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教科所第十二届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综述

7月18日至21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第十二届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在泉城——山东济南隆重召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每年一届,每届都能结合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出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本次会议,在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坚持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并提出课堂教学应向“上水平、显特色、有创新”的目标迈进。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徐长发在大会致辞强调,“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经过多年的打造,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指导、选拔到互助评议,再到培训、推广和实践提升的机制,它以科研为引领,以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时效性为目的,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拜师学艺、共同发展”的交流平台。他说,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应该“散时是珍珠,串起成项链”。希望在这个大家同台唱戏的平台上能涌现出更多的行家里手,最终带动各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战略。
     曾获全国小学数学、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现场会一等奖的强震球、孙世梅两位青年优秀教师随后分别作了研讨课。
18日至20日,会议分小学数学和语文两个会场举行。小学数学优质课秉承一贯的观摩评议理念,从预设出发,从课堂教学的生成入手,关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学生在课堂中的变化则成为评议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学生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表现了探究的欲望,是否经历了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的要点等。此外,还把教学创新作为评评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让教师学会放手,敢于尝试,在实践中探寻自己的教学特色。小学语文优质课则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侧重于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注重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对字、词、句在课文中地位和作用的揣摩和品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文本的教学思想等都要求教师要把“人文关怀”渗入其间,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经过三天的观摩评议,与会老师通过“短信互动评课”平台和每天专设的自主评课空间,纷纷建言献策,交流互动,表达了各自参会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国栋研究员首先代表语文组评委作了总结。他指出,小学语文应立足于学科特点,从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深入文本,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突出语感教学;语文教学也应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公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华老师还对参评的14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一作了点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嘉骏老师代表数学组评委作了总结。他要求大家要学会“以众为师,教不离研,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关于什么课才是一节好课的问题,他提出,既看老师,又看学生。看老师,既要看他的教学风格,即课的特色,还要看他的教学理念;看学生,要看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也就是看实效。抓住了这两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李老师强调指出,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既能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又能突破知识的难点,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值得研究。李老师还对参评的20节数学课分别作了点评并对首次参加会议的中央教科所的4个实验区(杭州下城、四川青羊、大连开发区和深圳南山实验区)取得良好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张敬培做了大会的总结发言。他指出,优秀的教师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失败的洗练,要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需要教师像“疯子”和“傻子”一样具有执著的专业精神,不要过多考虑前行路上的成功与失败。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失败又何尝不是成功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张主任幽默风趣的总结也为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后,张主任代表“优质课观摩评议会组委会”宣读了评议结果并颁发了证书。大会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徐长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张敬培,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亓殿强、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任泽焕和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堃,以及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900多名教师代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