天剧场。1961年建成花卉馆,并改狮虎馆为金鱼馆。1980年代增设电动车、小游艇、旋转椅、架空脚踏车等游乐设施。
文化宫建园之初就注重绿化,广植法国梧桐、桉树、刺槐、香樟。几处道路交汇处的高大黄葛树,为1964年所植。花木累计增至5万余株、藤蔓植物5000余株、花草24万余株、盆花2000多盆。宫内常年举办游园会、消夏晚会、物资展览会、科普展览、文艺演出、露天电影、舞会,以及游泳、篮球赛等活动。门票只需4分钱,可以游玩一整天。
1960年代笔者就读于两路口小学,它是原川东师范附属小学,离文化宫很近。常常,路过售票处就去看看新电影片预告,学生场票价1角2分。夏季里,游泳池开放,刚换水那几天清澈,要抓紧时间。消夏晚会内容丰富,溜冰场改作舞场,绿女红男翩翩起舞。广场放映露天电影,虽然是些老片子,照样能带来喜怒哀乐。月牙形黄房子成为小吃部,8分钱一杯的酸梅汤香甜甘冽。一首歌曲《草原之夜》反复播放,令人遐想。春节期间的花灯会,更是
万头攒动,场内挤得水泄不通。
文化官也曾历经风雨,损毁严重。进入新时期,有关部门多次拨款维修,使之逐年有所改观。遗憾的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游泳池被填平,失去充满活力的欢笑声。
2020年11月,文化宫全面封园改造,预计2022年底前完工。媒体报道,此次改造目的在于优化服务功能、提升共享品质、增加场地开放性、回归职工群众的“学校+乐园”功能定位。文化宫负责人表示,将把文化宫的外貌,全部恢复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模样。
人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