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之交丨曹老师主讲写作行文(续)
曹老师主讲写作行文(续)
记录整理:莫逆之交
标题有许多写法,包括主题写法(如我们走在大路上),主体写法(如在那颗星子下),感慨写法(如白杨礼赞),政治教说(如谁里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它是往什么趋向的?我们要认真斟酌。
标题很重要,这是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文章的烘托,在高潮时要详细的交待。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之所以不能忘记,是因为触动了心灵。这一感慨方式具有隆重的抒情色彩,所有作品不论什么方法叙述都要有情感的表达。用情才能使作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背影最后集中到那一段:“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一种自嘲。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帽、衣、褂、袍这些东西应该原来看过,现在为什么要重新叙述?因内容沉重。这种分开是在特定情况下为我们树立一个完整的形象。又如“蹒跚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从头到尾貫穿到每个字每个情节。
文章有个调子,文字表达前就要围绕这个调子来写。调子有许多,如兴趣、悲情、高兴、亲情、悲色等等。开始就定了父亲背影的调,故表达时是特定的,为一种悲情的调子。一般说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有亲情在里面。此文用词简练。“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沿途又黑又脏又高又难爬,用两手攀着,显出努力的样子,把我加进来了,我的泪快流下来了。父亲不让他去我敢紧…有不忍卒睹的感觉。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里写了父亲的形象,这种具有奴性的服务形象不是老板的派头。
说明了他的细腻。服务是可以收费的。如太监靠服务,有人靠长相,有人靠技术,他父亲靠的是奴性服务能力。“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一步一步加深了父亲的形象,文章用“混入”一词(我之所以这么讲是要用抒情表达记叙),我们要渗入自己的想法,混入人群看不到背影了。
流泪的原因,因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是悲情的重要线索。任何事情都是在定调后层层展开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情感更是这样。浅色融入深色中,情郁其中发之于外,内心的东西总要发泄出来。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的“大去“,是指没有任何能力的日子。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里的他指背影,虽有父亲的成分更有悲情的背影成分,旨在回旋主题。
这篇散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白描。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
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其次,作品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儿子“看见他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写父亲买桔子回来时,儿子“赶紧去搀他”。这些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更加反衬出父亲爱子的动人力量。
我们读东西要读透,苏联大作家肖霍洛夫一生中读了四十多遍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后来创作了荣获诺贝尔奖的《静静的顿河》。可见要写好东西必须多读,精读、读透。
每人都有每人的才情,我们是否想过:根据自己的才情,做什么最好呢?
我看过一篇文章《那朵桔色的花》,有很明显的主题,带有一种隆重的抒情色彩。“这朵花已在我的视线里,存在多少年了。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常年不败,她始终美丽、鲜艳如初。”
标题是那朵花,文章开始写这朵花,这和那不能同日而语。
“在烈士公园年嘉湖,有座秋岛,连接这秋岛的堤,呈半弧形。堤的两边景色不一,入岛左侧是沿堤的半沟弧形荷池,右侧是清澈的湖水。但堤道两边种植着垂柳与与红积木。这条道,春夏秋冬的景色,也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一个“美”字。”
作者想点一下这朵花,后来写春夏秋冬,又没涉及到桔色的花,直到写了二分之一才写到我。应该写我在年嘉湖怎样。那朵桔色的花在若隐若现中游弋。“这'橘色的花’自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个人,一个年近七十的环卫工。我与他相识多年,却从没说上一句话,更不知他姓什名谁。”
他“认真地扫着堤面,”这里的认真叫概念化,而我们要追求的是形象化,不如写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出路面缝隙中的烟头。又如拾得多部手机和皮包提袋无数,我认为这是假的,既然没说过一句话,你怎么知道的?没有个性特点。很多东西不能用空俗的表达。
能否让桔色花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以不同形象来点缀景色,体现出环卫工人的辛苦和作出的贡献,这样写岂不更生动?
那人七十多岁了,为什么还在上班?这应该是特例。我们写文章不是灌开水。此文要写好,应有更新的写法。比如其实在那朵桔色的花中,还有白色花(白衣天使),兰色花(人民警察),红色花(消防战士)绿色花(部队军人)等各色花,在不同岗位开放出的绚丽多彩和成就与桔色互相辉映。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文/莫逆之交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莫逆之交,本名杨振球,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师、校长,有专业著作和获奖论文发表。退休后,任某高职院系主任,喜爱写作。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