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昭勋阁二十四位功臣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指的是在南宋的时候,宋理宗宝庆二年,他把一份功臣名单交给画师,名单上总共有二十四个人,皇帝命令画师把这二十四名功臣的图像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图像放在昭勋阁里,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在宋理宗钦定的这二十四功臣中,北宋的功臣占了16位,南宋8位,上榜者多为相国级的著名文臣,比如北宋的丞相赵普、大文豪司马光等,但是,人们熟悉的包拯包青天却没上榜。 另外,因武功上榜的只有五位人,他们分别是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及韩世忠——宋朝的重文轻武之策,在此可见一斑。 另外,同样是抗金名将,韩世忠榜上有名,而精忠报国的岳飞竟然名落孙山。

宋理宗宝庆二年,图功臣神像于昭勋阁,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凡二十四人。 在这二十四功臣中,只有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韩世忠是职业军人。赵普、薛居正、李沆、王曾、王旦、吕夷简、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是曾担任过首相的重臣,石熙载仅仅担任过枢密使。

大家都知道,在宋理宗宝庆二年,有二十四味功臣的画像在昭勋阁,但是昭勋阁中却没有他们。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没有进入昭勋阁的几位功臣:

1.范仲淹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的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也曾因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受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2.包拯

包拯的一生为政廉洁,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包拯在经“庆历新政”之后,也提过一些改革建议。如主张严格选拔官员,裁汰冗杂,对年满70岁者应强令致仕,以解决冗官问题。他还主张停止招募士兵,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同时应选练精兵强将,训练义勇,以充实边备,防御契丹。

3. 岳飞

岳飞大家应该都都耳熟能详了吧,作为抗金英雄的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曾经英勇抗金,收复建康。但是受到秦桧等人的陷害,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昭勋阁二十四位功臣

一.赵普 (北宋韩忠献王)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州(今天津蓟州)人,后徙居洛阳。 [1] 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一》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后妃上》

《宋史·卷二百四十四》

《宋史·卷二百四十九》

《宋史·卷二百五十》

《宋史·卷二百五十六》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

《宋史·卷二百六十五》

二.曹彬 (北宋周武惠王)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964年)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辽,曹彬为东路军主将。他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于岐沟关之战大败,致使宋军全线溃退,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复任枢密使。

咸平二年(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

史料记载:

《曹武惠王彬行状》

《东都事略·卷二十七·列传十》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史传三编·卷四十八·名臣续传五》

三.薛居正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开封)人。 [1]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

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历官谏议大夫、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曾主持编撰《旧五代史》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薛居正因服丹砂而中毒死,年七十。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

四.石熙载

石熙载(928年―984年),字凝绩,河南洛阳人 [1] ,北宋官员。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北宋初期,任掌书记,后历任开封府推官、右拾遗、左补阙、兵部员外郎、枢密副、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使、尚书右仆射等职。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石熙载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侍中,谥号元懿。咸平二年(999年),配享太宗庙廷。

史书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

五.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 [1] ,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一开始潘美围攻贺州。潘美设伏于南乡岸,大破南汉军,擒斩伍彦柔。接著连克昭、桂、连三州,进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汉后主出降,南汉灭亡。不久,命潘美与尹崇珂同知广州兼市舶使。开宝五年(972年),兼岭南道转运使。开宝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太平兴国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伐北汉,又被任为知幽州行府事,随太宗北伐辽,兵败而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雁门关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受诏撤军,并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随军内迁。在护送边民内迁途中,潘美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陷敌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

淳化二年( 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死,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潘美在宋真宗时代又追封为郑王

史书记载: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关于潘美故里《封丘县志》载:清顺治本《封丘县志》上写着的:“县东二十里潘店,世传宋枢密使潘仁美之里。” 但是康熙本《封丘县志》上又说:“考之,宋只有潘美,无潘仁美也。美字仲询,大名府人,谥武惠,宋之有传,与封丘全无干涉……”

六.李沆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 。北宋时期名相、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年五十八。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 。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史料记载:

《小畜集·卷二十八·故侍御史累赠太子少师李公墓志铭》

《武夷新集·卷十·李沆墓志铭》

《隆平集·卷四》

《东都事略·卷四十》

《五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二》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

七.王旦 (北宋初年名臣)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市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修《两朝国史》。他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颇受后世诟病。晚年屡请逊位,最终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

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年六十一。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后世称为“王文正公”。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 。宋理宗时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及《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史料记载:

《文忠集·卷二十二·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

《东都事略·卷四十》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

八.李继隆 (北宋初年将领、外戚)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 ),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初年将领、外戚,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

李继隆在宋太祖时以恩荫补任供奉官,参与攻灭南唐、北汉,并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颇有斩获,以功授镇州都监。其后随大将崔翰、潘美于满城、雁门两次击败辽军。雍熙二年(985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扰边,李继隆率兵将其击败。次年,再随大将曹彬北征幽州,并全师而还。旋即改授沧州都部署,在宋军于君子馆战败后退保乐寿,受宋太宗责罚。端拱元年(988年)至端拱二年(989年)间,接连在唐河之战、徐河之战中大败辽军,使宋辽战争形势为之一振。淳化五年(994年),以河西行营都部署西破李继迁,擒赵保忠(李继捧)。次年,任灵、环十州都部署,西征无功。宋真宗即位后,被解除兵权,加使相衔出守镇安军。澶渊之战时,受任驾前东西排阵使,与大将石保吉统军抵御辽军。

景德二年(1005年),李继隆去世,年五十六。获赠中书令,谥号“忠武”。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 。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继隆为人谦谨,通晓音律,喜读《春秋左氏传》,且礼待儒士。又擅长骑射,智谋过人,征战南北数十年,为一时名将。

史料记载:

杨亿《武夷新集·李继隆墓志》

钱若水《太宗实录》

沈括《梦溪笔谈》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脱脱《宋史·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

吴广成《西夏书事》

嵇璜《钦定续通志·卷三百》

九.王曾 (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

宝元元年(1038年),王曾在郓州去世,年六十一。获赠侍中,谥号“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史料记载:

《王文正公曾墓志铭》

《王文正公曾行状》

《隆平集·卷五》

《东都事略·卷五十一》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十.吕夷简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路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京东路莱州(今属山东)。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太子太师、北宋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

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登进士第,初补绛州军事推官。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职参知政事。天圣六年(1028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1033年)罢相,不久复职。景祐二年(1035年),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因与王曾争事,二人同时罢相。康定元年(1040年)再次拜相。庆历元年(1041年),徙封许国公,兼枢密使。其后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吕夷简辅佐年少的宋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社会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原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其诗十一首。

史料记载:

《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吕公神道碑铭》

《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

十一.曹玮 (北宋名将)

曹玮(973年7月22日 [1] -1030年2月21日 [2] ),字宝臣 [3] 。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名将,枢密使曹彬第四子。

曹玮出身将门,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便随父亲在外任职。宋真宗即位后,改知渭州,驭军严明,赏罚立决。知镇戎军时,招降外族、袭破李继迁,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李继迁死后,曹玮上疏请趁机攻灭李氏政权,但未获准许。他亲自率军带回归降的河西大族,使李德明不敢妄动。此后与秦翰破章埋族于武延川,分兵灭拨臧于平凉,屡立战功。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吐蕃李立遵部入侵,曹玮于三都谷大破其军,斩获颇多。此后累迁至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因宰相丁谓诬陷,连贬知莱州。晚年历知青州及天雄、永兴、河阳军,官终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天圣八年(1030年),曹玮去世,年五十八。获赠侍中,谥号“武穆”,后世遂称其为“曹武穆”。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昭勋崇德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曹玮为将四十年,未曾失利。他治军严整,史称其“平居甚闲暇,及师出,多奇计,出入神速不可测”。自三都谷之战后“威震四海 ”,唃厮啰每闻其名,即以手加额。

文献记载: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五~卷一百九

王称《东都事略·卷二十七》

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二十六·渭州蕃族唃厮啰叛服》

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卷第三十八

十二.韩琦 (北宋宰相、词人)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 ),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 。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

韩琦“生平不以文章名世”,但“词气典重,敷陈剀切,有垂绅正笏之风” ;为诗不事雕琢,自然高雅 ;工书法,尤善正书 。家中聚书上万卷,在安阳筑有“万籍堂”。 今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史料记载:

《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史传三编·卷三十·名臣传二十二》

十三.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刑部郎中曾会次子。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宋英宗即位后,加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宋神宗即位后,再加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之后因年迈罢相,带司空兼侍中出镇河阳三城,又判永兴军,最终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1078年),曾公亮去世,年八十。获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史料记载:

《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十二·曾太师公亮行状》

《东都事略·卷六十九·列传五十二》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八闽通志·卷六十六》

《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七·列传一百三十七》

《晋江县志·卷三十七》

十四.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 [1] -1083年8月8日),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举茂才异等,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庆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辽国时,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宋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曾劝宋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熙宁二年(1069年),再度为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亳州,拒不执行青苗法。后以司空、韩国公致仕,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

元丰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年八十。累赠太师,谥号“文忠”。元祐元年(1086年),配享神宗庙庭,宋哲宗亲篆其碑首为“显忠尚德”。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2] 。今存《富郑公集》一卷。

史料记载:

《苏东坡全集·卷八十七·富郑公神道碑》

《范忠宣集·卷十七·富公行状》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十五.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列传第九十五》

十六.韩忠彦

韩忠彦(1038年—1109年9月16日 ),字师朴,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宰相,魏郡王韩琦长子。

历官开封府判官、知瀛州、给事中、礼部尚书等职。宋哲宗赵煦在位时因政治立场不明,外放为定州知州,端王赵佶即位后回朝任门下侍郎,不久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政期间与右相曾布不协,再次外放为大名府知府,旋即累贬为磁州团练副使。大观三年(1109年)二月,以宣奉大夫致仕。

大观三年(1109年)八月,韩忠彦去世,年七十二,后谥“文定”。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史料记载:

《韩仪公丞相忠彦行状》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宋朝宰相

北宋宋太祖▪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宋太宗▪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宋真宗▪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宋仁宗▪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韩琦▪ 曾公亮▪ 富弼

宋英宗▪ 韩琦▪ 曾公亮

宋神宗▪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宋哲宗▪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惇▪ 苏辙

宋徽宗▪ 章惇▪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宋钦宗▪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许将▪ 欧阳珣

南宋宋高宗▪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宋孝宗▪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宋光宗▪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黄祖舜

宋宁宗▪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宋理宗▪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宋度宗▪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宋恭帝▪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宋端宗▪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黄镛

宋末王▪ 文天祥▪ 陆秀夫

十七.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 ),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南宋初年宰相。

吕颐浩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退居台州。绍兴九年(1139年),吕颐浩去世,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

吕颐浩自幼生长于西北两边,娴熟军旅;应诏上奏战守之策,筹划颇为完备。在宣和伐辽时,他奏陈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此言“切直”。苗刘之乱时,又与张浚等人创议勤王,最终平息内难。但他在相位时,专横刚愎,力排李纲、李光等;为满足军需,又创立月椿钱,使东南百姓负担沉重。

史料记载:

《景定建康志·卷四十八·忠勋传》

《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十八.赵鼎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早孤,由母亲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洛阳令。宋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四年(1130年),任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出知建康、洪州。绍兴年间,两度拜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为秦桧所构陷,被迫辞去相位,先后出知绍兴府、泉州。旋即被谪居兴化军(今福建莆田),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在吉阳三年,认为秦桧一定要杀自己,于是绝食而逝,年六十三。宋孝宗即位后,获赠太傅、丰国公,谥号“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 ,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他善文、诗、词,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传世。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宋元学案·卷四十四·赵张诸儒学案》

十九.韩世忠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 -1151年9月15日 ),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史料记载:

《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二十.张浚 (南宋名臣、学者)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南宋名臣、学者,西汉留侯张良之后。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张浚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经营川陕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在川陕三年,虽于富平之战中大败,但他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人,也使江淮也赖以安宁。后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部署沿江、两淮诸军防御,并谋求北伐。淮西军变后引咎求罢。秦桧及其党羽当权时,谪居十余年。金帝完颜亮南侵时再获起用,奉命督师北伐。虽初战告捷,但因部下将领不和,于符离之战大败。旋即再相,视师淮上,积极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为主和派排去。

隆兴二年(1164年),张浚病逝,累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紫岩易传》等。近人辑有《张魏公集》。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

二十一.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 [1] ),字长卿,一字安侯。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南宋名臣、诗人。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陈康伯登进士第,授长洲主簿。宋高宗即位后,历任敕令所删定官、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军器监及知泉、汉二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升任参知政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再升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金帝完颜亮南侵时,陈康伯力主抗金。危难之际,他迎眷属入临安,荐虞允文参谋军事,在采石大败金兵。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累官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鲁国公。

乾道元年(1165年),陈康伯病逝,年六十九。追赠太师,谥号“文恭”。宋宁宗时,配享孝宗庙庭,改谥“文正”。宝庆二年(1226年),绘像于昭勋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陈文正公文集》三十卷。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二十二.史浩 (南宋政治家)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1183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后,进太师。

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去世,年八十九,追封会稽郡王。宋宁宗时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1221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书记载:

《宋史·史浩传》

二十三.葛邲

葛邲(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青阳人。南宋大臣。

葛邲自小受家学熏陶,博学多闻,机敏干练,年轻时以祖荫授上元县丞。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葛邲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郎、正言,期间任谏官长达十余年。后进一步得到孝宗的重用,累官刑部尚书。宋光宗受禅后,葛邲任参知政事。他劝光宗“正风俗,节财用,执中道,恤民力,选将帅,收人才,择监司,明法令”。同年,拜知枢密院事。绍熙四年(1193年),升任右丞相。为相“守祖宗法度,进荐人物”。因直言进谏,为相不满一年,便被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康府。宋宁宗即位,葛邲历判绍兴府、福建道兼职,因病以太子少保致仕。累封卫国公。

庆元二年(1196年),葛邲病逝。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定”。后加赠太师。又配享光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定集》、《词业》,今已佚。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二十四.赵汝愚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

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历任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吏部尚书等职。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

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宋理宗时,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后改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料记载:

《宋史·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宋元学案·卷四十六·玉山学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