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名镇吴桥的历史

【往期选读】

老区郭村的历史    名镇武坚的历史

名镇丁伙的历史    古镇邵伯的历史

古镇樊川的历史    古镇宜陵的历史

古镇小纪的历史    古镇丁沟的昨天

名镇浦头的历史    名镇真武的历史

吴桥镇位于江都区东南部。

由现有资料来看,关于吴桥的记载较早的见于明朝永乐年间,其时有陈氏、王氏、谢氏等族自苏州迁扬,卜居现吴桥的进化、谢桥一带,后逐渐发迹显达。1949年7月7日为吴桥区,宜陵区划出五和乡和白塔乡的四个村归吴桥区管辖,大桥区也划出谢桥建民、进化二个乡归吴桥区管辖,而吴桥区则划出靳桥、鲍徐、秦堡、二寿、西汪、孙堡、大王七个乡为泰州市管辖。1952年9月11日吴桥区五河、谢桥二乡归宜陵区管辖。1954年谢桥乡划为吴桥区管辖。1958年初撤区建吴桥乡,9月19日成立吴桥公社;谢桥乡并入宜陵公社。1959年8月中旬吴桥公社划分为吴桥、二姜两公社。1962年吴桥公社隶属大桥区;6月16日建谢桥公社。1983年,吴桥、谢桥改乡,同年吴桥建镇。2000年4月27日谢桥乡与吴桥镇合并为新吴桥镇,镇政府驻长庄村(原属谢桥乡)。

谢桥一度归属宜陵。直到现在,谢桥人到宜陵往往说成“上街”。

吴桥的命名,与一座桥相关。这桥,便是吴家桥。老的吴家桥,横跨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上。河的一端,是旧时吴桥的中心——老街;吴家桥由此成为城乡互通的重要通道。相传很久以前,吴桥这里为吴氏、李氏、陆氏等三大家族聚居,大都以种田为生。后来子孙昌盛,经商读书,出了不少人才,特别是李氏家业逐渐发达,成为这一带首富。因交通受困,需要建桥、造桥。不知何种原因,李姓未能出资;陆氏也无钱建桥。于是吴氏家族独资承担费用,桥建成后就取名为吴家桥。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之简称为吴桥,这就是吴桥命名的历史来源。现在,新桥已不叫吴家桥,而叫兴吴桥,依然是通向吴桥镇东的交通要道之一。至于吴桥镇,我们宜陵那里,现在老百姓还是叫它吴家桥。

谢桥地名也与桥有关。谢桥原名谢家湾,当年曾是邗东县谢桥区所在地。“谢桥”本是兴盛一时的里下河入江水道白塔河(后文还会说到)上的一座桥。这条河贯穿谢桥街上,南北向,虽然已不通航,但依稀可见其旧姿。谢桥原先的居民王谢两家是大族,各占半边天。据王氏家谱记载:王家本籍姑苏,明洪武年间奉命移民迁扬州,在城东40里郊外(今谢桥)卜宅而居,此是邗东所以有王氏之来由。至于谢氏,据其家谱记载:谢氏乃炎帝之后,周宣王封申伯于谢,子孙因地为氏,绵绵延延,相承勿替,传至明朝洪武六年,由苏迁扬,卜居谢家湾。王谢两家均欲留名后世而争造此桥,各不相让,为此还打了一场官司,最终决定由王谢两家向河中投元宝以决胜负,结果王家元宝投尽,谢家元宝未完,桥由谢家承建,故名谢桥。王氏未能获胜,心中不服,又在自家庄上西头造了一座小石桥(今人称王家桥头),此桥至今犹存。

(谢氏族谱)

吴桥地名的传说不止这些。又如吴桥镇西南的网子桥。这个地方以前居住了一批从苏州阊门迁移过来的张氏后人,为了生活方便,大家各自临河而居。前后庄之间有条东西流向的无名小河,河南岸有位张财主膝下无子,常求拜于神。相传一天夜里,观音菩萨托梦给他说:“为人多做善事,当为有子。你家屋后河沟无桥,水大时,行人不便,你何不带头修座桥呢?”张财主点头称是,即备工备料独资建桥,许多庄邻也来热情相助,历经重重困难,桥终于修成,第二年张财主果生一子,因家近河边,怕小儿不慎落水,遂取名“网子”。古往今来,修桥补路都是造福一方的善举,因此这位连具体姓名都不为人知晓的张财主,却因修桥而为人们所永远怀念,张财主所在村庄也渐被称为“网子桥”,究其本义,实为“望子桥”。

吴桥与吴氏有关,我们就说说吴氏和吴氏花园。

吴桥的吴氏家族中,有吴伯庭、吴跃庭兄弟俩,是清朝末年吴桥镇西桥村的首富,拥有上百间房产和上千亩良田。其庄园之大,蔚为壮观。他们在住宅西面(今吴桥中学河对岸西南位置)又建起了一座吴氏大花园。

这座大花园占地数亩,置圆门朝东,面对南北河沟,河面有木桥相通。河沟两岸,桃柳成行,绿树成荫。花园周围植蒺藜、刺槐,代以围墙。园内北部建有花房10间,培育着各色各式的花卉。花房前为荷花池、金鱼池。池子南边东西方向有花墙,中间有圆洞门,门额横书“吴氏花园”(现残存一居民家中)。洞门外,东首耸立着一株翠柏,状如展翅欲飞的凤凰,高达5米;西首屹立着一株球松,形如腾空的蛟龙,长约8米。“龙凤”南西,遍植奇花异草。园中诸如玉兰花、绣球花、梨树、栗树枝繁叶茂,牡丹、芍药、月季、茶花、兰花……竞相开放,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将吴氏花园装扮得四季如春。

吴跃庭无子,他去世后,家产田园为吴伯庭一人所有。后吴伯庭经营煤矿生意失利,家道日渐衰落,但吴氏花园依然存在。吴伯庭去世后,其夫人笃信佛教,将花房10间捐作佛堂,起名叫“明善堂”。凡念经信佛者均可进入,庄邻人等也可进入花园游玩。

明善堂不仅是信佛人的活动场所(在正厅),也是儒士、道家聚会的地方(在东三间)。花房最西两间是守园人五铁匠的住所。读书的名儒常在此边吃茶边讨论孔孟之道,信道者常在此做功入定或研究老子《道德经》,信佛者(多为中老年妇女)定期来敬香念佛。当时,正厅门边,曾有一副对联云:“儒释道三教一体相遇;天地人一气三象贯通。”吴氏花园和明善堂成为吴桥地区一个传统文化的交融地。

抗日期间,陈毅驻军吴桥时,曾在吴氏花园拍照留影。吴氏花园及明善堂毁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春,与此相关的活动也就不复存在,只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吴氏望族中吴品三,被誉为盛德之公。

吴品三(1833—1911),讳丽生,世居吴桥镇吴家桥,为吴氏望族。系直隶州同衔优行附贡生。幼从兴化名师戎晓春读书,聪明好学,显露才华,戎晓春赞其为高弟子。吴后至昭阳在徐聘卿夫子门下学习四年,咸以不凡。广陵小湖校士李学宪特别器重有才华之人,遂拔补其为县学生员,与弟桂馨同案,仍究心于诗古文辞。为开拓视野、激发志气,带一仆人寓居扬州,常与郡城诸名士交游,参与文燕诗社唱酬,无多时其学大进。23岁时与二三知己南游浙江,遍览西湖、葛岭、孤山、断桥等胜迹。遇前代名公钜卿、才人学士登临啸傲之地,悉心研究其幽奇之所在,探究其蕴趣。归来志亦坚、文亦雄,同道称得其山水之助。时家政纷繁,置产创业,事必亲躬,常忙得无暇吃饭,顾及不到其它,遂放弃科举考试。虽不入仕途,然有忧国忧民之情怀。光绪三年(1877),江邑胡式嘉主管县政,为赈荒救灾,与吴品三谋求良法,拟创建积谷贮粮之仓廒,委托他直接负责具体事务。吴品三日夜经营,不遗余力,为地方公益之事作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吴品三家居一有闲暇,手执一篇吟诵不辍,百氏之编无所不览,于天文、医学等亦有研究。著作有《研经书屋诗文钞》四卷、《医学摘要》二卷、《治家宝训》一卷。生平爱好书法,与同邑祁松青创立“习字公社”。他自出良田五亩作为教育活动经费,为地方培养人才,受到乡民热烈赞颂。

吴品三为人整冠端肃,清淡儒雅,治家有法,遵先哲之遗规接物,以诚待人。遇邻里、亲戚有矛盾纠纷,能出片言以折之。

提及人物,历史上的吴桥可谓才俊辈出。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太元八年(383年),谢安以八万兵力在淝水把苻坚军队打得丢盔弃甲。谢氏门庭一时显赫起来,政治地位也随之到了顶峰。但谢安十分清楚,功高震主,位显遭妒,便激流勇退,离别京师来到广陵。又在广陵城东北六十里一处名叫“步丘”的高低,修筑了新城,就是现在的邵伯镇。谢安从建康到广陵,又从广陵移至步丘,趁访务之闲,经常到四乡游玩。又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起若干别墅,今真武镇滨湖的邱墅,丁伙镇的樊墅、乔墅,仙女镇双沟的周墅、桑墅、大桥镇的杨墅,就是传说中的“谢安七墅”,也是谢安七个姨太太的香闺所在地。

然而,吴桥也有一处传说是谢安的别墅:芙蓉别墅。在今吴桥镇长庄(原属谢桥乡)。

(谢安)

而“路接东原,居依谢墅”的,则是宗家院,它是清初著名诗人宗元鼎的故居。

宗元鼎(1620—1698)字定九,一字鼎九,号梅岑,又号香斋、东原居士、梅西居士、小香居士、芙蓉斋、卖花老人等。七岁咏梅,为先达所赏。堂有古梅一株,人谓之“宗郎梅”。性狷而孝,釜甑屡空,未尝以贫告人,终日与自家童仆为伍,力耕而食。康熙十八年(1679),抵京贡太学部考第一,后未及仕而卒。

宗元鼎之居,初在芜城(扬州)西南隅,草屋三间,系其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春时所建,因“四维植新柳数十株”,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孝升为之题榜曰:“新柳堂”。后因战乱毁于兵,乃移居城内,“距萧梁文选楼仅相距数武(六尺为步,武为半步)”。由于他“平生性喜避嚣”,“习静而深居”,又“疏于应酬”,便于康熙元年(1662年)壬寅冬移家宗家院。时,宗家院为祖遗草屋三间,只能“聊以蔽风雨也。”宗元鼎“见其室稍静”,就“葺而新之”,改为读书之地,并请耕坞老人为其题“东原草堂”。堂中陈设异常简朴,仅“茶鼎、药铛各一,竹几之下有书,阶以下亦有花木数株,无余物也”。其所藏之书虽“值兵火无一全帙,然残编断简与古人交,朗诵其佳处,不必问其首尾从来,亦自快人意”,进入物我两忘之境也。

其间,常有老友来访,笑他:“夫一堂也,而三易其地,恐吾郡之平山……谷林诸堂,不若是也”。宗笑而答曰:“昔谢安布衣时,栖迁东山……今则会稽有之,临安有之,金陵有之……况兹地即谢安之旧墅也。新柳堂附之不朽矣!”这显然是他有效法五柳先生与谢安归隐的意味。

所谓“谢安之旧墅”,便是指前文所言的东晋太傅芙蓉别墅旧址。离东原草堂不远,有横塘一方与小园二亩。宗元鼎卜居于此后,便补植荷花数百本,名“芙蓉别业”。姑苏顾樵水曾来此作《芙蓉别业小影》,并题云:“江湖新涨碧溪平,绕屋芙蓉照水晴。路转桥通芳草径,绿杨影里读书声。”我们从中可以窥知“芙蓉别业”的大略景象。康熙十二年(1673年)浙江名师王著又来作《芙蓉别业图》,更是引动慕名前来者踵至,许多名流不远千里至其庐访其人,叹为“南阳居士”。

此外,东原草堂内还有几处胜迹:用以焚香静读的“小香居”,专为烹茶而设的“安茶亭”,最值得一提的则是“梅西堂”。宗元鼎一生嗜酷梅花,七岁即作咏梅诗,他在堂东侧植梅数十株,尽成花树,在堂前还植有古梅一株,他爱护最力,未有折一枝者,时人谓之“宗郎梅”,此屋亦名“梅西堂”。

东原草堂内,竹屋茅舍在横塘芙蓉、萧疏柳影、摇曳修竹、幽室梅枝的掩映下,更显出其独特的风姿:春日间以桃花,秋水映以芙蓉,冬夜梅花冷香,而宗元鼎则临水赏花,啸傲风月,把盏流连,品涉古今,自得其乐。难怪友人称他“东原居士”、“小香居士”,他也自号“梅西处士”、“梅岑”,他的诗词文集亦名《小香词》、《芙蓉集》、《新柳堂集》。

东原草堂内建筑颇为齐备,但却十分简陋。据顾图河《梅西草堂诗为宗文作》记述,所谓梅西堂,其实只不过是一座草屋而已,“束苇为欂栌,截竹以为椽,黄茅苫覆之,索绹相连牵”,其简陋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而其他建筑,亦都是些“茅斋”。这些,都与他隐居不仕,力耕而食,“廿年潦倒困厄”有关。然而,地以人名,物以人传,草堂之中,四处来访,不可胜数,远近题赠,不能悉记。

宗元鼎去世后,即葬于芙蓉别业,草堂便渐次颓败。清末,族人宗子和曾写过一篇《过宗家原访新柳堂吊定九先生记》,文中说:“原去予家数里,问堂至其地,求新柳故址,则颓垣败瓦,无有存昔。仅于荒田蔓草间得方塘一勺,其上则樵夫牧竖牲濯足之径也。”可见早已无迹可考了。

宗元鼎后人家中珍存有两匾,一块是“天府名元”匾,一块是“著书为务”匾。

“天府名元”匾制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此匾已破,惟有匾心存在。匾心长1.5米,宽1米,“天府名元”四个字从右到左书写,颜体风格,阳文木刻。匾右靠边框处有“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士祯为”九个阴文,靠左边有“康熙己未吏部取中第一名授儒林郎宗元鼎立”十九个隶书木刻阴文。此匾“天府名元”四字是身为顺治进士、已任翰林侍读的王士祯为宗元鼎所题。王士祯任扬州推官时,曾两次来东原访问宗元鼎,后累官刑部尚书。

“著书为务”匾没有记载制作年代,大概与“天府名元”匾相隔不几年,或前或后,距今也有300多年历史了。此四字当属宗元鼎中晚年时友人方亨咸御史所题赠。宗氏家谱有记载:“侍御(御史)龙眠(瞑)方公邵村讳亨咸江南桐城人,取晋皇甫士安先生传中语,以‘著书为务’四字题行草为匾赠之。”匾为木质,长1.4米,高0.45米,右边竖刻8×3厘米的橢圆形阴文篆字印章(印字模糊、待考),中间是25×20厘米的行草“著书为务”四个大字,左下方是竖写三行小篆字,两枚图章。第一行为“某岑(宗元鼎,字梅岑,“某”,古“梅”字)先生屬”,第二行为“邵邨方亯咸”,第三行为“书”,下面是4×4厘米的“方亯咸(楷字)印(篆字)”,最下是4.3×4.3厘米的3行12个篆字印:“祖孙御史父子翰林兄叔迭(“迭”通“逸”,此字模糊,待考)士”,其中“父子兄叔”为甲骨文体。

两匾历经沧桑,记载着宗元鼎的淡泊人生,也记载着他与儒士名人的交往岁月。

宗元鼎生多次应试科举,均不得第,后部考第一拔,铨注六品同知,以候选,年次未及,便绝意仕途,归里隐居,以著书立说为务。

宗元鼎“为海上名流,虽功名未达”,然“佳句绣娥眉”(孔尚任语)。他是一位大诗人。《四库全书总目》有云:“……尝从王士祯。渔洋诗话称其诗以风调胜,酷似《才调集》。又称其缘情绮靡,不减西昆、丁卯。盖其所取法皆如此。”对于他的诗作,真是佳评如林,备受青睐,几方驾乎中晚唐人之中。其老师王士祯《分甘馀话》云:“余门人广陵宗梅岑,名元鼎,居东原,其诗本《才调集》,风华婉媚,自成一家。”沈德潜《清诗别裁》云:“定九爱洁不减倪高士,为诗最重风调而性情因之以出,非漫然语也。集中七言绝句尤近中晚唐人。”但不仅工诗,擅词,辞赋散文亦皆清新雅丽,为人所爱。与兄元观、弟元豫、侄之瑾、之瑜时称“广陵五宗”。当时,“南北有生气者,无不为之诗文酬唱”,海内知名之士过维扬,无不扁舟造访宗所。

传说宗元鼎隐居东原后,造了一座“楼”。此楼是用一根大木头作独柱子,在柱上穿凿架梁,以木板布其上为楼板,故取名曰“独柱楼”。他把书籍典藏放在此楼上,自己平日著书立说、吃住也在上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不愿外出见青天。许多老朋友都劝宗元鼎买个官做,但他不愿意,非科考任命之官,做也没有颜面。“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就出自他手,是其真实心境的自白。

除此两匾,宗元鼎后人家中尚有一对圆型石鼓,鹿图案,鹿脸在“文革”中被损坏。其家还珍藏着七颗嵌于宝剑上的黄宝石,宝剑与竹鞘均毁于“文革”。

(宗元鼎)

说到造访宗元鼎,有宗元鼎的老师刑部尚书王士祯,还有一位大戏曲作家: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桃花扇》这部作品,是孔尚任在1686—1689年间到淮扬参与下河疏浚工程时,由于他结识了江淮一带名士与前朝遗老,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其在治水期间的所闻所历所思所感为素材而创作的。在这些名士中,他就与吴桥诗人宗元鼎结成了忘年之交(相差28岁)。

孔尚任亦有着相同的家庭背景与思想情结。南明王朝败亡后,孔父作为爱国士大夫坚决不与清廷合作。孔本人也未参加应试,是在康熙到曲阜祭孔时应诏御前讲经受到赏识而被破格议用的。所以,孔不仅钦佩宗工诗善画的才识,更敬重宗自甘淡泊,隐居不仕的气节。1687年正月,孔在泰州治水与宗相识后,两人便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两天后,孔又到东原登门拜访宗元鼎。他们把酒临风,谈诗论画,抚琴纵歌,抒发兴亡,很是投缘。临别时,宗又一改秉性,随船相送。正如后来孔在给宗的信中说的那样,“停帆广陵,犹晨夕促膝……先生恋我不肯归,我恋先生不肯发,红尘绿水,此际大费踌躇”,可见两人真是风流缱绻。

此后,孔尚任总欲抽暇访宗。一次,因阴雨连绵,欲访不得,只能翘首东原,流连怅望,作了诗托人寄宗。宗元鼎见诗后,随即“造访维扬,值公他出,因留和诗于壁”,两人交往中的这一趣闻,很快在广陵文士中传为佳话。

1698年,宗元鼎病逝,孔尚任得知后,专程从京城赶来东原凭吊,写了《诗人宗梅岭小传》的悼文,文词恳切,感情深沉。

(孔尚任)

说到宗元鼎,更不能不说他的家族。

宗家,本系北宋抗金名将、东京留守宗泽的后裔。其中一支迁兴化为土著,其家族在小海场经营盐场发达起来。到宗元鼎祖父宗名世的父辈又举家迁到长庄,并以其姓氏命名住地为“宗家院”。从这以后,属兴化派江都分支的宗家,逐渐成为官宦之门与诗文之家。

宗元鼎祖父宗名世(1544—1623),字良弼,又字傅岩,宗泽第十七世裔孙。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著有《发蒙史略》一集,《含香堂文集》10卷。初为绍兴教授,后升直隶河肥县知县、工部营缮司主事等职。在绍兴为官时,一次夜泊笔桥,睡梦中突见一自称为江淹的人,授其三支笔,曰:“使尔三世享文名”。后果如此梦,其祖孙三代均以文名。

宗名世长子宗万化,明万历三十七(1609)中举,为三甲一百九十六名。历任荆州县令、直隶河间景州知州、潮州知州。在任上,遭人害死狱中。其死后,其长子宗元豫行万里扶柩归。但因资力已竭,不能归乡,乃疏食、不除服10年,始得买地以葬。

宗元豫,字子发,晚号半石。生活在明末清初政权更迭的年代。亡国的伤痛与父辈们官场蒙冤的屈辱,使他无意于仕途,在原籍兴化城西“避地荒原,戢影土室”,日夜苦读,博览群书。不久,因为生活实在难以维持,只得仍回江都,以授徒为生。晚年多病,客死在镇江妻弟处。一生著作颇丰,传诵一时。著名学者王岩对他诗文的评价是“子发高节自好,有古人之风。”

宗观,字鹤问,是宗名世次子宗万年之子。顺治十一年(1654)贡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副榜。先在皖南贵池任教职,后迁江苏常熟任教谕。长于吟咏,为诗萧疏幽秀。和从兄宗元一样,他也深得扬州推官、江南诗坛盟主王士祯的推崇,常常一起参加在扬州的雅集活动。著有《咸园集》《咸园近稿》《韦村集》《山响集》。

宗观长于吟咏,为诗萧疏幽秀,在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之间,与刘梁菘、吴绮、宗元鼎并称“咸园四子”。他的诗和从兄宗元鼎的诗一样,也深得扬州推官、江南诗坛盟主王士祯的推崇,常常一起参加在扬州的雅集活动。

宗灏,字开先,宋名世四子宗万国之子。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亡时,宗灏潜回宗家院。后受清廷胁迫,不得不出任清兵入关后第一任常州府知府。南明弘光元年(1645)江阴归清,宗灏发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激起民愤。因此被贬,到满目荒凉的甘肃凉州任地方官19年,远离家乡,远离亲友。为官之余,还工山水,名列《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宗元鼎,则是宗名世三子宗万邦之子。

又有宗之瑾,字无度,号响山,又号珠船渔隐,宗灏之子。工诗,著有《耨砚堂年集》10卷,《怡云词》2卷。宗之瑜,字大掩,号懒臞,宗灏之子。不信佛而茹素,工诗画。

宗氏一门兄弟叔侄皆有文名,尤长于诗,时人将宗元鼎、宗观、宗元豫、宗之瑾、宗之瑜并称为“扬州五宗”。此可谓家族风骚,盛极一时,实乃美谈佳话。

文化方面,则有在当地能够流传几百年的社火。

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俗讲就是旧时村社迎神所扮演的杂戏。吴桥社火起源于清朝中后期,每年正月和各大节日,吴桥当地都要举办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影响力遍及江都及其周边地区。表演形式有荡湖船、走马灯、女子舞龙等,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荡湖船的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一对老夫妻作撑船划桨姿势进行串词,一女青年在花船内执船作水上荡漾状摆动,扶着船舷两侧的4个小姑娘和两个挑花担的女青年进行集体演唱,唱词大多围绕当时当地的习俗与风情。社火将说唱、对唱和舞蹈相糅合,乐器以二胡、竹笛、锣鼓为主,曲调有《四季歌》《拔根芦柴花》等,节奏欢快流畅,表达出农村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唱词大多应时应景,多为歌唱生活,歌唱丰产丰收,也有歌唱“二十四孝”中孝子的。角色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等。

如今,吴桥社火仍然保留传承,并日臻完善。2010年10月,吴桥社火《荡湖船》参加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花船巡游荣获二等奖;2012年3月,吴桥社火《跑马灯》参加扬州电视台城市频道《扬州好佬》节目竞技,被评为“扬州好佬”;2012年4月23—25日,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端午专题节目录制;2012年6月9日参加扬州市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非遗”经典项目展演;2012年6月23日,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吴桥社火《戏龙船》,在江都区引起不小的轰动。2014年,吴桥社火名列扬州市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吴桥社火)

吴桥是一方人文荟萃的土地,又是苏中有名的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叶飞、姬鹏飞、惠浴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运筹帷幄,以此为桥头阵地,开辟了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并在这里先后成立了中共苏中特委、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抗日军政学校、江都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总团、苏中、苏北宪政促进会。故有“抗日桥头堡”、“苏中小延安”之称。

1939年1月,根据陈毅指示,新四军一支队所属挺进纵队三支队270多人在司令员韦永义、政治处主任惠浴宇率领下渡江来到吴家桥(今吴桥镇)、网子桥(今吴桥镇进化村)、三墩桥、焦家荡(今吴桥镇陆袁村)、花家荡(党史上称“三桥两荡”)等地驻防,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陈毅在吴桥)

为培养抗日骨干人才,同年2月,驻扎在网子桥的新四军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苏北抗日军政学校(长江抗日军政学校),管文蔚任校长。当时有学员近百人,许多学员在结业后,即被派往高邮、洪泽、泰州、如皋等地发展建立组织,开辟工作,为革命之火在苏中地区燎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网子桥成立了苏中第一个党的县级组织——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

5月,陈毅元帅从江南渡江北上,在三江营上岸后,先后来到新四军驻地网子桥、焦家荡、吴家桥等地,召开抗日军民大会,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陈毅在吴桥镇范围内至少有五处住处,分别是网子桥老中医张介仙家、张寿鹏家、张仲衡家,焦家荡(今陆袁村)开明人士朱干臣家、吴家桥李二房。一方面讲是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当时敌我情况复杂,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而居住时间较长的,当数网子桥老中医张介仙家,因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就设在居住地东面不远的张希臣家。新四军及苏中地方党组织早期开展抗日斗争的许多决策和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7月,中共苏北临时特委在吴家桥成立,惠浴宇为书记。9月,为加强江都县党的工作,根据上级指示,撤销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江都县委员会,并且在江都县委领导下,组建了一支人民武装“江北游击队”。10月,在吴桥正式成立中共苏北特别委员会,领导江都、泰县、姜堰、泰兴等县工作,由中共中央东南局直接领导,韦一平任书记,惠浴宇任副书记。

1940年2月,江都县社会各阶层人士在网子桥集会,共商抗日大计,成立了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惠浴宇任主任,刘伯言、王松槐等任副主任。这是苏中第一个民主政权性质的抗日政府。同时还成立了当时江都县第一支县级地方抗日武装——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总团。抗日自卫总团多次配合新四军挺进纵队粉碎日伪对吴家桥的扫荡。

新四军在吴桥留下的红色遗存较多,仅陈毅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就有3处。因房屋拆迁、修建等多种原因,目前保存完好的仅剩进化村一处。

吴桥镇进化村网桥组55号是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类似四合院的老房子。经考证,院内一间极其狭小的西厢房原是陈毅同志专门召开新四军干部会议的地方,是陈毅及新四军领导苏北抗日的指挥中心,也是中共苏北特委、中共江都县委、抗日军政学校成立旧址。

(陈毅指挥部旧址)

(陈毅曾经住过的地方)

(陈毅坐过的椅子)

2016年12月6日,吴桥镇新文化广场建成并正式投用。广场显著位置陈列着陈毅铜像,再现了陈毅元帅在40岁左右的时候在吴桥一带抗战时的飒爽雄姿。铜像含底座高3.8米,是新四军后人请人制作的。广场沿路边系仿古城墙设计,墙体上5块汉白玉镌刻着一组新四军挺进纵队指战员在吴家桥整编、训练和战斗的动态形象,参观者可通过浮雕墙直观地了解挺纵在吴桥镇发展壮大的史实。

(陈毅广场陈毅铜像)

(陈毅广场浮雕)

吴桥,虽没有低于海平面的地方;但历史上的吴桥,依然有水灾。吴桥曾有“镇水之神”。

2006年4月,在吴桥镇进化村,吴桥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发现了三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年代的古神像石雕。

进化村有一条南北老街,在老街最南端的一户张姓村民家,其家门前的屋檐下,曾有一座立于明朝的“石头婆婆”头像石雕。虽然年代已久,但“石头婆婆”的面目神态仍栩栩如生。老街的北端一处很不起眼的墙脚边有“石头公公”头像石雕。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头像石雕已是面目全非。据祖辈们讲,“石头婆婆”和“石头公公”都是老祖宗用来辟邪的,传说当地每次遭遇洪涝灾害,大水南到“石头婆婆”,北至“石头公公”就不上涨了,并且自然消退。当地群众视其为“镇水之神”,逢年过节必焚香敬拜。令人遗憾的是,“石头婆婆”头像石雕和汉白玉神像石碑已被不法之徒于深夜偷走。村民们闻讯后,惋惜之余,将“石头公公”挖起加以保护。

据传,在原“石头婆婆”头像石雕南约5米处 ,还有一块长约0.5米的汉白玉石碑,石碑上面刻着传说中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全身塑像。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汉白玉神像石碑立于同治三年(即1864年),距今已有约150年的历史。“石头婆婆”和“石头公公”的具体年代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见证吴桥历史的,还有寺庙。

万寿寺,在吴桥镇万寿村。

万寿寺,始于东汉,是佛教进入江都的最早记载。唐宋时期,万寿寺有所发展,虽规模不大,却名播一方。据《江苏省志·地名志》记载,万寿寺境,曾以寺名设镇,名万寿镇。相传,明代大臣、文学家刘伯温曾经游历于此,见境内有龙相,似为风水宝地,故差人将已荒芜的万寿寺复建,重现昔日古寺面貌。后万寿寺终因无人施理,毁于明末。清初,万寿镇更名为小姜乡。清康熙十五年(1676),乡贤汤德、孙成施捐田百亩,率众与寺僧重建万寿寺。延僧操鼓住持,善布施,乐助人,于寺前构亭(因寺前有河与古运盐河相通,来往之人频繁),置冬汤夏茶,以济行人。扬州太守金真感其行,亲题“甘露亭”三字匾额,并勒石于亭上,后人遂称此亭为“甘露亭”。万寿寺尤以寺僧工诗,著有《没弦琴集》传于世。此时万寿寺有房屋99间半,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财神殿、火神殿、念佛堂、鼓楼、钟亭、寮房以及僧舍等,佛像法器一应俱全,另设夫子庙(内供孔子、关公、岳飞等诸子)。大雄宝殿前,有雌雄古银杏各一,粗壮高大,可为数人围合。天王殿后,左右各有一口古井,可称雌雄龙井,亦称龙眼。清朝中期至民国间万寿寺一度辟为万寿园,占地24亩(《扬州园林品赏录》有记载)。清代诗人蒋超佰,江都人,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归乡后以吟诵自娱,居恒手不释卷,一度曾游玩于万寿寺,对园内假山龙虬之状赞不绝口,为此作《万寿寺假山》一诗:“昨我行韩庄,乱石若龃齿。峋岩势相啮,马汗不能止。兹邱谁所营,半折殊可喜。斑斑苍鲜辍,落落孤松倚。回环皆有态,下瞰似无底。蚁穿九曲珠,他物莫能拟。及知真山假,不若假山美。人巧夺天工,由事非一轨。”万寿寺寺园合一,拥寺产100余亩,是邗东及三泰地区著名的古刹,为释之主,兼儒道净土朝圣之胜地。清后期,小姜乡复名万寿乡。民国间,万寿寺与园,曾由贤人出资修整,香客仍较旺盛。抗日前,扬州天宁寺主持让之与万寿乡韩庄(万寿寺所在地)李宪宗相处甚好,常临万寿寺,吸引众多香客前来顶礼膜拜,一时香火缭绕,好不热闹。抗战爆发后,万寿寺横遭劫难,被日寇纵火烧毁。上世纪80年代初,万寿寺住持继梵在贤人协助下重修,但仅是以破旧故屋为寺,直至其1984年2月圆寂。嗣后,万寿寺再度荒芜。在日寇焚寺60周年祭日,当地百姓、信徒及诸方人士提出倡议,后经有关部门批准,再度重建万寿寺,并于2005年农历六月十九对外开展佛事活动。现已建成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及念佛堂等。寺内两株银杏树为解放前所植,树龄不足百年。山门为古典式三跨牌楼,正门上方嵌“万寿寺”匾额,山门前有楹联两副:“佛法示众生端正思想;宗教为人类倡导和平。”“万法俱空众色有形咸自在;寿佛无量大能空我即如来。”

吴桥万寿村村民在疏通下水道时,于地下约2米处,挖出一块古石碑。石碑高1.65米、宽0.85米、厚0.22米,虽然石碑历经浸蚀,但上面“江南扬州府江都县正堂”、“康熙二十二年二月”等字迹仍清晰可辨,这块石碑有320多年的历史,是古万寿寺内的遗存,也是当年万寿寺兴盛的见证。

万寿寺久以“三奇”誉满四方。第一奇是万寿寺牡丹。清乾隆的一首《万寿寺牡丹盛开》,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诗曰:“流年难觅九华丹,又是一番春满栏。往事忆来如昨梦,今朝翻得未开看。况添花雨霏香界,更有文草生涅槃。山下黑云凝未散,如闻羯鼓到诗坛。”第二奇是水井,“无源不竭”,“虽旱不涸”。此井现已被埋于地下,寺内僧人说,不久将拆除天王殿北侧小房子,淘洗古井,恢复旧观。第三奇是放生池上建有池桥,称无河拱桥。拱桥下两边池水中的鱼儿各居其位,都不游到桥对面去。

千佛古寺,在吴桥镇长庄村。创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原来占地面积有17亩,共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物99间半,是当地的佛教名刹。至今200多年悠久历史。曾共住百余僧人,香火甚旺,时为直隶著名之佛教圣地。抗战时期,僧人离散,寺院遭日军炸毁,佛像荡然无存,逐渐成为荒芜之地。今天的千佛寺是由各界护法居士们发起修复重建,于2006年发起策划筹备,并诚邀专家筹建规划,邀请仁俊法师、旭诚法师来寺主持修复重建。

吴桥大王庄东头有座大桥,大桥西北角一二百米处,是原东岳关帝庙遗址。关帝庙的规模较大,前后三进,东西两边都是厢房,整个庙宇成“目”字型。庙前正中空地上,竖着两根有斗子的高旗杆,两杆间隔四五米。第一进大门门额上,嵌着“东岳关帝庙”5个大字的石匾,一对刻有图案的圆石鼓分立门两边。殿堂佛龛中供着一米多高的笑佛坐像,其背后佛龛中,供着一米多高的弥陀佛坐像。大殿里香案横呈,香烟袅袅,香气扑鼻,香客如云。殿墙上有许多壁画。当地流传着一句口语:“进庙要拜佛,男女随便入。进香两三股,香钱随你出。”第二进正中坐着观音大士像,1.5米高,东边佛龛里供着送子娘娘,西边佛龛里供着痧痧菩萨,这个大殿主要作经堂。第三进正中坐的是关帝,周仓、关平分列两边,还有十多个神将排列两侧。红脸关公,一手捋须,一手执书。黑脸周仓,白脸关平,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周仓,满脸胡须,黑如锅底,两眼圆睁,狰狞吓人,手持大刀,威风凛凛。当地也留传着一句口语:“周仓无志,扛刀一世。模样吓人,也享供祭。”五月十六关帝生日出关帝会,六月十九观音生日“打佛七”七天。关帝庙香火旺盛,和尚做佛事达10里方圆。每年五月端午前,庙里和尚挨家挨户送符收粮。也有一句口语:“关帝庙里和尚送符,不要也得要。”庙里有个当家和尚叫维成,高个子,细麻子,大胡子,念经拜佛,鹤立鸡群,吹、拉、弹、唱、敲,文武都精。念起经来,字正腔圆,音脆韵响,一二里外都能听到。关帝庙建于何时已无从稽考,老人们说它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是万寿寺分庙。民国二十年间(1931)曾经重修过,远不及昔日规模。抗战期间,此庙的第三进和西包厢房被伪军拆毁,将木料运到吴桥砌炮台,余下二进和东包厢。土改时庙的东包厢分给二贫农居住,前殿与中厅后来毁于1958年的拆房风暴,木料建了果园场。

都盐运河北岸,吴桥镇与宜陵镇交界处有一条河,河水向南直达大桥镇入江。这河,便是兴盛一时的里下河入江水道白塔河。古时的白塔河,只是一条无名小沟,由运盐河(今通扬运河)向南流到谢桥为止,因是一条短短的呆沟,故又称“死沟头”。明宣德六年(1431),有个平江伯名叫陈宣的人,主持将白塔河向南开凿,经白沙(今大桥镇)通到长江。白塔河成了水上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吴桥人经水上到达扬州的交通要道。白塔河取名,是因为白塔河口曾经有过一座闻名遐迩的名刹——白塔寺。

白塔寺建于陈太建三年(571)以前,至宋熙宁五年(1072)还名于世,皇上曾赐白塔寺紫守询。在隋唐时,白塔寺是从东通往扬州的必经之地,也是扬州城东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唐代诗人顾况曾有《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的诗:“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松枝当尘尾,柳絮替蚕绵。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佛门子弟在白塔寺的超凡脱俗的生活,也可以窥见文人雅士、佛门居士到白塔寺弘法求佛的热情与盛况。寺内僧人也都是当时的名僧、高僧,佛法造诣很深。他们或是随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或是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贡献。在唐日佛教交流史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白塔寺有过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白塔寺却突然消失了。1985年,在宜陵镇东南不远处谢桥一户农家的瓦砾堆里,发现了一座白矾石镌刻的五层白塔。该石塔长66厘米,厚11厘米,五层正面有阳刻浮雕,层层皆有塔门,门两旁为栅栏和宝相花纹,塔顶呈宝葫芦状,塔底有公榫,似应配有底座,可惜已散失。1986年,在江苏省文物普查成果展上,该塔经专家鉴定出自唐代,为白塔寺旧物。这座现藏在江都博物馆的石塔,与至今仍静静流淌着的白塔河,让人们记住了白塔寺的名字。

现在吴桥大会堂的位置,曾是都天庙旧址,也是过去吴桥的“经济中心”。

都天庙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而吴桥的都天庙,经能工巧匠的设计,庙里菩萨像不仅高大威武,而且里面装有机关,外着大红官服,当敬香磕头者跪上拜垫时,菩萨的眼睛能转动,坐着的身躯能站起来,这在当时堪称一绝。各地都天庙会日期并不统一,吴桥的庙会定在农历九月廿八,后来演变成集场,在苏北来说是规模较大的物资交流大会。据悉,在解放前,会期先后有六天,东西南北沿村摆摊设铺五六里。届时,商贾云集,赶集者人头攒动,上市的商品可以说应有尽有:宜兴一带的窑货船,一月之前就到达了;扬泰两市的百货摆得琳琅满目;苏杭的丝绸飘挂,五彩缤纷;甚至黑龙江的皮货商也赶来应市。玩把戏的、唱戏的、打莲湘的……锣鼓喧天,音乐动地,热闹非凡。1943年秋,新四军攻打伪军时,都天庙被伪军焚毁。1970年,吴桥人民公社在都天庙原址建起了大会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的吴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个经济繁荣、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吴桥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声明】

(0)

相关推荐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47,新塘村

    新塘位于古冈身带东侧,成陆于6000~4000年之间.<新塘村志>记载: 据传,唐代中叶以后,为防御海水冲袭,在镇南修筑了工程浩大的捍海塘,此地就名为新塘了. 这个传说不靠谱,新塘与杭州湾 ...

  • 每天一县: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每天一县: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太史慈子义 江都区(321012),以"县临大江,为一都之会"故名.西汉景帝时置江都县.1994年设立县级江都市,2011年改区. 辖13个镇:仙女镇 ...

  • 惠东梁化镇的张发奎题刻

    张发奎像(图片来源于网上) 日前到始兴县隘子镇风度村参观了民国著名将领张发奎的故居,对这位北伐和抗日名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又想起七年多前,与东北老哥一起去惠东梁化乡村骑行,在梁化圩镇旁边偶然看到一座张 ...

  • 走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一一桂林大圩古镇

    这次广西行摄第一站,既是桂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圩镇.人说七月的广西天气如小孩子的睑,说笑就笑,说哭就哭,变化莫测,我们行摄组便遇到了这样一幕.这天,当我们踏上大圩古镇,便被眼前古色古香的风貌氛围深 ...

  • 你走完了苏州的18个历史文化名镇了吗?(中)

    七    震泽古镇 毛泽东的老师,柳亚子曾经这样评价震泽"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吴震泽".它也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素有"蚕丝之乡".名胜古迹甚多,古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1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

    黄桥镇共辖55个行政村,10个社区,196055人,辖区面积175.9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0万人. 黄桥镇,是泰兴市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副中心",泰州 ...

  • 昆山市一历史文化名镇千灯镇

    余氏典当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昆山市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千灯镇.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当里".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大而且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中国第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系列报道(0066--广西贺州昭平县黄姚镇)

            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与昭平县城及贺州市均相距40公里左右(直距),距桂林200公里.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河南南阳社旗赊店古镇

    南阳社旗赊店古镇即赊店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购票处"设在瓷器街北头西侧.历史上赊旗镇地域周属申伯国,春秋时属楚,战国属韩,汉代必宛县,隋属南阳县,明.清为南阳府辖,民 ...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海枫泾古镇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上海新八景之一.古镇位于上海西南方,地跨吴越两界.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是一个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 津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的批复

    津南区人民政府.市规划资源局:     <津南区人民政府市规划资源局关于批准〈天津市葛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的请示>(津南政报[2021]20号)收悉.经研究, ...

  • 历史文化名镇南浔

    历史文化名镇南浔 2020.3.5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古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壁的江南古镇,素有"文化之帮"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