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

古人读书之
    〔三多〕陈师道《后山诗话》:永叔谓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三余〕《三国志.魏志》中有一段小故事:有人拿书去求教大学问家董遇。董遇不肯直接解答,要求他自己先读上百来遍。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求教者说:“苦于沒有时间。”董遇说:“用三余的时间好了。”有人问董遇,什么叫“三余”?董遇回答:“冬天是年之余,夜晚是日之余,阴雨是时之余。”
    〔三朱熹《训学斋规》有一段:“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能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习创作
    清代的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里,谈了许多很好的学习经验。“不取亦取,虽师勿师”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不取亦取”,是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师勿师”,是指师法其长,勿学其短。总之,在学习问题上,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要学有新理解,学有新体会,学有新创见。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不能依样画葫芦,照搬照套;决不能人云亦云,人行亦行。读书要读活,学师要得法。学习是为了创造,而不是为了模仿、搬套。不然的话,就会因循守旧,没有发展。
    王安石在《读史》诗中写道:“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诗句一方面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很难,因为前人传下来的东西并非都是精粹美好的,也有不少糟粕。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学习前人,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粹美”,去其“糟粕”,师法其“精神”,在学习前人“粹美”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展。
    要发展和创新,就要精学和博采。画家郑板桥的经验是“熔铸古今”,独树一帜;书法家刘石庵的经验是“师承各家”,发展个性。他们都注意“蜜蜂酿蜜”的学习方,博采专一,蜜成花不见。可见,精学和博采是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当今,客观形势逼着我们在各方面都需要学习,需要创新。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和态度,就是学习和发扬前人的学习经验,“不取亦取,虽师勿取”。

【作者简介】陈兴茂,特级教师。甘肃定西漳县籍。爱好文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课程辅导》《甘肃教育》《中小学教学参考》《甘肃日报》《学习方法报》《小学语文报》《少年文史报》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随笔五十余篇。

(感谢关注“淮阴语文”,欢迎赐稿。来稿信箱278640024@qq.com)

(0)

相关推荐

  • 高考百日冲刺作文辅导10:材料作文“忘记与铭记”升格指导

    记忆是一道光--材料作文"忘记与铭记"升格指导[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 ...

  • 宋诗鉴赏-读史(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释 ①行藏:行止,指事迹. ②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犹 ...

  • 王安石《读史》赏析 《读史》译文及鉴赏

    <读史>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读 ...

  • 【原创首发】陈兴茂诗语

    接受挑战 ◎陈兴茂 金色的阳光 轻叩季节的门扉 温暖了青葱的树叶 清风牵着夏的手 微露朴实的青涩 轻抚果实枝头 678,一份答卷 漩进命运的十字路口 圆,12年的梦 用橡片擦去烦忧 填补人生空白的那一 ...

  • 甘肃诗人‖【董娟诗选】

    作者简介 董娟,笔名西凤,甘肃会宁人.白银市白银区作家协会会员.理事.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绿洲文化沙龙文学社(绿洲诗社)秘书长.有诗文散见于微刊纸刊报刊及网络媒体. 董娟诗选 ◎脚步到不了的地方,心可 ...

  • 古人读书的12种方法,能让你有效的读懂读通你所喜欢的书籍

    古人读书十二法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 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 ...

  • 爱读书,会读书,古人读书九法+名作+诗词+精句!

    读书有很多种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们来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么读书的,从中借鉴读书的一些可行的好方法. 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 ...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古人读书九法 名作 诗词 精句!

    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 ...

  • 陈培:古人读书注重什么

    一.古人读书注重于"行".王安石认为,读书不能只读儒家的经典著作,应该是诸子之书.百家之学,无所不读.做到"农夫女工,无所不问".但关键是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 ...

  • 古人读书十二法

    古人读书十二法 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读书不得法,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反之,也有不少人把 ...

  • 9首诗感受古人读书之道

    [9首诗感受古人读书之道]涨姿势"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勉励读书的古诗,你都知道吗?学习古人读书之道,勉励自己勤学奋 ...

  • 古人读书讲究有哪些,对后人影响有哪些?

    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宋代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视>中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 ...

  • 从“洛阳纸贵”看古人读书到底有多难

    成语"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泰康 ...

  • 古人读书心法 | 读书需要笨功夫,但也是一门技术活

     读书需要笨功夫,但也是一门技术活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怎么读书"的书,比如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艾比?马克斯?比尔的<如何阅读& ...

  • 穿穴古人 读书知味——读王孙荣编校《孙燧集》

    王孙荣老师是位方志专家,在余慈两地颇有声望.其人面容清瘦而有神,与他相熟的人见面时常常打趣他"从不曾见你胖过".细想来,大抵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学问人--做学问苦啊,劳心劳力,安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