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商在线、情商感人更重要的,是“时间商”

2020-11-17 09: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自言稚语(ID:selfgrowing1118),作者:Windy Liu,头图来源:《海上钢琴师》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佛祖如是说:“最大的错误就是你认为你有时间。”

时间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无形,无价,一旦逝去,就不再回来。

知名励志演说家Jay Shetty在Youtube上发表了一段关于时间的演讲,句句戳心,发人深省。

“人的一生平均可以活78年。

我们花28.3年在睡觉上,这几乎占了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但与此同时有30%的人却为睡个好觉而挣扎着。

我们在工作上花掉10.5年,但超过50%的人想要离开眼前的工作岗位。

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你能赚更多的钱,却不能获得更多的时间。

我们在电视和社交媒体上花掉9年。

在家务琐事上花掉6年。

在吃吃喝喝上花4年。

在教育上花3.5年。

在梳妆打扮上花2.5年。

在购物上花2.5年。

在养育孩子上花1.5年。

在通勤上花1.3年。

只剩下9年的时间给我们。"

年纪越大,越感到时间是一件很玄的东西。

在30岁之前,大家都在努力优化智商,积极提高情商,所以我一度认为智商和情商最终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但过了30岁之后,才真切感受到,其实大部分人智商相差无几,情商也不相上下,而真正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其实是一个与时间高度相关的道理——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如何运用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选择怎样利用时间,时间就会选择怎样塑造我们。

时间商:对待时间的态度和运用时间的能力

2003年,学者斯蒂文·赫尔提出了一个概念——“时间商”。

所谓时间商,就是你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运用时间创造价值的能力。

Everything is a trade-off.

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和收益。

就像你下班回家之后,在8点到10点这段时间相对自由,你可以选择做很多事情:健身,写作,学习,刷微博,看剧,玩游戏……

一个高时间商的人,他对时间抱持谨慎态度,善于做出最优选择,总是会主动把时间运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10岁离开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父亲的学徒,靠从事印刷业起家,到30多岁左右成为了美国费城地区最成功的印刷业商人,起草且签署过美国《独立宣言》,头像印在绿光闪闪的百元美钞上,被外界赋予了诸多标签,政治家,教育家,作家,外交家,成功商人,每个身份都金光闪闪,堪称全才。

这个人的名字叫本杰明·富兰克林。

如此开挂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如此迅速的提升呢?

答案肯定不是因为他智商在线,情商感人,因为这个世界上,双商不高但很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真相是,富兰克林很早建立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主动去掌控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被时间支配,而“时间商”是他成就自己的核心能力。

最能体现他高时间商的,是他运用于人生的“五小时法则”——

每天都会花上大约一个小时进行刻意学习,即每个工作日学习一小时,一周五小时。

这个法则贯穿于他的整个成人期,所做的事情包括:

  • 早起阅读和写作

  • 设定美德清单并追踪结果

  • 验证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 组建读书俱乐部

  • 在清晨和夜晚进行自省

当富兰克林每天都认真对待那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都利用那一小时的时间来培养自己阅读,反思和行动的习惯,短期看,他和其他人并没有太大区别,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他对自己时间所做的最好的投资。

反观我们很多人,一旦有点空闲,就急着去杀时间,微博,抖音,视频,怎么开心怎么来,所以没有获得别人那样的成就,也就理所当然。

富兰克林的五小时法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高时间商——

经过时间,那些看起来最聪明和最成功的人,都是持续和刻意利用时间来思考和学习的终身成长者。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当代中国人的一大硬伤,是对有效时间的低能管理,并因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时间商是一种底层思维,而拥有高时间商的人,在内心建立了一套看待时间和运用时间的价值体系,将时间视为朋友,从而能够在有限的人生里,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投入到那些有价值的习惯里,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

“时间商”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之一,它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能够做好什么,做成什么。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时间商的人,则需要在以下三类时间上下功夫:

  • 复时间

  • 暗时间

  • 心流时间

当你在这三类时间里投入得越多,你就越能够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成就自己。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

复时间:将时间投入到具有复利的事情上

沃伦·巴菲特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在于,每周阅读500页书;

比尔盖茨说,52年来,他每周都会读完一本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还会专门抽出两周假期,用于阅读;

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每天会给自己安排2个小时的思考时间;

拉里·佩奇会花时间与谷歌的每个员工进行深入谈话,从门卫到技术专家,总是保持在开放的学习状态中;

…...

这些杰出的成功人物,他们肯定很忙,但他们总是愿意把时间投入到那些长远来看能回报以更多知识,创新和力量的活动。

也许刚开始,他们每天取得的成果很少很小,但是把时间尺度拉长了看,他们最终都会获得巨大的成就。

这些投入到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上的时间,我称之为“复时间”,就像复利的利滚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小小的习惯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上面富兰克林的每天一小时,就是运用复时间的例子,而我投入于写作的时间,其实也是典型的复时间。

刚开始,我也只是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思考,完全自嗨式写作,不迎合读者,不受限于别人,阅读的人不多,点赞数也很少。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淌,到现在,我在公众号上写作已经坚持了3年多的时间,读者和阅读量现在也有了质的飞跃,而我个人在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上也上了很大一个台阶,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新的机会。

所以,在有限的人生里,我们要谨慎地看待时间,将时间运用在那些能够给予你复利回报的事情上。

哪些层次的活动是自带“复时间”的属性呢?

阅读

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Space X等多家公司的创始人。

当人们问马斯克是如何建造火箭时,他的回答是:“阅读”。

阅读是最公平的,不论你处于什么年龄,处于什么圈层,你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阅读获得想要得到的知识。

各领域的杰出人才都热衷于这种高回报低投入的学习方式,比如上面提到的巴菲特,比尔盖茨等等。

当你把时间投入到阅读中,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还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感悟,从而改变我们看问题,做事情的方式,并最终改变命运。

反思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总是会在发现公司运营或策略上的根本错误时,将问题记录在员工公共系统中,然后找时间跟主管们一起反思去寻找解决方式。

反思是个人改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就回顾一下过去的得失,错过的机会,做错的决定,成功的经验,还有对未来的借鉴和指导。

有的人,只是多想了一步,却轻易地拉开了和别人的距离。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事实上,在吃一堑之后,如果不进行反思,也不会长一智。不善于反思的人,吃了十堑也不长一智,而善于反思的人,看见别人吃了一堑,自己就能长一智。

反思,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的能力,但却是后天可以刻意训练的。

当你将时间持续地投入到反思中,你将获得更高的认知,更有效的行动,从而让自己始终处于不断迭代成长的过程中。

实践

亚马逊的CEO贝佐斯曾说:“亚马逊的成果是一个函数,计算着我们每年、每月、每周以及每天做了多少实验…...如果有10%的机会获得100倍回报,那么你每次都应该去赌一把,即使你仍然会有90%的可能性是失败的。”

贝佐斯通过长期的实践,才最终建立了整个公司,亚马逊从来不是简单来自于他的突发奇想。

不管我们读了多少书,反思复盘了多少案例,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

但即使会失败,我们依然要勇于去实践,去试错,而不是停留在空想里。

因为只有持续地将时间投入到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提升认知,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

如果你还是感到气馁,请想想爱迪生,他做了50000多个糟糕的实验才发明了碱性蓄电池,9000多个实验才改进了灯泡,但是,直到他去世,他获得了近1100项美国专利。

所以,问问自己,你准备去做什么样的实践?

报名参加舞蹈课?加入读书俱乐部?去拿另一个学位?钻研一种新的编程技术?

不管是什么,生活就是一个实验场,你做得越多,就会过得越好。

在这个焦虑忙碌的时代,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懂得慢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里。

将时间投入到阅读,反思和实践中,你将会在“复时间”的加持下,获得比你原本期待的多得多的回报。

暗时间:看似无用,方为大用

每个人手里的钟表盘指针走得都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

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

就像有人每天都会拿起书来看,但领悟却不见得多,因为在看书的这段时间里,他只是简单地记住书中的东西,没有涉及推理,而只有思考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穿透表面看到本质,这样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才是你的思维时间。

由此,刘未鹏在《暗时间》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暗时间”的概念——

你走路,坐车,排队,跑步,吃饭……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

它是“看不见的,容易被忽略的时间”,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

在这些“暗时间”里,如果你总是能够慎重对待它们,把你心心念念想做的事情和问题塞给它们,那就能够把你的思维时间用到极致。

刘未鹏在书中说道:

“这些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在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的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远。”

其实,利用“暗时间”来对当下关心的事情和问题进行思考,采用的是大脑里的“发散思维”状态。

“发散思维”是一种全局思维,相比起在大块时间里的“集中思维”,它能够让外部信息在大脑的各个区域乱窜,天马行空,所以新的想法随时可能冒出来。

这时候大脑进入到一种“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它会重新发掘过去的记忆,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畅想,然后把不同的想法连接起来,这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就像很多科学家在打盹和散步的时候脑海里依然思索着科学问题,很多时候解答就在这些时刻忽然闪现。

有时候,我也会纠结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苦思冥想了好半天依然不得要领。

这时候,头脑会时常被这个问题萦绕着,我会不自觉地在吃饭的时候想想,上厕所的时候想想,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问题也会突然冒出来。

而解决办法往往也会出现在“暗时间”的某个瞬间,让我倍感惊喜和兴奋。

其实,利用“暗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

  • 在上班的路上,你可以想想今天的工作安排;

  • 在健身的时候,你可以听一听历史哲学课;

  • 在散步的时候,你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规划;

  • …...

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想要找出大块的时间越来越难,“暗时间”却哪哪都是,学会合理利用“暗时间”,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很多灵感也会不期而遇。

这些看似无用的“暗时间”,实则方为大用。

而刘未鹏也说:

“善于利用暗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心流时间:临在当下,才能创造价值

有人问,一个人如何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一步一步地成长呢?

我的答案是,让自己去重建对于时间的感知。

现代的快捷生活,让我们在大部分事情的体验上,都能够得到快速的反馈。

你手指一触及屏幕,手机就会立马给你想要的消息。

你只要在美团下个单,外卖就能很快送到你家。

你只要点开视频通话,对面就能够浮现你想要见到的人。

世界开始以一种急切的方式来塑造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体验,可是,对于现实来说,这种时间感知却并不真实。

没有一棵树能够突然拔地而起,也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能够忽然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没有哪件事能随着你的想法即刻生根发芽。

所有的成长都是需要你沉浸在时间长河里,而让我们沉浸于事情本身的时间,我称之为“心流时间”。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心流”的概念——

在“心流”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掌控自我的意识,重塑内心的秩序,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件事情,甚至进入忘我的境界。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这样描述他画画时候的状态——

“如果你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一定会找到这样的感觉——

宇宙和你一起,时间就像水一样慢慢流过你的身体,你只能听到笔在纸上刷刷的声音,甚至连心跳都听不见。你觉得时间空间好像都不存在,你觉得没有一笔是多余的,每个动作都是完整的。”

蔡志忠先生所描述的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心流”体验。

之所以他能获得“心流”体验,源自他将自己放进“心流时间”里,沉浸于画画这件事情本身。

当一个人沉浸在“心流时间”里,那他就能临在当下,也就是他能忘掉过去,忘掉未来,集中于此时,此地,此事,达到一种“无念”的状态。

当你临在当下之时,那些想法和思绪会自然地从你的内心流淌出来,推动着你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甚至创造奇迹。

就像电影《海上钢琴师》里,主人公“1900”本来是乐队的一员,但每次表演的时候,他弹到最后就开始飘了,其他乐队成员跟不上,只好停下来像观众一样看他表演。

其实,当1900坐在钢琴前的那一刻起,他就进入了“心流时间”里,在当下的状态下,音符自然地从他的手里流淌出来,从未有任何迟疑,也没有任何刻意,如流水一般。

在“心流时间”里,你就能临在当下,让心灵处于清澈纯粹的状态,这时候就会突然冒出来不知来自何处的“智慧语言”,让你借由所做的事情创造出意义和价值。

人人都是创造者,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我们能够利用好“心流时间”进入到临在当下的状态。

就像阳光洒在一张白纸上,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如果你用凹凸镜把阳光聚焦于白纸的一个点上,那过不了太长时间,白纸就会燃烧起来。

所以,想要利用好“心流时间”,你就要懂得全神贯注地聚焦自己的注意力,时刻保持专注。

关于如何聚焦注意力,你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专注是你成败的关键筹码》

最后的话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

在我们的内心,往往会有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敦促我们积极努力,希望我们不断充实自己,激励我们成长。

一种声音是规劝我们追求舒适,让我们懒惰自弃,不思进取,限制我们人生的可能性。

每天晚上睡去清晨醒来,这两种声音都在脑海里相互厮杀。

谁会赢呢?

是那个我们心里更愿意听到的声音,是我们一直浇灌助长的那个声音。

怎样看待时间,如何运用时间,是一个人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而一个拥有高时间商的人,总是会在“复时间”、“暗时间”和“心流时间”上下笨功夫,超越所谓的智商和情商,成为人生的赢家。

(0)

相关推荐

  • 十条成功者的顶级思维请收好.....

    第一,重复思维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高手和小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高手总是一招练1000遍,而小白总是一天想练1000招,专注重复才能量变引起质变.李小龙说过一句话至今被奉为经典:我不怕会一万种腿法的人. ...

  • 经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难长一智 经 历 人不经历不成长,心不受伤不坚强 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事,难免会有吃亏的时候,仿佛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生活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但漫长的人生,足以积累我们的经验 ...

  • 什么是耐心,投资耐心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世间大多数的成功富人,都和一种品质有关,那就是耐心.而大部分人的失败,都是缺乏耐心的体现,或者说是缺乏耐心的结果. 什么是耐心?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 ...

  • 比智商在线、情商感人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时间商”

    时间商,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 探索人生哲学 | 追求自我成长 『自言稚语』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佛祖如是说:"最大的错误就是你认为你有时间." 时间的奇妙 ...

  • 从智商到情商,最终还要看逆商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06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3篇. 本篇的主题是逆商. 从智商.到情商.再到逆商,体现出人类自我认知的升级迭代. 最早的观点是,智商决定了人的成败. 再然后发现很多智商很高的人 ...

  • 时间商,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能力

    时间商是一把利器,剖开生活的假面,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其中的利用价值就取决与你的时间商. 首先告诉你一个公式,这是我在<时间思维>这本书看来的. 价值计 ...

  •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自控力

    有个网友这样说: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自控力.说实话,这句话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关于自控力,我们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先说一个孩子吧!在上课的时候,他不想老老实实的坐在听老师讲课,只想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 ...

  • 开启智商与情商双在线模式:两个方法,掌握职场学霸的优势思维

    小时候读书厉害的学霸,长大后会变得很厉害吗? 这几位职场学霸都是博士,并且在事业上也获得了成功: 搜狐网张朝阳:美国麻省理工博士: 中国宽带资本基金董事长田溯宁: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博士: 中国平安保 ...

  • 孩子“食商”比智商、情商更重要,妈妈咋培养,看完就知道

    情商.智商.逆商大家都听过,但是你听过"食商"吗?孩子的食商奠定孩子的健康基础,如何培养?从五方面做,你知道了没?

  • 冯唐: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习惯

    一.好智商.好情商不如好习惯 TC以及我的其他导师: 见信好. 我常常想起各位,想,各位此时此刻在干什么?人生一场,相遇不伤,都已经是很深的缘分,何况各位还能倾囊相授. 你们有两点非常一致. 第一点非 ...

  • 智商和情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哪一个更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情商往往要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高的孩子,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进入社会,都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喜欢,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对于这一点,很多家长都很清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也 ...

  • 社会很现实,比智商情商更重要的是房商

    这个社会很现实,根据财富来划分阶层.分配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人际资源,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基因资源. 这个社会很真实,普通人跨越财富的鸿沟得靠房子.工资解决衣食住行.日常开支,要实现财富的跨越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