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医案精解》——子肿

吴某,女,33岁,2004年3月22日初诊。

妊娠6个月,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良久方起,困倦思睡,大便不畅,小便尚可,舌质淡苔薄腻,脉滑微数。

辨证:脾虚湿郁,兼肾气不足。

治法:健脾利湿,益肾安胎。

处方一:五皮饮白术散加减

大腹皮 15g     冬瓜皮 20g     陈皮 10g

生姜皮 10g     紫苏梗 20g     白术 15g

薏苡仁 20g     桑寄生 10g     茯苓 30g

水煎服,每日1剂,3剂

3月26日复诊:患者足肿已减,二便通利,略有轻度腹胀,舌苔薄腻,脉滑。

处方二:处方一砂仁 10g,3剂,水煎服。

3月30日三诊:家属代诉患者肿势退尽,精神已振,胃纳甚佳,诸症消失而痊愈。

侍诊心得】 祖国医学将妇女妊娠3至7个月发生水肿称为“子肿”。常常由于中气(脾)不足,或下焦气化(肾)失司,不能运化水湿和排泄水液,从而导致该病发生。陈老根据多年临床体会:凡水肿症,都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盖肺气闭郁则水津不行,脾失健运则水湿不化,肾失气化则水津凝聚,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临床所见,纯虚纯实者少,本虚标实者多。

据此,治疗水肿病,他常用麻附细辛汤与五皮饮合方,制成 “泄洪饮”,成为水泛为患的通治之方。全方药共10味:麻黄、生姜皮、陈皮各10g,细辛5g,茯苓皮30g,制附片、大腹皮、桑白皮、白术各15g,紫苏梗 20g。通观本方,肺、脾、肾三脏兼顾,发汗、实脾、利水三法同施,故对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本案病机仍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为主,故见下肢浮肿,凹陷难起,困倦思睡;至于肾气,虽稍显不足,但毕竟小便基本通利,可见肾的气化功能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大便不畅,亦和湿阻气机有关。故治水三大法门,此病例以实脾、利水二法为要。处方选用“泄洪饮”减麻附细辛汤,加苡仁、桑寄生,并以冬瓜皮易桑白皮之寒凉。诸药配伍,治水与安胎并举,使水退胎安。温中理气。

陈老称砂仁为“行气安胎之良药”,临床每将白术、砂仁配伍用于妊娠疾病中。在本案治疗过程中,陈老始终密切关注患者小便通利与否。他指出:小便不利者,肾虚气化失常,需大胆加入桂枝、附子等通阳化气行水诸药;若小便自利甚至频多,则由脾肾两虚所致,重在健脾兼以温肾。如果专用淡渗利湿之剂,则尿愈频而气化愈衰,遂致舍本逐末之弊。更何况该患者已妊娠6个月,滑利之品更应慎用。

【按语】 妊娠水肿,与其他水肿用药不同,凡能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蠕动之品,皆当禁用。行气活血之品,即是禁用之品。其中只有陈皮、大腹皮不在此列,可以用之。二药行气而不降气,亦无收缩子宫作用,不致堕胎。

——本文摘自《陈潮祖医案精解》

——编辑整理:李汶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