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经典成药之补中益气丸【荐】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甘草(炙)、人参、当归身、 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等八味药材组成。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症。

解析:补中益气丸是四君子汤去掉茯苓作为基础方,即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现代方中的黄芪用量偏大,主要是增加其固摄作用。而陈皮理气又化湿。因为人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会不足。就用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这两种药使整个方剂补而不滞,比较适合于人长时间的服用。而用升麻、柴胡,这两味目的是配伍黄芪,增强黄芪的提升作用。     从药方的组成上来看,这个药主治疗脾虚和气陷两个病症,实际上,这两个病症有因果关系,气陷只是脾气虚导致的一个结果。中医认为脾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固摄功能,即固摄人体的气、血、津液、脏器和精神不滑脱散失。而补中益气汤主要针对的就是脾气虚之后的固摄能力的下降。比如脾气虚不能固摄精神,人就会萎靡不振、倦怠乏力;脾气虚不能固摄脏器,脏器离开原来的位置而滑脱(包括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脘腹坠胀);脾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人会自汗;脾气虚不能固摄血液,会出血(包括这种皮下出血,过去老师经常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女子会出现崩漏;气虚不能固摄精微物质,就会久泻、久痢。当然这个经典名方,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功效就是它还能够治疗气虚发热症,这是其他补气药不具备的。     对于气虚为什么会发热,自古争论很多,一直没有个定论,但金代名医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出自他的《脾胃论》)提出的脾虚清阳下陷与阴火上冲,这个论述得到普遍认可,具体说明见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但其理论根据,实来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里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的清阳,是指饮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之轻清者;走五脏的浊阴,是指营养物质之稠浊者;出下窍的浊阴,则指饮食物被消化吸收以后残留的糟粕;归六腑的浊阴,则当是稠浊营养物质与糟粕之间尚未分解的混合体。这是健康人对于饮食物消化后的吸收与排泄过程。    但如果营养物质之清者,不出上窍,不发腠理,不实四肢;而营养物质之浊者,以及糟粕之类,不走五脏,不归六腑,不出下窍,都就叫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就形成了病态。“飧泄”和“䐜胀”,这只不过是“阴阳反作”之后所出现的症状重点举例而已。临床所见,清阳下陷与浊阴上逆,都各有其一系列的证候群。比如清气在下,除了出现常见的飧泄以外,还能出现带下、淋浊或崩漏下血等症状。同时由于肤表无阳,就时时恶寒,喜暖就温,以及惨惨不乐、声乏气怯、饮食乏味等。飧泄、淋浊、崩带等症,近代医学都归属于下部某些器官、组织的慢性炎症,这些炎症的渗出物和排泄物,也是浊阴,也出下窍。因此,飧泄、带、浊等患者,不一定都出现阴火上冲。只有这些浊阴不出下窍,或者下窍不利而受到壅遏,即所谓“脾胃下流之湿闭塞其下”,才郁而化火,逆而上冲,这就叫作阴火上冲。阴火上冲常致胸中满闷,满闷也是䐜胀之类。同时火寻出窍,这就会或从三焦找皮毛为出路,能出现不定时的燥热,倏又自汗,使郁火得泄而燥热暂解;或出肝窍而两眼昏花、头昏脑胀;或出肾窍而耳鸣、耳聋等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对于这一证候群也是最恰当的写照。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荣气上升,则为清阳,清阳是属于生理性的;而荣气下流,则为脾湿,脾湿是属于病理性的。其所以由生理变成病理,关键是劳伤脾胃,使脾不升清的结果。脾胃之气越下陷,下焦湿越重,越容易闭塞其下,出现阴火上冲的机会就越多。反之,如果脾健气升,则湿化阳升,阴火就不容易产生。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脾健——阴火衰,脾弱——阴火盛。这种关系,李东垣称之为“火与元气不两立”。    生理性的清阳,既然可以由于劳伤脾胃而转变为病理性的脾湿,那么要从病理状态的脾湿恢复到正常的清阳,就理所当然地也要求之于脾胃。治疗清阳下陷,必须补中益气,如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是必用的药物。这是中医学中所谓“甘温除大热”,其中东垣先生自己创造的补中益气汤,就是治清阳下陷的一张示范方剂,经典方剂。温馨提示:1、目前,药店里能买到的补中益气丸,主要是水丸,一般一次服用6克。如果只为了改善体质或保健作用,可以早晚各一次,如果需要用它退低热,可以中午再增加一次。有的人胃不好,可以用开水冲泡水丸,等熔化后当汤药喝。如果舌苔很干净,可以在服用的时候加一点蜂蜜,来增加滋补效果。2、从大量临床病例观察,补中益气丸治疗像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这类的确有效,但服用时间较长,这样,不少患者就没有耐心,所以,建议病情严重的话,先吃一段时间汤剂以后再用丸剂效果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