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丨古村窦堂,从历史的繁华中走来/李增强
幽深的小街、古朴的牌坊、高耸的古楼、残存的寨壕,一砖一瓦间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沿林荫小道,行走于千年古村窦堂,感受岁月的斑驳和曾经的繁华。
窦堂村位于郏县长桥镇政府所在地,南临北汝河,洛界公路穿境而过。明代隶属贵梨保,清代属富梨保。据当地文献记载,窦堂村原名“窦家堂”,窦氏原为北宋汴京名门望族,在一次宫廷权力之争中,其一支脉迁至紫云山下汝水之滨建村,遂得名窦家堂,后逐渐演变成为窦堂村。古人选址非常讲究,窦家堂村就建在郏县八景的“汝水秋声”与“蓝桥春涨”的交汇处,不仅取水方便,而且水运发达,明清时期是中原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周边州县的瓷器、煤、粮食、皮革、水果等都通过窦家堂西长桥货栈码头运往安徽、上海、漯河、周口市等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到清朝中期,后来居上的冯氏发展壮大起来,在窦家堂大兴土木,建设亭台楼阁、花园别墅,鼎盛时期,有能畅行马车南北通透的豪华住宅十余处。村内历史文化遗迹较多,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尤以孝子坊最为著名。
孝子坊始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据清同治三年《郏县志》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题准建坊入祠,乾隆十七年建成。”孝子坊为红石结构,正面是两个边长2.5米,高1米的正方形须弥座,上置大石4块,各长2米、宽0.5米、厚0.4米,为基座。竖石柱4根,组成主门及两个侧门。立柱两面高蹲石狮8只,中间高,两侧稍低,上下错列,每面4只,雌雄相对。中间立柱上3条横梁飞跨,下梁额面雕有珍禽异兽。自左向右,麒麟斗凤凰、鲤鱼跳龙门、龙虎相斗、鹤舞鹿驰,坊上透花窗棂,坊下二龙戏珠,中梁刻有民间故事,中门上面刻“皇清钦旌孝子太学生冯赞”,两耳坊上又设透花窗棂。匾额“孝子坊”,下款“乾隆十七年建”。上层横梁圆雕太上老君、上八仙、下八仙及四大天王像。石坊背面雕24孝图。雕梁上有石匾两块,一刻“圣旨”,一刻“纶音”,字迹清晰,刀法精妙,周围是玲珑剔透的滚龙。两旁有石刻斗拱6块,拱眼间距均匀,为回纹透花。两个侧门透花与上梁相齐,各雕装一兽。石雕大多采用镂雕技法,雕刻精细,无论人物造型,飞禽花卉等,都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据说,在镂雕一些重要图案时,工匠所雕出的碎石子换同重银子,可见精雕细琢,非同一般。
孝子坊为清代郏县乡绅太学生冯赞为感恩母亲所建。冯赞发迹在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冯赞原籍山西洪洞县,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冯赞与母亲王氏避难在窦堂村。有一天,冯赞梦到一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三山夹一岭,银子有一井。”冯赞醒后踏遍周边的紫云山、阴山、姬山等地挖宝,最终无功而返。正当他灰心失望时,发现所住房屋门口附近有一枯井,距离很近。心想:是不是“山”同“衫”,“岭”同“领”,三衫加一领?于是他在屋门口量了三布衫加一领子的长度,恰巧是从门口到枯井的距离。冯赞大喜,偷偷掘开枯井,发现井里金银珠宝无数。据冯氏后人说那是李自成在郏县大战孙传庭后临走时埋下的宝藏。于是冯赞和母亲就在此定居,逐渐取出枯井里的金银,后成为富庶一方的乡绅。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冯赞为朝廷捐赈灾粮50万斤。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召见冯赞并赐以官职,冯赞无意当官,于是对皇上说:“我非当官之才,且我母亲年事已高,需要我尽孝道,如果万岁御批,我就在家乡建个家庙,使全国所有的冯氏子孙有个祭祀拜祖的地方。”乾隆感其孝道即书六个大字“忠义祠”、“孝子坊”赐予冯赞。冯赞回家后大兴土木,请华夏第一能工巧匠,历时五年,到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孝子坊竣工。牌坊竣工后,冯赞又用七年的时间修建了冯氏家庙忠义祠。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忠义祠竣工之日即农历四月初四,忠义祠内举行了隆重的拜祖仪式。从此,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华夏冯氏子孙会来郏县长桥镇窦堂村祭祀拜祖。因连年祭祖,人员众多,逐渐演变成祭祖和商贸交流的古刹庙会。庙会时有祭祖仪式、古装戏、铜器及龙狮舞等,庙会持续三天,盛况空前,热闹异常。
冯氏后裔于2008年恢复了拜祖大典,并定于农历子鼠年和午马年六年一度举行拜祖大典活动。今年初,窦堂孝子坊又晋升为省保单位,成为该镇又一张古朴厚重的文化名片。
作 者 简 介
李增强,笔名强子,河南郏县人。平顶山市文学青年学会会员,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河南青年报》、《平顶山日报》、《三月》、《万花山》等报刊杂志,作品入选《现代文学作品选粹2015》和《大中原文化读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