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国标舞就是用身体(画圆)的艺术

跳国标舞就是用身体(画圆)的艺术:国标摩登舞共舞要求:横向抱圆纵向抱圆、摩登舞身法万变不离其“圆”!横向抱圆是经典舞蹈的基础性核心技术。横向抱圆难度极大,许多人终生无望干脆找借口另搞一套:有些人是扛扁担,有些人是入党宣誓,有些人是转基因的肯德鸡(假乖表)抱圆,抱圆,是从肩膀开始圆。肩膀不圆,休想抱圆、肩膀要圆,沉肩扣肩撸肩!就是说,肩膀要圆,必须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也就是三维空间产生应力场,上下方向:沉肩、下沉。前后方向:扣肩、内扣。内外方向:撸肩——外撸。这些应力都主要来源于后背的应力密集状态。之所以许多人总是不肯抱圆,总是扛扁担,横向抱圆是难度最大的几个难点之一,重点是以后背为应力源以肩关节为中心的三维应力场,亦即三个方向的挤压,才能够实现横向抱圆。

而“头颈发令后背引导表现为肩引导”这一致命的核心技术也唯有在横向抱圆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其实舞蹈就是典型的“划圆艺术”,每一个经典的舞蹈作品中都有“圆”的存在。“圆”不仅是中国舞蹈的一种审美范式,而且也是中国舞蹈动律形态的本相。圆、作为一种具体的舞蹈形态,主要体现为“两圆”、“三圆”,即:“立圆”、“平圆”、“8字圆”,“大圆套小圆”。例如:“山膀”在拉开山膀的一进一退过程中,手和腰要运行一个“立圆”;“云手”双臂揉球似的转动与手腕的自转相配合,构成“大圆套小圆”的圆;“风火轮”双臂作“下―左―后―右”的轮动,从而出现两种不同的圆,即手臂行“立圆”,肩走“8字圆”。舞蹈中的其他形态上的扭、拧、折等,都属于“圆”的律动范围,是“圆”的变化与易形。划圆动律成就了舞蹈“圆”的形态,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灿烂的文化背景。实际中,舞蹈8字圆形态折射出久远的文明,它包含着大量、复杂的文化信息,是“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人体表征。

摩登舞中有三个动,即扭动、律动和移动。所谓扭动就是身体没动之前,当向下踩地面时,脚踝开始扭动,带动缝匠肌运动,通过第一支点后身体开始律动,人们最先感觉到的脚步没有离开原地,但身体发生变化,实际上在这之前脚踝已完成了扭动的任务,当身体律动到一定程度时主力腿压力加大,动力腿在主力腿的挤压下移动并虚着点,在继续向前滑动的同时,一起带动身体重心移动,完成重心的交接任务,当重心到位后,两腿完成收肌使身体恢复原位。脚踝扭动和身体律动都是在原地完成的,只有移动才是在行进中完成的,而身体回复原位是最后的结果。这里要说明的是:扭动和律动往往是人们忽视的部分,因为它是人们看不见的,只有自己能感觉到,人们喜欢去追求外在的行为,那就是移动,在移动上煞费苦心,作出很多的动作,以力求让别人欣赏,实不然,越是想展示,就越是离身体的重心远,因为缺失过程的准备和付出的劳动,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会走的不远,因为重心不稳就会身体晃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只有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足功夫,才能把舞跳好。实际上,我们可以细想:一个人在发力的时候,必须先蓄好力,当脚踝垂直地面在扭动的时候,就如同毛巾被反拧一样,蓄力最大化,这期间脚踝越向下踩地面,力量向上传导越快,这是力学反弹原理,脚踝、缝匠肌和髋关节及中腰这样的路径传导,身体开始律动并移动,之后带动脚步的动作,脚步是后动但先到位,而身体是先动后到位的。舞蹈中身体各部位始终是连绵不断的,没有停顿,如同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只有速度变化,没有突然紧急刹车。有时候看似停车,实际没有,只是调整和蓄力,即只是在慢刹车和踩离合同步进行,开始换挡并开始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