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顶多是点状的学习,题的根都在教科书里

今早跟一位家长交流,她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教科书,喜欢买各种习题集来做题(他们叫“刷题”)。

说什么这样做效率高,“反正我是看了书仍然不会做题,但考试却是要做题的嘛!”

貌似理由很充分。

我跟她讲,做题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但那只是点状的学习。

所有题目的根,都在教科书里。

阅读、思考和质疑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而孩子们所说的“刷题”,却未必是。

讲一个貌似笑话的实事。去年,在北大读书的学生回来跟我讲的:

老师,你们山东来的学生太厉害了!有一天,我下铺的同学问我,在哪里能买到“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辅呢?她觉得上完课不做做题,心里不踏实。

“刷题”,是应试教育下多年演变形成的学习之怪胎。

学习,包含新信息的吸收内化(“内化”的本质含义是通过理解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同化和顺应两种途径;“吸收”则还包含了未加理解的死记硬背成分,有时也是必需的)、再认提取、实际运用等环节。

学生时代,由于知识内容的学习相对集中、学习密度相对较大,难以安排很多的时间去“真刀实枪”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有时就采取模拟实际情景的办法——通过纸面上解题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学习新知识后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应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时包含使知识熟练的作用;二是检查所学知识掌握得是否到位。

在现代学校里,因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多采取这种模拟实践(纸上解题)的办法,所以慢慢地做题成为几乎一切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

再慢慢地,一些人似乎忘记了学习的本意(阅读、思考、实践、交流、反思),甘心把大段的宝贵学习时间用于做题,而不去深入钻研知识本身。

以高中为例,3年的课程2年“学”完,1年用于高考总复习,这在全国已经似乎成为一种“定式”。

也就是说,至少这1/3的时间完全用来重复、做题了;另外,在高一、高二的2年里,还要安排8次期中、期末考试及为之进行的阶段复习,也是在重复(也有加深认识的点滴作用吧?)所学内容和做题;还有,高一高二期间各科大都采取单元教学,学生每个单元都要参加单元检测,还是做题……

为在一次次考试中考得高分,从入学开始,学生就陷入了为熟练解答各种套路的题目而进行的应试训练中。

本可用于自己阅读、思考的时间几乎被占用殆尽。

慢慢地,孩子们丧失了自己读书的机会,也就难以形成独立阅读教科书、思考教科书的习惯。

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在读书、读原始教材的过程中养成,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通过读试卷里设置的“阅读理解”类题目被训练出来(训练出来的是否真实的阅读理解力呢?)。

这种注重短期效益、“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下,教科书则由教师代替学生去阅读。

老师读了,结合老师的理解,并按照当下各级考试的命题套路,把教科书内容归纳得一点一点(知识要点)、一条一条向学生灌输。学生记牢了这些去解题,只按照标准答案要求、揣测命题人思路去回答,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所谓学科学习了。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权利完全放弃,采取完全信任老师的策略,通过多加练习、重复做题获取考分。

老师对教科书的理解水平,便成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天花板”。

学生学到的,只是未经自己思维加工的条文,是生吞活剥的、机械记忆的,只是一些解题的套路。

他只会快速地、按照老师教给的套路解答一份又一份卷子,一旦遇到新情景、新困惑则一脸茫然、束手无策。

由于他只用“记忆”一种策略在进行所谓的“学习”,所以在考试中的表现则是“只会做以前做过的题目”。

课程被肢解,正规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学习发生了严重的异化。

所以说,要想获得真正意义的学习,只有一个办法——“抢”在老师前头独立阅读、深入思考教科书,把本应属于自己的学习权利“夺回来”,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从“根”上进行真正意义的学习。

同时,加强课外阅读学习,营造理解教科书的肥沃土壤。在此基础上,参照老师的课堂讲解及同学们的讨论,进一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构建起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

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教科书、老师、课堂讨论过程、网络信息等都是你学习的资源,而不是你的主宰。辅以适当的练习题训练,考试时你就能够生、熟“通吃”,得心应手,而不是“只会做做过的题目”了。

看到这里,也许就会有学生说,你说得轻巧,我有那么多时间吗?进度安排得紧紧的,每天都有老师发给我的一摞摞卷子等着我……。

我告诉你一个招数(家长们别不乐意哟!)——那些作业卷子如果你实在做不完,就隔一道、做一道好了,跟老师去协商一下,请老师批准即可。

既解决了你自己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又练习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积极、认真对待学习的学生,我想没有一个老师会狠心拒绝你的这一请求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