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桔梗白散

金匮要略方

65、《外台》桔梗白散 3味 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

右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

咳而胸满振寒,时出浊唾腥臭,内脓已成,若以缓图,势必吐脓,故以桔梗开提肺气,贝母清热而化痰涎,巴霜峻猛热剂,急破其痈,驱脓下出,病在膈上则一吐尽除,而胸中肺气,旷若太虚,脓虽已成,尚或图救,乃逆流挽舟之治也。盖观方后云“病在膈下泻出”者,岂有肺痈在于膈下之理,是对肠痈脏毒亦可用此方而言也。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

本方是论述湿热火毒肺痈的辨证论治。由于寒痰冷饮壅滞于肺,日久化热而腐溃气血,则见胸满隐痛,咳嗽吐黄痰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成为肺痈。脓成于内,毒气外见,则振寒脉数,寒痰之邪使津液不布,则咽干不渴。

治以桔梗白散泻痰排脓。方中贝母开胸中之郁结,以利巴豆之峻攻,而急破其脓,驱毒外出;桔梗开提肺气,载药上行,以驱尽胸肺之毒。

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外台》桔梗白散,桔梗白散在《伤寒论》中有的,它说桔梗、贝母,另外搁小量的巴豆,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这个与前面的桔梗汤啊,是一样的,这个文字一点没错。那这是在《外台》上,它不是在仲景这一篇里头同时存在的。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个是个攻啊,用巴豆攻。如果肺痈开始酝脓了,而且这个人不大虚的时候,这个方子可用,这也排痰排脓,但是得有实证,起码有大便难哪,大便干啊,人也不虚,要真虚起来了,那还是用桔梗汤,这两个方子有虚实之分。那这个排脓呢,都有大量的桔梗贝母,它都是排脓。那看看这个方剂的注文就知道了。右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巴豆这个东西,相当的有力量,但它不是很伤人,它是一个温性的泻下药。羸者减之,太瘦弱的人啊,半钱匕也不要,半钱匕拿现在说,就是半钱差不多。病在膈上者吐脓血,如果脓在膈上,它也能使人吐,这个巴豆是又能使人吐,又能使人泻啊,吃了有时候上吐下泻。它说病在膈上啊,就能让他吐,这指是排脓了,指的脓说的。膈下者泻出,那如果肠痈用这个法子也行的,它是这个意思。那么膈下就不止上面的,胃痈、肠痈也可以从底下排除。

若下之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这个巴豆啊,下得相当猛峻,要是下得厉害的时候,喝点冷水就好了。这个我亲身也有体会,这个巴豆它是个温下的法子,遇上寒的它就解了,你喝点冷水啊,就是冷粥什么都行的,越吃热的越是厉害。这个巴豆以前本来是医家常用的药,像以前妙灵丹里头都有,搁点巴豆霜,它不伤,别看这个药挺猛峻,小量用它不伤人,尤其是把油提得干净,也不怎么吐,这个吐还是与巴豆油有关系,那这个就是所谓肺痈的治疗。肺痈治疗,如果是实证,也还是以桔梗贝母排痰、排脓,搁巴豆通便。

【医案一】寒实结胸证昏迷案

郑某,70余岁,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痰湿恒盛。时在初春某日,暴食酒肉饭后,即入床眠睡,翌日不起,至晚出现昏糊,询之瞠目不知答。因其不发热,不气急,第3天始邀余诊。两手脉滑大有力,满口痰涎粘连,舌苔厚腻垢浊,呼之不应,问之不答,两目呆瞪直视,瞳孔反应正常,按压其胸部,则患者蹙眉,大便不行,小便自遗,因作寒实结胸论治。用三物小白散五分,嘱服3回,以温开水调和,缓缓灌服。2次药后,呕吐黏腻胶痰,旋即发出长叹息呻吟声。3次灌服后,腹中鸣响,得泻下2次,患者始觉胸痛,发热,口渴,欲索饮等。继以小陷胸汤2剂而愈。[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对巴豆剂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江苏中医,1961,(8):40.]

【医案二】

寒实结胸(急性胃肠炎并发肺炎)

一小儿患肺炎,该儿约四五岁,住闾门外杨安浜,其父以驳船为业。邀予往诊时,见患儿面色白,目瞪不稍瞬。体无热,呼吸紧促,牙关拘急,诊脉沉滑。询之,据称病起时已肺炎,经用注射药及强心针等,并外敷消炎膏多次,热始退,但变成此状。西医已谢绝,其父母亦以为无救,故抱离床褥,而放置于木质浴盆中,以待气绝。因其戚介绍,邀予作最后之一决。予诊其脉尚有力,心脏循环无碍,呼吸虽较促,并无窒息现象,目虽呆瞪少瞬,但又无其他痉搐症状,肛门检温恰得常温(37℃)。予对是病竟不得要领,一时几无从下手,于是将患儿反复检诊,听取心音及肺部,左肺略有捻发音,腹诊上亦无特征,胸脘间则有膨满状,以较重之按压,则患儿微蹙其颜貌,大便已二日不下,小便亦极少。予因详询初病时情形,据谓三日前患儿很健康,饮食如常,是日下午先呕吐,继腹泻两次,遂发高热惊厥,以急救故,即请洪姓西医,因不见效,又请李姓西医云云。予乃恍然知其为急性胃肠炎并发肺炎者,肺炎球菌经注射用药后虽被克服,而原始病之胃炎,及黏液病毒尚未化去,而致于此。乃书三物白散0.3克,嘱以少许多次频频灌服,以激起吐下为度。翌日又邀诊,见该儿眼珠稍灵活,而面色神情均较好。据称灌服白散后,初尚无动静,至晚忽大呕,面色涨红挣扎,几似欲死之状,约数分钟后,得吐出胶痰,约半杯许,随即发出长声太息,至天明又得泻下痰沫(黏液),乃渐见活动,但仍不哭不啼,呆若木鸡。再检体温,反下降至36度,脉较细微,舌苔白腻,宿垢不少,唯依然瘖不出声者约经两星期之久,其时虽神情活动,饮食睡眠渐趋正常,而仍不哭不语,嗣后时以紫圆【1】攻之,约经二十余日始告痊愈。(《叶橘泉医案》)

(0)

相关推荐

  • 经方:桔梗汤(咽痛、肺痈)

    桔梗汤 [原文]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l ...

  •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之肺痈

    肺痈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要点一 概述 肺痈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g ...

  • 『金匮要略』(六)肺痿肺痈咳→《外台》桔梗白散

    桔梗白散巴贝研,温下寒湿水饮蠲: 肺痈咳嗽痰腥臭,硬满而痛在胸胁. 组成:桔梗.巴豆.贝母. 功效:攻逐水饮,温下寒湿. 主治:肺痈重症属寒湿者.症见咳嗽,咯吐浊唾腥臭之痰,胸胁心下硬满而痛,拒按,呼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重温经典《金匮要略》提高临床疗效(三)

    重温经典<金匮要略>提高临床疗效(三) 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 一 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 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论一首证三条 方十二首)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

  •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喉炎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咽喉炎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厚朴10克  半夏10克  茯苓10克  生姜10克  苏叶5克 用方心得: 本方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祖方,出自&l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五)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 杏仁 甘草 主治:胸痹,饮阻气滞证.症见胸中气塞,短气. 橘皮汤 橘皮 生姜 主治:哕逆,胃寒气逆证.症见干呕,哕逆,兼见手足厥冷. 橘皮枳实生姜汤 橘皮 枳实 生姜 主治:胸痹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四)

    苓桂术甘汤 茯苓 白术 桂枝 甘草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茯苓 甘草 细辛 五味子 干姜 半夏 主治:肺寒留饮,咳嗽 ...

  • 医圣张仲景经典名方《金匮要略》缓解早泄,你知道吗?

    男人早泄出现了性功能问题,大多数是肾气虚,固涩力太差,引起见色倒戈,望门而泻的情况.而这种补肾气增加固涩力首选肾气丸.肾气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此方剂具有填精益髓,温补肾阳补益肾气的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二)

    大青龙汤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主治:水气留于皮肤下之溢饮 射干麻黄汤 射干 麻黄 生姜 细辛 紫菀 款冬花 五味子 大枣 半夏 主治:咳嗽,气喘,喉间痰鸣似水鸡声,或胸中似水鸣音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一)

    人参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主治:久病中阳不足,汤剂不仅可用于治疗中阳不足,也可用于治疗上焦阳气不振. 小半夏汤 半夏 生姜 主治:恶心呕吐.口不渴,或口多清涎,或咳嗽痰多质稀.胸膈胀满,心以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