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陈璐:对社交NB症的多元认知
关键词:社交NB症;多元认知
摘 要:“社交NB症”走红于网络,值得对其进行认知性调查。首先是“褒贬型认知”,形成了“惊艳”或“浮夸”这两种极端评论;其次是“共鸣型认知”,暴露出“社交恐惧症”者的内心向往和宣泄需要;最后是“中庸型认知”,认为社交极端状态需要回归正常状态。
前不久“社交NB症”这个词在网络上大火,作为“社交恐惧症”的反义词,它往往用于形容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无论是和陌生人还是熟人交谈都能游刃有余的人。网民们对他们的表现各抒己见,表达了基于不同立场的多元认知。
一、褒贬型认知:惊艳和浮夸的两极化评论
起初“社交NB症”的大火是因为有人借此为题拍摄了一系列的短视频,这类短视频中主人公一律行事大胆不羁,在公共场合做吸引他人眼球的奇葩之事,借此宣传自己的“出众社交能力”。此类视频一出,网络上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看后觉得这种视频纯粹是为了吸引热度,博取名利而做出不顾脸面之事,也有人认为视频显示了拍摄者的口才和心理素质,给观众带了视觉效果和新奇感受。
二、共鸣型认知:“社交恐惧症”者的内心向往
抛开夸张的拍摄剧情和效果,这一词汇能真正走红除了搞笑逗趣之外,是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强社交能力的羡慕和向往。虽然高效表达社交能力者的养成并不一定是出于自主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能够面对众人能够侃侃而谈,畅所欲言,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言辞不当,会惹人嘲笑。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许多不善交际的社恐能够看到视频中这一类人放飞自我,尽情展示,他们对“社交NB症”词汇的热议一定程度体现出的是他们对于社交能力的心理需求。他们借助网络抱团发声,不用出面交流,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心理现象。他们也发现了更多自己的同类,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善于交际,而自己的社交恐惧也不过是一件平常小事。
三、中庸型认知:社交极端状态需要回归正常
人与人之间面对社交关系一直以来都有着社恐和社交能力者的划分,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一部分人常常被忽略。“社交能力者”能和任何人打成一片,对于任何话题都能聊得天花乱坠;“社恐”患者却经受着外界和自我的不断拉扯,与不熟的人交流时拿捏语气,思前想后,他们往往只愿意呆在自己的原有的社交空间里尽量避开不必要的额外交流。这两种社交行为代表的人其实并不算特别多,处于中间的占大多数的一类人不断被忽视。或许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的人际交往关系不断被贴上标签,大多数的社交表现被不断忽略时,我们真正该寻求是什么样的社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