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社工概念,政府资金支持,是什么让他们拿出自己退休金办服务中心?
2017年6月30日,在龙华民政局的支持下,龙华社协组织专业社工前往东莞参观交流,就这样我踏上了赴东莞交流学习之旅。在去东莞之前,我就从前辈口中知道了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尤其是对徐祥龄、谭翠莲夫妇扎根东莞横沥,发展社工的事。但是对这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其他内容不是很了解。因此特别希望能够去到横沥,了解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和传承。
参观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一个完全没有社工概念,政府又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是什么样的精神促使他们拿出自己的退休金去创办服务中心的呢?那就是社工的助人精神,想为东莞的外来工和弱势群体做点事情,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除此之外,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项目的优点,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下面是我参访后的收获:
1、 服务内容规范化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形成规范化。根据老人的能力去评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营爱送餐项目”尤其规范,首先在营养健康方面,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营养师为老人的午餐搭配营养,同时为保证老人的健康,中心对每一天的食材进行留样,以便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从源头查起。其次在人员配置方面,护理员实行1比8的配置,每个护理员只服务8个老人且是同村的。然后雇佣专人负责定点定时送餐,经由护理员送到每个老人的家里。接着在老人能力评估方面,对于住的比较近的且身体较好的老人,鼓励让老人去社区服务中心参加活动及就餐,对于一些偏远的的老人,则实行送餐服务,每天定点由护理员给老人送餐。最后在服务监管和反馈阶段,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专业的社工和行政助理,定期下社区走访,及时收集老人的反馈以及对护理员的服务进行监管。
2、 服务方式灵活性
当我们遇见困难时,我们可以试着改变服务方式,走出不一样的社工路。下午,负责“新莞人”项目的督导给我们介绍了项目开始时遇到的困难,项目刚起步的时候,企业对项目不了解,拒绝社工进厂区开活动,但是为了完成服务指标,社工走出了不一样的路,首先每周晚上定点去文化广场开展服务,像在这里游玩的人介绍“新莞人”服务项目。其次,在工业园开展外展宣传活动,通过外展宣传活动,渐渐通过参加人员走进共厂。最后,为了服务更多的社区女性,社工跑到医院进行定期服务,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得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
3、 资源整合多样性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从成立到2008年之前都是自主运营,每年的运营都是通过自主募捐,义卖,资源链接等方式来维持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营。这就造成了在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看见的最多就是,中心的每个设备上都会写上由谁捐赠。就是现在实行政府购买政策,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仍然实行一半政府购买一半实行自营。这家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对资源整合的多样性,不仅解决了社区服务中心运营的经费问题,也为其他的社会组织资源整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4、 服务精神传承性
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终身事业,这个是徐祥龄社工写在中心墙上的一句话。正是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徐祥龄和谭翠莲夫妇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看见了传承的火焰。不要忽视身边的没一件小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一件小事做细做专且坚持下去,这样你就会看见坚持的力量。毛泽东曾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徐老坚持的力量和爱影响身边更多的社工,将社工界爱和坚持的火焰传承下去。
通过这短短1天的学习,让我看到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不一样的发展方式,也学习了许多他们做的优秀的地方。同时思考自己目前服务的不足,在未来的路上,希望自己可以向别人看齐,努力做一个用心、专业和专一的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