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从制度建设到生态治理
高士淇 孙宏亮
内容摘要 在生态学视角,大學是一个生态系统。世界上一流的高校均有着良好的教育生态。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是良好大学生态导致的结果。在大学治理改革中,制度建设是基础,但最终应该走向生态治理。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教育生态 制度建设 高等教育
1 引言
很多人认为学校的成功得益于其一流的大学制度,但笔者认为更根本的原因是其特定的大学生态。而且,大学的制度是可以借鉴和仿效的,而生态却只能由各大学自己涵育和培养。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之要务,也是我国上至顶层设计下至民间谈资中均颇为关注的问题。已有的观点多认为,建立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解决高等教育现存问题、提升高等教育治理最根本的改革措施[1]。但笔者认为,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治理与改革中,生态治理比制度建设更重要。
2 大学治理的生态学视角
“生态”是产生于生物学的概念,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20世纪30年代起,由于既有教育理论的解释困境和生态理论的强势扩张,沃勒(Waller)等人开始将生态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了“课堂生态”的概念。1966年,英国学者阿什比(Ashby)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理论被广泛引入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并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克雷明(Lawrence A Cremin)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这一概念,从基本观点来看,教育生态理论主张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以整体联动思维和系统平衡思维,从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个体生态、教育群体生态和教育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机理入手分析解决教育问题。此外,教育系统内的诸要素不仅在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而且教育系统内外也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具有多维镶嵌性。此后,国内外学者开始从生态学视角探究教育问题,大学生态、高等教育生态、学术生态等不同层位的概念被相继提出。
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中,从高等教育系统到具体高校再到具体的学科与专业,不再被简单地看作组织与机构,而被视为有生命的“生命体”,即生态主体。这些生态主体与其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又使其中的生命体呈现出特定的生态状况与生态现象。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教育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与基本原理。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生命体的发展形态是由生态系统决定的,或者说,只有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才会出现特定的生态现象,如“花盆中栽不出万年松”“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高等教育发展、大学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逻辑,只有遵循这种规律与逻辑,高等教育领域特定的生态现象才可能发生。根据这一生态学原理,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观层面的区域高等教育或特定类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微观层面的具体大学治理与专业发展,都不是个别人或者某些群体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
3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观念误区
当前,公众与学界对高等教育中的现存问题甚为关注,往往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治理理念落后,制度建设不完善,存在制度缺欠。循此逻辑,只要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就可以使当前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因此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的系列观点(如大学章程建设、加强高等教育立法等)成为很多研究者和管理者给出的“药方”。但笔者认为,宏观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及与此相关的中观与微观制度建设甚为重要,但制度建设并不能直接达到高校改革与治理的预期目的。把“制度建设”作为灵验的“药方”,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知误区。
如前所述,(由一系列不同层级的措施架构而成的)制度是可以仿效和借鉴的,而且各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也一直在相互借鉴与仿效。研究型大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前期的德国,美国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学习德国的方式建成了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同时,这一模式也被其他国家广泛借鉴,20世纪前期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主要改革措施同样源于德国研究型大学。19世纪后期,美国形成了高校与社会产业界密切结合的威斯康星模式,随后也被各国普遍效仿,我国当前颇受重视的高校产学研结合改革就源于这一模式的影响。制度可以相互借鉴,但不等于制度借鉴后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特定的教育生态现象必然产生于特定的生态之中,而生态只能由各个高校涵育和培养,无法借鉴和效仿。认为建立了现代大学制度就能实现预期目标的观点,或者是忽视“教育生态”这一中间环节,或者是简单地认为现代大学制度自然而然就会带来现代大学应该具有的良好生态,持此观点者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失于平面化,未能发现现代大学制度复杂的多维“面相”。
制度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甚至也不是最终的途径。让一所大学或卓越或沦落的是该大学的生态。正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学者认知到“生态化”是高等教育治理一个有价值的策略。
4 从大学制度建设走向教育生态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虽然不能直接解决当前高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无法直接实现改革者的改革预期,但制度建设却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可绕过、必须做实的重要环节[2]。其原因在于,无论就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高等教育生态而言,制度建设都是生态培育和治理的基础。这一点可以通过中国与美国一流高校的教师聘任、晋升制度与其学术生态之间的关系予以解析。
美国一流大学在教师聘用与晋升方面有着较高的学术标准,很多学校采取“非升即走”政策,在最初聘用的7年中,如果教师不能获得“终身教职”,学校将不再续聘。在美国研究型高校获得终身教职并未易事,研究者必须在该领域中以突出的学术贡献而奠定其顶尖学术地位才能获得终身教职。而且,在此过程中有着严格、公正和具有可信度的学术评审制度(其核心是同行匿名评审)。在评审中,很多高校实施“代表作”的匿名评审制度,申请者提交“最能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3~5个学术成果,校方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该领域的高端专家作为评委进行鉴定。这一教师聘任与晋升制度形成了其颇有特色的学术生态,高校教师必须勤于学业、精于专业,追求学术质量和学术创新。而且在这种生态下,高校教师更关注的学术的质量和品质,而非数量。
我国科研领域的成果数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论文被引用率(学术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学术产出与学术地位之间严重失调,这种学术“泡沫化”现象的出现与当前高校科研制度与教师晋升制度之间具有直接关系。或者说,不同的政策导致了不同的学术生态,进而出现了不同的教育生态。英国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者Ashby和Anderson发现“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并指出内外部环境因素是高等教育生态演替的直接动力和影响要素[3]。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统筹规划,最终才能切实改善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环境,提高高校科研竞争力。
5 结语
高等教育生态建设的基础是制度建设,但制度建设却不能代替教育生态的涵育。相反,教育生态却会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当前与长远的教育发展而言,教育生态涵育是一项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更重要、更长期也更为艰难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7):66-72.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3.
[3]Ashby E,Anderson M. Universities:British,Indian,African: a Study in the 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67,73(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