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改变的普洱茶,茶叶变天的底层逻辑变化耐人寻味,
有一年和朋友去见一个老茶人,普洱茶热刚刚将息下来,炒茶的跑光了,喝茶的倒是来了不少。
于新客而言,普洱茶和其他茶有很多不同,一个是故事多,每一片都是一长串的故事,而讲述者都可以做到滔滔不绝,这是其他茶类,尤其是绿茶类所没有的全新场景,这等于让茶客打开了一幅新画卷,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稀奇。
那天去厂里,一堆人都在,老前辈自己慢悠悠泡了一壶浓浓的熟茶,我们三人坐一边,喝他亲自泡的茶,算是礼遇,一拨人坐一旁,喝茶艺师泡的茶。前辈泡的新熟茶,一杯接一杯的喝,看茶汤也知道浓度,我喝了一小口,耐不住堆味,放在一边,朋友不一样,新手,好学,崇拜的盯着老前辈,生怕漏听半句话,不断学着一杯一杯的喝浓茶,茶汤呈酱油汤,茶色不通透,老茶人说这是好茶啊,大堆做,茶工好,茶就好,这样的茶治百病,我73年起就开始喝熟茶了,喝到现在,你看我什么病都没有。
他是前辈,我自是不好说话,其实现在产业内,讲到熟茶,大家都刻意强调做工,拼配,而严重忽略原料,这本身就是产业一个巨大的问题。
原料不好,但是成本廉价,销售量大,给入门客的感觉就是普洱茶难喝。
没有深入产业之前,我也特别迷信技术,认为技术能改变一切。
事实上,熟茶生茶都要非常讲究原料才对,以前的大厂包括现在的大厂,原料这一块恰恰不太讲究。
而我认为入口的东西,应该要讲究。
我们是中国人,吃什么喝什么,都讲究一个色香味,而恰恰是这个色香味,原始的质朴的,更长久。
就像我们吃山珍海味,一定是讲究吃野生的吃原生态的,原料讲究了,制作反而非常简单。大多数口感好的东西,制作都不是太讲究。
老茶人崇尚做大堆,其实做大堆不过是旧时代的认识。
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大家都认为做大堆,发酵茶数量多就是大师,这种认识错之有错,哪里有认识认为大学食堂的大师傅就是一等一的厨艺大师的?
普洱茶上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只不过流传广泛,传播者的身份地位不一般,大家就认为是理所当然。
之前发熟茶,都讲究“做大堆,发重茶”,做大堆温度才起得来,菌种接得好。这种认识具有普遍性,而这种认识往往非常有片面性。
这两年小堆做茶的非常多,市场一些小众玩家的熟茶水准远远超越了前时代的茶品,这几乎是一个共识,甚至很多二十年的老熟茶也难以与之比较。究其因,原料超越了之前很多很多倍,口感的饱满度黏滑度就完全不同。
这就可以看得出,所谓做熟茶必须大堆才能起堆温的说法完全就是一种误导。
做大堆,主要的考量是在成本,这像食堂做菜和小锅做菜的成本道理相同,其口感结果也成正比。做大堆,节约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损耗摊销低。做小堆,损耗居高不下,远远超过大堆,到达30%也是非常正常的数据。原料成本高,损耗大,价格还远远不如生茶。
出门后,朋友说茶叶不好喝,我不知道怎么答,回想了泡茶的过程,只能说他不会泡茶。
好茶要好水要好器,这才是品茶,而不是解渴。这就像鲈鱼蒸汽大火15分钟,口感老了。
云南人之前不讲究泡茶,是条件所限,就像圈外人不会用盖碗,道理差不多,是条件的限制,而现在有条件不讲条件,这就真的是不懂茶了。
香港人蔡澜先生说:“云南人不懂喝普洱,普洱以前都是给新疆、蒙古人喝的。”要是平常人说这话,大家都会争辩一番,蔡先生是名人,名人说大家就觉得有道理,平常所见,茶山上的茶农不会泡茶,茶厂也不讲究,加上云南人喝生茶,汤色不一样,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云南人不懂喝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