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萨提亚治疗模式介入家庭个案?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刘云蕾
单位 | 郑州市金水区尚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沟通是让对方了解你的意思,在家庭中,日常的对话有很多,每天都在进行沟通,但就是因为每天的对话太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忽视了家庭沟通的方式,所以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而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是抚慰伤口的地方,是自己动力的来源,所以在家庭关系中,良好的沟通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从家庭中获得满足与安全感。
一、沟通概念
在社会学中,沟通就是信息传受的行为,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传授给接受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它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使用不同的技巧,期望对方准确的把握自己传达的信息。
二、沟通的模式
萨提亚在书中曾经说过,沟通的三个要素是自我、他人和情景。沟通是三者不断互动的过程,在书中,萨提亚还提出了五种沟通模式,分别为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性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或看到这五种沟通方式,这五种沟通模式也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
三、案例分析
李先生家里刚办完喜事。给儿子办完事,对老两口来说应该感到高兴才行,但李先
生却越来越烦恼,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在社工走访之后,了解了李女士的烦恼之处。
李女士一家四口,一儿一女,家庭生活很幸福。但转折就出现在儿子结婚之后,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常会因为一些婆媳之间的问题发生争吵,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终于在一次争吵中,矛盾大爆发,双方陷入僵局,谁也不想做服软的那一方。
其实在案主的述说中,社工就注意到,在这个家庭中,双方的沟通模式就是指责型,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双方都不想承认自己有错,以至于矛盾越来越深。
四、介入模式
在本案例中,社工采取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及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家庭治疗中,问题的出现不仅仅归结到出现问题的个人,而是归结到与个体有关系的家庭这一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模式。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个体的成长模式及其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使个体的潜能得以有效发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中心概念是“沟通模式”,如何使案主家庭沟通模式发生转变,从而建立双方的沟通平台,需要社工不断思考及实践。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又称ABC治疗模式,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此理论认为,所有困扰人类的严重情绪问题实际上都直接起源于那些非理性思想在理论中,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五、介入过程
在第一次的走访中,社工首先倾听了案主的烦恼来源,并对案主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在案主的诉说中,社工注意到案主对刚进门的儿媳颇有微词,觉得是因为她的原因,自己的家庭才会变成这种情况。这对于案主来说可能是一种不理性的信念,也不利于更好的处理家庭关系。
在第二次的走访中,社工向案主讲解了非理性信念,以引起案主的共鸣。想要获得良好的沟通模式,促进家庭的和谐需要案主从自身做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社工采用收集案主对儿媳印象良好的三件事,并让案主说明为什么对这三件事印象深刻。这从一方面也说明了儿媳也曾为这个家庭做过努力,也希望自己能够融入这个家庭,通过举例子,再加上和案主一起探讨自己作为过来人儿媳角色的不容易,初步改善案主对儿媳的看法。
第三步我们电话联系案主的儿子,倾听其对本事件的看法,虽然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支持我们的工作,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法解决家里的矛盾,在社工叙说了自己做的努力以及现在案主的一些改善,决定同意让社工试一试。作为家庭中的成员,谁都不想看到目前的这个局面,其儿子内心也一样,他也想改变目前的状况,希望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随后社工又电话联系了案主女儿,作为家中的一员,案主女儿也表示自己在其中也会很尴尬,不知道应该站在哪边,自己最想要的就是家庭和睦,社工表示其实她在整个家庭中其实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就是一个沟通的载体,也希望她能够继续发挥这种作用,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好。
家庭沟通模式是家庭建立初期就已经形成的一种模式,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也很困难,但社工最重要的是让家庭学会一致的沟通模式,通过模式的学习然后逐步改善家庭的沟通模式。
第四步,我们邀请了家庭的各位成员,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关于沟通的一些知识,如何建立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一致性沟通。一致性沟通的人说话真诚,听得一方也感到很舒服,受到尊重,这是一种最佳的沟通方式,可以将自己的情绪、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对方能很好的接收,达到有效的沟通。
社工通过四个步骤:
1.我的五官,当我看到、听到·····
2.我的感受,表达我看到或听到这些的感受,高兴或是悲伤,惊喜还是恐惧;
3.我的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
4.我的决定,对这一情景做出的最终决定,是疏远还是亲近,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在这四个步骤中,第二步是最难的,如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于感受的表达一直很含蓄。在现场,对着自己的亲人可能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口,社工采取收集小纸条的做法,让家庭成员写出在现在的家庭状态下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对方说的话,然后通过交换纸条,让双方更加了解。在本次讨论之后,社工还建议成员之间在家中可以多发现对方的优点,改变说话的方式。
在接下来的与案主面谈的几次过程中,社工逐步改善案主的非理性信念,逐步改良案主对儿媳的看法,改善与儿媳的关系,同时让案主发现儿媳的优点,逐步认识到儿媳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虽说过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改变都是慢慢积累的。在经过几次的面谈之后,案主反映很满意社工分享的一些知识,自己也会慢慢学习,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慢慢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在经过案主同意之后,进入结案。
六、结语
人和人接触需要沟通,因此要有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就需要沟通,而和个人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家人,要维持家庭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沟通。家庭气氛是否和乐,家庭沟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健康家庭的特质里,良好的沟通模式是其中一项重要特质,因此家庭应发展出有效的沟通模式,唯有透过良好的沟通才能让家人关系更加紧密,当家人关系良好时,“家”才能成为安全的避风港和幸福快乐的场所。
作为社工,你会用社工的理论来处理家庭沟通问题吗?欢迎分享你的案例~
【社工课】音频课正式上线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课程详情↓
欢迎来社工客的知识店铺逛一逛
▼【社工客】全新首发音频课程,来尝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