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打碎美国人意志之战

朝鲜战争有三场大战决定了战局最终走向。其中彻底击垮美军意志的就是铁原阻击战。
铁原阻击战之后,美军就放弃了战略进攻,因为他们知道这场对局中,绝无胜算。
没有胜算的关键在于意志力的比拼,美军已然全面落败……

---01---

李奇微
志愿军与美军交手最凶险的就是第五次战役。这是一场被李奇微设计并发起的,试图将50万的志愿军切断后路,差点被一举团灭的恶战。
之前我们说过,朝鲜战争分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从第1次战役到第5次战役的过程。是双方在本质上希望能彻底打败对手,激烈交锋的阶段,从50年10月一直打到51年的夏天。
这一阶段中,1、2、3次战役,志愿军通过猛打猛冲,把美军彻底打懵,连续后撤到38线之南。但是随着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控制联合国军。美军其实已经开始站稳脚跟,开始谋划着战略反攻。
李奇微是当时美军中非常有战略头脑和战术规划的名将。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屡立战功 。1943年 作为空降师师长指挥登陆西西里岛战役,一举击溃德国和意大利联军,取得欧洲战场南线首开胜利。1944年升任空降部队军长,指挥了大名鼎鼎的“市场花园战役”。在法国击败德军,稳定诺曼底登陆后盟军战局,站稳了欧洲战场阵脚。
所以,如果说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对面的这个美军上将也是战功赫赫,智勇双全的名将。
1951年1月,第四次战役爆发。彼时我军占领了李奇微大踏步让出的汉城,隔着汉江对峙。但是我方补给已经捉襟见肘。彭帅多次向中央请示,希望能放弃汉城。退回来38线之北。因为真正的高明对手,都是可以敏锐地嗅觉到危险的气息。
但是战争永远都是政治的延续。
3次战役后的胜利传回国内,举国上下,民心为之一振。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我们一个贫弱如此的民族和国家,可以一举打败世界诸多强国组成的现代化军队。这个积弱国家,被列强反复蹂躏的古老民族。第一次可以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虽然那时候我们是所谓的世界五大国,虽然那时候我们也战胜了日本,虽然那时候我们也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
但民众知道,我们接受日军投降的前线在湖南的湘西,在湖北的宜宾 ,而不是在日本的东京,不是在大军兵锋下低垂着的日本国民面前的胜利受降。
政治决定了,我们坚决不能放弃有巨大象征意义的汉城。必须要坚守。
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一场大战就非常艰难。
当时李奇微已经敏锐地发现志愿军巨大薄弱点,就是所有志愿军的进攻只能维持一个星期,所谓的“礼拜攻势”!而且他也窥探到其中奥秘—— 就是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只能将弹药,粮食化整为零,分配给单兵携带。而每个单兵能携带的给养最多就可以维持一个星期。
于是李奇微发明了:“磁性攻势” 对应化解志愿军的“礼拜攻势”。
磁性攻势原理非常简单,在我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保持与我军的接触和消耗。不留恋阵地的得失,一点点退守。一直退到第七天,再发动大规模的立体进攻。用美军随时可以保持的现代化力量摧毁志愿军的疲惫之师。同时配合自己本家擅长的空降战法,学习志愿军的穿插,包围,出其不意实施各类反包围和反穿插。
第四次战役,志愿军丢掉汉城,退守38线,回撤汉江之南的部队。其中志愿军第50军为了能给志愿军大部队留出撤退的时间。坚守汉江南岸阵地50多天;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是也从此这只长春起义的原国民党60军一战成名,成了新中国的功勋部队。

这只来自云南大山的起义部队的脱胎换骨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佳话,之前我写过另外一篇文章《从六十熊到五十雄》从六十熊到五十雄 (链接)就是详细讲述这只部队脱胎换骨的背后缘由。

第五次战役,是美军在第四次战役刚刚结束后,就主动发起的对志愿军的彻底翻盘的围剿战。李奇微和彭帅都同时发现了整个战局的关键榜眼——铁原
铁原是朝鲜铁路交通网的核心枢纽。在铁原我国支援志愿军的所有物资都汇集在这里,然后分发给前线部队。美军当然侦知这一关键点。所以,李奇微的目标就是,命令第八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快速穿插占领铁原。一旦铁原占领,在朝鲜38线固守的50万的志愿军就会马上陷入无粮无弹的窘境。这时只要在铁原后方不断的空袭,登陆,切断志愿军和祖国的联系。就是饿也要饿死几十万的大军。这就是第二次的仁川登陆。
第四次战役丢掉汉城,我军立足未稳就开始第五次战役。战争的生死存亡,我军能否守住38线,能否打赢这一场战争的关键就在铁原,就在能否狙击住对方。保证至少半个月以上的时间,让志愿军各部能撤退回来38线,守住既有战果。

---02---

铁在烧
为什么说铁原阻击战是双方意志力比拼到顶峰的一场战役。因为这一场战役从任何的角度去分析,都是一场志愿军必败,甚至团灭于美军的局。
第五次战役的发起我军是希望能够再次占领汉城。战役开局异常顺利,但是彭帅多年的指挥经验很快发现这次就是美军一个圈套。李奇微一方面用磁性战术在引诱志愿军深入,一方面已经准备好主力部队全力穿插进攻铁原,一举翻盘;
作为穿插主力的美第八集团军是李奇微刚刚整肃过的部队,新任指挥官:范弗里克;就是在这次战役中,他创造了一个军事迷都熟知的专业术语:范弗里克基数。

范弗里克基数”特指超过常规的弹药基数使用。在通常的弹药量规模,部队会用一个基数代表自己的弹药准备,而范弗里克基数就是不计成本,在通常的弹药准备上放大数倍的使用。目的就是用最强大的火力来创造一个良好的战斗局面。

当时范弗里克率领着美第八军动作迅猛,不恋战,直抵目标铁原。而志愿军这时候已经无一兵可用,前线的部队回撤已经是赶不上美军的速度,后方祖国的预备队也无法及时赶到铁原狙击。第五次战役本来就是一次再次突破汉江的反攻,志愿军的部队压在前线,大家都没有意识到李奇微已经盘算着学习志愿军的穿插战术,跳到我军的后方去;断掉我军的粮道和后路。

当时的彭帅无奈之下只有命令正从前线多日鏖战,本来打算回国修整,正好停留在铁原的63军正面迎敌。所以阻击的63军只有不到3万人的疲惫缺编的部队,而进攻的是美军满编齐员5万人的第八军;无论从兵力到火力到兵员的准备。这一场阻击战胜利的希望几乎是渺茫的。
彭帅也清楚当时的对阵的局势,于是下达给63军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防守铁原14天以上,全军大踏步后撤。即便这样,也发生了解放军军史上最失败的一篇,180师几乎一个整师被包围,被歼灭。
我们可以设想下,当时的局势的凶险。
美军李奇微已经非常清楚志愿军的短板,在七日攻势后,联合国军全线发动集体反击,穿插包围志愿军的一线部队,以消灭志愿军的有生力量为核心任务。
志愿军彭帅业已发现了美军的意图,急促改变战役发动的初衷,快速全军回撤;但是在最关键的大后方,预防敌人重点穿插的只有一只换防下来等待修整的疲惫之师;
假如按照战后的各种推演,无论从兵员、火力、准备等等都占据优势的美八集团军攻克了铁原,会是一种什么状态?
大概率就是第二次仁川登陆,志愿军的后路被切断,后勤给养被切断。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无粮、无人、无交通。前线部队被磁性战术黏住,后撤无路,快跑无法;后勤国内的预备大军快速补充不上,驰援有限;结果很可能就是50万的志愿军和10万的人民军会被第二次切割后援。可能最好的结果就是国内再发动百万的大军救援,无数的战士要牺牲在这冰冷的异国他乡。

当年我在读到这段史书的时候,内心推演,不由地内心替祖国焦躁起来。怎么办?连狙击的63军首长们都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即便是用必死的决心也不大可能守住阵地。毕竟火力、人数、对手、战局对比,都是相形见绌。

最后63军尤其是负责第一轮狙击的189师用全师损失70%以上的惨痛代价苦苦鏖战,守住了最猛烈的第一波6天的进攻,而他们能防守6天的法门就是“意志力”。
---03---
战斗意志
很多年轻人站在今天的角度说一些风凉话:当时去朝鲜参战,就是想一战成名,在新中国谋得高官厚禄;诚然作战惨烈,但是大家都知道死掉的永远是小部分;美军军队中标准作业流程规定:一只部队如果战损超过了10%就丧失了进攻能力;丧失20%就是失去了正常的战斗意志;丧失30%以上部队就会进入崩溃状态。这个是美军通过各国部队统计分析的数据结论。换而言之,即便作战惨烈,但是老兵们也清楚,自己大概率是可以生存下来。这是一切部队作战的基本常识和最低底线。
如果一只部队伤亡超过30%了,部队首长一般会将这只部队撤下来,换其他的部队顶上去,因为这样的部队已经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作战也不能违背人性。
而在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为什么是一场让美军彻底失去战斗意志的战役?
因为189师师长蔡长元接到命令后,这个红军出身赫赫战功的战将就已经做出来了违反人性的决定。他算来算去都没有办法在既有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配置上能抵住美军的进攻,于是他用了一个任何正常部队都不会用的战术战法。
用全师将士的性命去消耗,去拖延,不求最后的胜利,只求能最大限度的拖住敌人,延续时间,换取其他兄弟部队的集结和回撤。
189师将自己的部队分拆成200多个阵地,每个阵地都是围绕着美军的必经的公路设置。每隔几百米几个阵地,延绵几十公里的防守纵深。这样的狙击战,就是让美军遇到一个个的钉子,无论美军的火力有多么强大,他要确保一个没有侧翼顾虑的通道,就要一个个拔掉这些钉子。而每一个“拔”的动作,就要消耗美军的火力、部队和最关键的时间。
就这样,200多个阵地。在美军成就了一个“范弗里克基数”;在我军是一种何等的惨烈的交付。

我小时候读到这段史料的时候,我无数次设想当时的场景,当命令一层层下达到每一个单独的阵地小组的时候。接到命令的志愿军将士,无论是营长、排长、还是战士;他们都清楚,一个个小的单元,背后没有战友,前方是滚滚铁流的敌军,空中是不断的轰炸,命令之后的意图,傻子都清楚。就是要用血肉之躯去拖延,哪怕是拖延一分钟都是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是自己的生命,自己这样一个小小单元,是绝无生还的可能性的。作为最高首长的蔡长元师长铁原一战也在身体内留下了11块弹片,这个师的红军师长彼时也是做好了必死的决心上阵冲杀;

200多个阵地,意味着战损目标是100%;最重要的是,在189师防守的6天里。对手范弗里克接近崩溃,他要快速的完成穿插,完成李奇微的命令,一切的关键是时间,要确保在志愿军后备力量抵达铁原的时候拿下这个重镇。但是,他们这5万多部队就被这一个个小小的钉子耗死在这里;每个钉子,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拔掉。拔掉一个小小的据点不是难事,难的是前途还有那么多似乎无穷无尽的据点在等着他们……
范弗里克基数反馈着是美军最高指挥官无可奈何后的一种挥霍和恐惧;
200个防守据点反馈着是我军将士用生命去赢得最后胜利的一种自豪和无畏;
189师用血肉阵地换回来最关键的6天,在全师只剩下2000多作战人员的情况下,被赶到增援的188师替换;188师利用了关键的6天,除了将189的性命拖延战术延续外,更是利用6天构建了大量的地道、工事;把自己擅长的地道战和坑道站发挥到极致,继续延迟了美军的进攻天数;
最后187师加入狙击,随着能调集来的火炮和资源到位,最终187师主动发动进攻,一举歼灭了对面美军第八集团军的辎重阵地;全师最后狙击任务完成14天;李奇微在机会尽失,前进无望的情况下,放弃了铁原穿插。全军回撤到38线以南。从此中美为代表的两方就僵持在38线双方。
铁原狙击战为什么重要?可以设想,当美军背诵着自己的战斗条例,看到对手们愿意以100%的战损守着阵地,为了一场不能胜利的阵地战,目的也只是为了能拖住对手哪怕是1个小时;这样的部队和战斗意志;无名地让美军上下都有了一种恐惧感……
这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对弈;
       这是一种阳刚到炫目的光彩;
       这是一种用意志力带来的强大的恐惧感,如同身后羽化成型的一头头雄狮怒吼!
       这一切,最终换来了美军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妥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