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暑假生活总结

将近两个月的暑假还差一天就结束了,回想7月初,暑假开始之前我给自己的要求,希望这个暑假做点跟以前不一样的事情,不要总是重复自己,现在回顾即将成为历史的7、8月份,总体来讲还是有点收获的。七月份和八月份我重点做了两件不一样的事情,七月份主要是以家访为主,八月份主要是以阅读为主。
   一、七月份的家访路
    在六月末七月初的时候,根据学校要求,集中观看了“七一勋章”的颁奖典礼,其中最触动我的是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但是我就买了一本介绍张桂梅老师的书——《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其中对张桂梅老师坚持家访的这个行为印象最深。张老师身患20多种疾病,依然坚持深入山区家访,办学十年来,家访了1500多名学生,走了约十万公路的家访路,相当于一年家访约150位学生,每年家访路程达2万里路,如果这个概念还是不直观的话,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成就:我一辆骑了4年的电动车,现在总共行走路程10000km,也就是说张老师一年的家访路就相当于我骑四年电动车的里程。这件事情一旦量化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特别是想到张老师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老师,且一身疾病,身体抱恙,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到这样,实在是让人折服,于是我就决定暑假用实际行动向张桂梅老师学习。
我暑假总共上门家访了22位同学,主要在县城、社庚、黄金埠三个地方,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家访范围还是有限,希望下次能够全面铺开。整个家访结束,让我切身感受到大部分学生还是非常懂事的,他们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同时,接受家访的家长也是非常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到来非常欢迎,并且不少家长表示学生读书这么久以来,我是第一位上门家访的老师,这确实让我感觉到我自己做的这个家访的决定是有意义的。还有一点感触就是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一个要求对一个学生家庭来说可能非常简单就能达到,而对另外一些家庭而言,可能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勉强达到,效果可能还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明白这一点就会对学生多一份理解的同情,处理学生问题就会变得更加耐心一点。
   二、给自己充电的八月
八月份主要是以阅读为主。整个暑假总共阅读了17本书,在独处的时间,我发现我原来可以让自己沉浸在书海里,相比于往年暑假,我一般会追一两部电视剧,看看电影,而这个暑假除了看一下奥运会,基本上没怎么看过电视,这也是跟之前不一样的地方。现在简要回顾一下我阅读的这17本书的心得体会,虽然很多细节忘了,但是我认为我们阅读也不是为了记住所有的细节,遗忘也不代表我们的阅读就没有作用,就像吃饭,我们不可能记得去年8月29号中午吃了什么菜,但是不妨碍我们吃的每一顿饭其实已经融进了我们血液,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养分,吃饭是满足肉体的需要,而阅读是满足心灵的需要。
看《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强大到克服重重困难,把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不内心不够强大。
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让我知道心智成熟之路其实是非常残忍的,需要我们勇于面对困难,不推卸责任,同时要学会延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我们很多时候拒绝成长,不敢和残酷的现实正面交锋,从而也就错过了成熟的机会。
看《教海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教育的细节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巨大,我们老师给学生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精心设计的一堂课,而是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些细节,有时候老师的一个举动也许就改变了一个学生,也有可能伤害了一个心灵,不重视教育细节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注定是要打折扣的。
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课题分离”这个处事技巧,也就是说我们要把精力专注于属于我们自己的课题,不要对别人的课题加以干涉,就像一句俗语说的“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把马带到河边是我们的课题,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马的课题。跟人相处也是一样,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影响圈。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要对自己负责,生活的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幸福的勇气》这本书和《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同一位作者,思路也差不多,它让给我的启发是在工作中要遵循“不同但平等”的观念,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人格尊严是平等的,我们呵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为了责怪、惩罚,而是为了找到改善处境的方法,多问“接下来该怎么做”,少批评埋怨。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刻:好的倾听者心中有很多问题,不好的倾听者心中有很多答案。这句话说出了和别人聊天是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要放下“我”的观念,倾听的秘诀是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通过和学生聊天,你获得了很多你不知道的信息,这样的聊天才是有效的。
《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读来还是让我后脊背发凉,它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视野、格局对一个人的人生选择的重要影响。视野狭窄,格局小的人,在人生的关键选择上往往会显得保守,并且追求安逸,这一点在就业上显得格外扎眼。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主要触动我的点就是让我知道我们不好的思维方式有灾难性思维方式、恐怖性思维方式、合理化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也是决定我们情绪变化的根本原因,想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就需要改变这些不好的思维方式开始。
《五百年来王阳明》、《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王阳明:一切心法》、《王阳明心学》、《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这五本书讲的都是王阳明的心学,这也是这个暑假阅读最大的收获,让我一度对王阳明先生非常崇拜。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可成圣,方法就是致良知、言行合一。这给我的启示是判断我们行为的唯一标准应该是我们的良知,做的事情应该考虑它能否使我们的良心得到安顿。言行合一就是要把正确的理论付诸在行动上,道理非常简单,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实践。还有一点启发就是我们要学会向内心探求,外在的一切要求其实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良知,我们应该在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上下足功夫,而不是在乎外在的一些蝇营狗苟,让自己身心俱疲。
《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历史,我们就不知道我们现在何以至此,遗忘历史,有可能重蹈覆辙,遗忘历史就是二次屠杀。
《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这两个本书都是介绍曾国藩的,也是让我感触颇深,一个天资平平的人只要立下志向,做到自律自强,依然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为什么是毛泽东》这本书介绍了毛泽东的一些品格,让我明白为什么是毛泽东改变了我国的历史。这本书告诉我一个人要学会立长志,要敢于立下十年、二十年的目标,我们最缺乏的往往是急功近利,付出一点努力就希望立马得到回报,做一件事也只是权衡它是否立马带来收益,目光短浅的人注定是不可能取得大的进步。
  三、感悟
    执行力就是生产力。我最缺乏的就是行动的能力,学习到的一些理论很多时候不能体现在行动上,这也是今后急需要改变的一点。暑假家访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希望今后多加强实践,多务实,而不是空谈理论,理论之花再美,如果缺乏行动,也不会结出果子。
多听听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界的东西乱了思绪,追求的东西更多的应该是精神的富足,要安顿好自己的灵魂。理性对待物质、欲望、毁誉,就像王阳明说的,要对外在的一切做到“不动心”。
立长志。要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这一点是我从我过去的阅读量得出来的,盘点过去五年的阅读量,平均每年阅读量约17本,这个结果让我吓一跳,我不知道过去五年我到底干了些什么,我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我自以为我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但是结果告诉我我其实没那么爱读书,都是自己虚构出来的假象。所以,今后切忌浮躁,慢慢沉淀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