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
古人读书之“三”
〔三多〕陈师道《后山诗话》:永叔谓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三余〕《三国志.魏志》中有一段小故事:有人拿书去求教大学问家董遇。董遇不肯直接解答,要求他自己先读上百来遍。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求教者说:“苦于沒有时间。”董遇说:“用三余的时间好了。”有人问董遇,什么叫“三余”?董遇回答:“冬天是年之余,夜晚是日之余,阴雨是时之余。”
〔三到〕朱熹《训学斋规》有一段:“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能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习与创作
清代的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里,谈了许多很好的学习经验。“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不取亦取”,是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师勿师”,是指师法其长,勿学其短。总之,在学习问题上,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要学有新理解,学有新体会,学有新创见。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不能依样画葫芦,照搬照套;决不能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读书要读活,学师要得法。学习是为了创造,而不是为了模仿、搬套。不然的话,就会因循守旧,没有发展。
王安石在《读史》诗中写道:“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诗句一方面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很难,因为前人传下来的东西并非都是精粹美好的,也有不少糟粕。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学习前人,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粹美”,去其“糟粕”,师法其“精神”,在学习前人“粹美”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要发展和创新,就要精学和博采。画家郑板桥的经验是“熔铸古今”,独树一帜;书法家刘石庵的经验是“师承各家”,发展个性。他们都注意“蜜蜂酿蜜”的学习方,博采专一,蜜成花不见。可见,精学和博采是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当今,客观形势逼着我们在各方面都需要学习,需要创新。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和态度,就是学习和发扬前人的学习经验,“不取亦取,虽师勿取”。
【作者简介】陈兴茂,特级教师。甘肃定西漳县籍。爱好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课程辅导》《甘肃教育》《中小学教学参考》《甘肃日报》《学习方法报》《小学语文报》《少年文史报》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随笔五十余篇。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欢迎赐稿。来稿信箱2786400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