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医案
医案:向某某,女,45岁,2021年5月6日就诊 【主诉】失眠2年,加重1月。 【病史】患者近2年来入睡困难,眠后易醒,夜寐不安,多梦;自觉口眼鼻干涩不适,全身乏力,右腿时常针扎样窜痛;5年前曾确诊耳石症,眩晕频发,后经耳石复位治疗,病情有一定缓解;月经周期提前7-10天, 经血量少,色淡。1月以来失眠愈加严重,情绪急躁,遂求治我处。 【刻下】夜寐极差,入睡困难,寐后多梦易醒,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小便频,每日起夜2-3次,大便质黏,舌淡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不寐 【辨证】心脾两虚,清阳不升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升阳 【方药】归脾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 黄芪30g 党参12g 炒白术10g 茯神15g 当归10g 远志10g 木香10g 炒枣仁10g 升麻6g 柴胡6g 陈皮12g 清半夏12g 天麻10g 葛根10g 金樱子10g 甘草6g 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辨证分析】 1.患者以失眠2年,加重1月为主诉,故诊断为“不寐”。 2.患者5年前确诊耳石症后,情绪紧张,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运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失养而失眠。心脾气血暗耗,神无所主,意无所藏,则多梦易醒等。 3.脾运不健,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清窍失养而引起眩晕;清阳不升,上气不足,气虚津液不化,津难上乘,可见口眼鼻干涩不适等。 4.气虚推动乏力,则全身乏力;中气不足,久病及肾,肾之补充乏源,功能失调,气虚失于固摄,肾虚气化失约,从而出现尿频等症;气血生化乏源,颜面失养,则面色无华。 5.患者描述大腿针扎样窜痛,可以视作游走不居的表现,患者心脾两虚,血虚生风,风性善行数变,动而不居;加之久病气行不畅,瘀血阻滞,故疼痛。 6.心脾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统摄,以致月经先期来潮;血虚血海难盈,则经血色淡量少。 7.综上所述,该患者辨证为“心脾两虚,清阳不升”,治疗在健脾养心,益气升阳的同时还需适当佐以化痰开窍,理气疏肝等法。 【用药分析】 1.依据辨证内容选取经典方剂“归脾汤”,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补益脾气,使气血化生有源;当归补血养心,佐以枣仁、茯神、远志养心宁神,心血得养,心神得安,诸症可缓;配理气醒脾之木香,补气养血诸药相伍,使补而不滞。 2.在前方基础上加陈皮、升麻、柴胡取义补中益气汤,陈皮健脾理气,气行则血行;少量柴胡、升麻,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柴胡亦可疏肝解郁,使肝郁得以条达;甘草补脾和中,调和诸药。整体意在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 使清阳之气上升, 诸窍得以荣养。 3.“无痰不作眩”,从治痰为佐出发,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祛湿,治生痰之源,祛已聚之湿;配伍天麻,为治疗眩晕之要药;三药相配,化痰止眩,健脾祛湿。 4.方中葛根味辛升发,既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又能通经活络,改善局部微循环。 5.加金樱子固精缩尿,治疗膀胱失约之小便频数。 😊2021年5月13日复诊 患者精神状态好转,夜寐较前有所改善,口干等症均有所缓解。嘱前方加山药继续服用,以巩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