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磨难,倍感孤独,其原因: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爱弥儿》被当局列为大逆不道的禁书;二是伏尔泰在一篇文章中揭露他抛弃亲生子女的事实。要求对他处以极刑。为了在世人面前还自己一个清白,他写了《忏悔录》,但仍然遭到种种非议和侮辱。晚年,他重温往日的时光,审视自己的一生,写出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再次为自己辩白。遗憾的是他只写了十篇'漫步'就与世长辞了。
他是卢梭,十八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作家。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忏悔录》与《对话录:卢梭评论让-雅克》被视为卢梭的自传三部曲,世上很少有人写自传时能敢于对自己做出如此无情的剖析。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是他的最后作品。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为自己而作',展露了卢梭推崇感情、赞扬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同时它也凭着自身发放的光耀,照亮了无数在世俗社会当中卑污的灵魂。它跟美国哲人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样,讲述的都是一个孤独隐居者与大自然对话的故事。这类与大自然相融无间息息相通的和谐画面在西方文化史上不管怎么说都是稀奇罕见的文本。
这漫步当然是身体的漫步,卢梭在漫步中品味大自然的美景,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是心灵的漫步,瞰梭在其中与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毫无矫饰,从中获得慰藉;它更是文学的漫步,卢梭在这不仅创造了'梦'这种新的文学体裁--散文,更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这本小书也成为法兰西最优秀散文作品。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首先展示了孤独漫步者的自我审视和反省。'一个孤独者陷入沉思时,自然会更多地想到自己'。卢梭此时已经步入晚年,对死亡毫无畏惧,他只希望用晚年的全部余暇来丰富、充实自己:'我离开人世时虽然不可能比初入人世的时候更优秀,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更有道德。
和客观真实相比,卢梭更注重主观真实,注重记录自己内心思考的真实:'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前后连贯不多,就跟头一天与第二天的想法通常没有多少联系一样。'他已经超越个体的范畴,像奥古斯丁、蒙田那样,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普遍的人性,探索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命运。因此卢梭的反省往往成了哲学思辨,书中不少篇章几乎都能改用哲学标题冠名:论迫害与孤独(漫步之一)、论道德与宗教(漫步之三)、论真理与谎言(漫步之四)、论幸福(漫步之五)、论怜悯与善良(漫步之七)、论孤独与内心安宁(漫步之八)、论博爱与社会(漫步之九)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比《忏悔录》更深刻、更彻底。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也是一本充满美好回忆的书。年轻时,卢梭靠着丰富的想像力,躲避苦难的现实;老年的他则在回忆中寻找'宽慰、希冀和安宁'。圣皮埃尔岛上度过的欢乐时光、在深山幽谷采集标本的乐趣、真诚的善举给人带来的纯净无私的欢乐以及与华伦夫人初次相见等,这些文学史上著名的回忆洋溢着幸福的哲理,赞美人性本善以及顺从自然、享受人生的欢乐。卢梭不仅仅饱尝着'沉浸在这种迷人的沉思里'的甜美温馨,而且尽情体验写作的乐趣:色彩斑斓的描写、酣畅淋漓的抒发、接踵而至的思绪、层层剥笋般的兮析,都通过富有音乐感的语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飞扬的文思抹去真买与想像、历史与当今的界限,穿梭于不同时刻、不同的事件和人物之间,古人书上的一句话、路边的一棵草、一个下意识的绕道动作都是引发退想的诱因,就像《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小蛋糕那样。'人间只有易逝的乐趣',而写作能将这种乐趣永久保存下来,写作成为生命的体验,成为心灵的依托和补偿,它'必将唤起我在撰写它们时得到的温馨,使逝去的岁月重现在我眼前,也可以说是把我的生命延长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