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力量
谈起摄影,在大多数场合下都会被归入艺术领域的话题,可能给人的感觉是感性层面的事儿居多。
但仔细划分这个大话题的各项细节,能找到很多分支,需要由理性力量的支撑来提供坚实基础。
袁老师的《来,这样学摄影》,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股坚实的理性力量。
首先,这本书对学摄影的人的状况进行了分类,对摄影行为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阶段。
听起来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让我来举几个栗子:
比如北京的天气状况经常被人吐槽,以前有沙尘暴,现在有雾霾,如何治理?我看过的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的细节进行了拆解,比如:沙和尘、雾和霾、pm10和pm2.5……它们有什么区别?影响的范围是多大?作妖时的表现是怎样?各有什么灾害?分别的来源是什么?有了这些认知,才可能分别制订可执行可考核的措施,对症下药去执行操作。
学习过程不也是这样吗?比如上了考场人人都想突破自己的水平多挣几分。但是有的人是基础知识结构有欠缺,有的人虽然掌握了基础知识但不会灵活运用,有的人是粗心丢分,有的人是对理解题意存在阅读障碍…… 要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才有可能让他们查缺补漏,实现多挣几分的目标。
科学的思路首先是体现为分科之学,面对复杂问题如何拆解细分。有很多摄影书,具备了教科书那样的严谨架构,这是从作者的视角出发:有这么些内容是我想说的,我能说的。这为学习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储备,但在如何剖析学习不足的方面就显得不足。让学习者很难找到快速改进提升的途径。
而袁老师的写作角度则是实现了从作者到读者的转换:卷首开宗明义,对学习者的目标、行为、关注重点等进行了划分,分别给出了学习计划;又对摄影的整个系统(选题、拍摄、编辑、后期、传播与呈现)进行了介绍。在表达手法上,看得出她充分运用了多年教学经验,以实际案例进行介绍,文风生动灵活。便于读者的快速领悟,从而实现对自身的剖析,为下一步的提高进行了准备。
还有像组照的分类、不同题材的修图、如何选择传播的格式……这种分类细化的思想贯彻了全书始终,既方便学习者对症下药,也便于学习者快速建立关于摄影能力的框架,为后续的学习找到知识点的挂接定位。
其次,这本书对很多概念的定义,评判的标准进行了精准的阐述。
我向袁老师请教过很多话题,不只限于摄影,也包括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话题。在一些基础的沟通理念方面我们是有达成共识的,比如:
无定义,不讨论;无标准,不比较。
——如果讨论一个话题,没有对讨论目标进行精准描述,没有约定讨论范围;或者要判断某件事物、某项成就的优劣,没有区别在哪些层面进行讨论,甚至对评判优劣的价值观都没有……这样的讨论很容易变成双方各自叨叨一大堆,最后发现谈的不是一条线,最后白白耗费精力和时间而一无所得。
袁老师在这本书里也展现了这样的沟通理念:专业术语怎么向非行业的人解释?对作品评判、筛选的标准是啥?
比如引起我强烈共鸣的一段介绍,是关于组照的知识。我以往在拍摄实践中,也并没有组照的概念,走入广阔天地,看啥都是稀奇,拍照一时爽,筛图想撞墙。哪张照片都舍不得扔,但又都觉得保留下来是鸡肋。
看完书中组照这一部分的三要素介绍、对重复单调和常见错误案例的分析,以及组照对专题研究的要求、对树立编辑思维的强调等等,有破有立,理据服人。让我在原本模模糊糊的认知,隐隐看到了可以依循的方向。
第三,可落地、可执行的计划清单
前几年有道高考题,说某个工厂需要经常架梯子进行攀高作业,在梯子旁边贴了个注意告示: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来有人建议把它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着放”。
这也是个思路转变的案例,原来的告示让人注意,但是该怎么注意?要求各人自己想办法解决,而后一个告示则是让使用梯子的人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案。
袁老师的书里对如何具体的练习,也是给出了实际方案的,比如针对摄影语言的光影、空间、时间、影调、色彩的训练,不但给出每项练习的题目,而且对要训练的方向、展开说明、要用到的拍摄参数建议、例图范本,都给出很明确的指示。
我相信这些细节,不是用来限制学习者的思路,而是通过这些提示,让学习者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学习线索,然后自己根据这些线索再去挖掘扩展,补充自己的学习方向。
以上几点小结,是本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充分体现了袁老师辛苦总结出的摄影学习方法论。希望我能借助书中的阐述展开有条不紊的训练,让自己的摄影水平大力提升;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时,能参考这本书的方法论,运营理性的力量,顺利解决问题。
李石
互联网产品经理,资深天文爱好者
袁洁老师著作《来!这样学摄影》
特别签名版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管理员为好友咨询。同时您还会获得定制精美书签一张(五款随机赠送一张)和吞像摄影直播间15元优惠券。
普通版
点击下方链接的“购买”
可以在京东网、当当网购买此书的普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