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直言: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祛痰有招,降火有法
中医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注重从形体观察人的生理和病理。例如《灵枢经》提到的“人有肥、有膏、有肉”。到了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首次记载“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
历经演变,现在一般称为“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这成为我们判断人体基本状况的一项宏观标准。
所谓“胖人”,并不是按照现代的体重指数测算出来的,而主要是医生通过望诊观察判断的,除了体型肥硕丰腴,往往还具有肤色白皙,稍稍活动就喘气,虽然体胖却比别人怕冷等特点。
肥人痰多原因有二。现在生活条件好,我们要吃的好东西有那么多,所以,生活中经常是,一不留神就吃多了。
问题是,吃多了之后,这些饮食物,都去哪了呀?应该说,大部分还是会排出去的。比如我们拉肚子的时候,就是在排掉这些化不动的饮食物。
可是有些东西,要排出去可没那么容易,最常见的,就是四个字:肥甘厚味。也就是那些太甜的,或者太油腻的东西,它们都太粘稠了,不像萝卜青菜,很轻松就能排出去。那排不出去,会怎么样?就会变成痰,留在身体里。
除了这些难度太大的肥甘厚味,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脾胃的阳气,被损伤的太厉害了。肥人之所以痰多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脾胃虚,脾胃运化乏力,酿湿生痰。以至于一些本来可以化掉的东西,现在也化不动了。最容易损伤脾胃阳气的,也是四个字:生冷粘腻。咱们前面讲《正气》的时候,也专门讲过。现在脾胃的阳气很虚弱,会出什么问题呢?最突出的,就是化不动水了。水聚在一起,成了湿邪。这些痰也好,湿也好,都是有形的邪气。它们排不出去,在身体里越积越多,人变得越来越胖了。所谓的“肥人多痰湿”,背后的过程,就是这样。
那“瘦人多虚火”,怎么回事呀?
一个人瘦,说的是他的形体,那些皮肉筋骨,比较少。那这些皮肉筋骨,为什么会少呢?要知道,这些皮肉筋骨,可是需要有东西来供养的。像皮肤,就需要津液来濡润;筋肉,需要血液来滋养;骨头,也需要精来滋养。
如果一个人身上,津液、精血不够了,这些皮肉筋骨,没办法得到滋养,他们就肯定长不好啊。而这几种东西,津液、精血,就是人身上阴这方面的正气呀。所以瘦人多虚火,那个虚,说的就是这里的阴虚。
那火又是从哪来的呢?
就是从阴虚里来的呀。阴的物质,津液、精血,主要任务就是来滋润我们的身体;如果现在这些滋润的物质不够了,身体会怎么样?那些本来是温暖的、有力量的阳气,现在没有阴来制约,就变得燥热、躁动起来了。
临床上见到比较瘦的患者,很常见的几个问题,就比如失眠,容易心烦,着急上火,发脾气;手心脚心觉得热,全都是一派火热躁动的迹象。这就是阴虚引发的内热。所谓的“瘦人多虚火”,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如何去痰?
肥人怎样去痰?清代无锡名医张聿青“体丰者多湿多痰,所以治痰为先”,这句话是他在《张聿青医案·中风》中提到的。可见,痰湿聚的久了,会酿成大祸,例如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等等问题。所以必须予以去除。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肥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起来”,利用躯体的运动,带动脏腑经络的普遍运动,则体内蕴结的痰湿才有望逐渐化开消散。当然也可以配合药食,健脾化痰为要务,茯苓、白术、陈皮等均可选用。
如何降火?
瘦人怎样清火?与肥人相反,瘦人很重要的改变方式是“静下来”。求得一分心静,再延续一段身静。内火就渐渐降下来。而饮食上最大的要求,就是忌食辛辣刺激,例如辣椒、韭菜、葱等。
想要有针对性的药食,滋阴降火为主要方法,石斛、麦冬、枸杞子、黄精等都是滋阴降火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