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二)名旦张君秋

少年张君秋从艺之路(十二)
▶名旦张君秋

张君秋《汾河湾》

张君秋登台之后,因其清丽的扮相,嘹亮的嗓音逐渐声名鹊起。首次与王又宸到天津演出,一炮走红,在天津赢得良好的人脉。中国大戏院经理孟少宸青眼相加,使得张君秋得到多次与老生名家合作的机会。1937年、1938年随马连良、谭富英三次出演上海黄金大戏院,又赢得上海观众的认可。这两年张君秋也确实不孚众望、矜矜业业,逐渐成为各大班社竞相罗致的二牌旦角。

综合评论来看,在张君秋开始搭班的阶段,报纸剧评大都揄扬为主,在赞扬扮相嗓音,演出规矩卖力的同时,尤其是对张君秋颇有“前途无量”的期待。张君秋1937年首次赴沪演出,评论界大多予以肯定。

1937年6月6日上海《戏世界》报道

《戏世界》1937年6月6日的报道中对张君秋的《玉堂春》有很高的评价,并称当天张君秋的演唱获得26个满堂彩。

寓居上海的梅兰芳也到剧场观看了马连良、张君秋的演出,对于张君秋也比较看好。《戏世界》1937年5月17日的一篇人物报道中谈到作者当天在剧场偶遇梅兰芳:

“谈次论及梨园现况,梅郎谓目下有希望者,伶为张君秋,票则周翕园。”

尽管当时梅兰芳是不是收张君秋为徒还没有明确的资料可以佐证,但是这篇报道从侧面提供了一个事实,就是当时的张君秋确实是引起京剧内外行关注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1938年6月10日上海《东方日报》新闻

上海的演出市场首先是凭实力,其次也是人缘。马连良、谭富英到上海演出一期40天,基本上有卖9九成以上满座的把握。张君秋虽是二牌,却也有很强的叫座实力。1938年张君秋随谭富英到上海演出,上海《东方日报》有报道:“小梅张君秋,也替他上了不少生意。”“张君秋也有很强的号召力。”并说,有时候剧场里的女客超过了男客,这些女客自然都是来听张君秋的。

当然,批评的声音也有,尤其是1938年,张君秋分别与谭富英、马连良先后合作在上海演出,上海的一些剧评就很不客气地予以挖苦。《东方日报》1938年5月15日署名垂柳的文章不指名地提出批评:“论其艺术,除唱几句尚有味儿外,其他动作表做完全呆滞僵钝,毫无特色,且其台上演戏,资格亦极浅薄,往往‘忍不住气’,致有忘词慌场之病。若观某(指张君秋)之地位名声,则不宜有此。”

张君秋《二进宫》

对于一位新秀,正在成长过程当中,有不同的褒贬评价是很正常的。张君秋的少年时代虽然得到多位大师的提携,艺术上得到很大的陶冶,为以后的艺术成长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但是从当时的艺术市场的热度来衡量,张君秋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张君秋同在李凌枫门下学艺的吴素秋比张君秋还小2岁,已经挑班秋文社挂头牌,还排了不少新戏;1938年,“科里红”毛世来出科,挑班和平社,文武并进,戏码非常丰富硬扎。随后宋德珠也出科挑班,李世芳虽因倒仓和其他身体原因尚未组班,但是也在积极运作中,只有张君秋还是坚守二牌地位不动。

从1938年媒体的报道来看,对于张君秋的关注是有,但是总体来说比较少,一般是在提到头牌演出的时候顺带提到。除了有一些花边新闻之外,单独谈论张君秋艺术的很少。其中的原因不外乎:

1、张君秋艺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什么可谈的;

2、北京的观众品味比较高,媒体比较关注大角、头牌,毕竟北京京剧班社多、大角多;上海的媒体关注坤角和上海本地的角儿更多,而且比较注重演员的做表。

不过张君秋“名旦”的桂冠是戴定了,各报报道张君秋都以“名旦张君秋”称之。北京《平报》称张君秋为“时代名旦”倒不失为先见之明。

“少年张君秋的从艺之路”至此暂告段落。此一系列以张君秋舞台演出线索为脉络,将张君秋从出台演戏到被媒体誉为“四小名旦”的两年多时间进行梳理,以求最接近真实地反映张君秋少年时代的艺术活动经历。

下一个系列是张君秋在马连良“扶风社”演出期间的经历。在四小名旦中其他三位都独立挑班的情况下,张君秋会怎么办?挂二牌会不会影响张君秋的艺术声望和地位?小编将为您一一呈现,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