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阳明虚证——盗汗病理
阳明七十二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
口干而漱水不咽,以热在经而不在腑。经热不泄,此必衄也
论;阳明经热之衄,当是葛根汤证。
阳明七十三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表寒外束,口干鼻燥,经热内蒸,能食则热不在腑,经热不能旁泄,则上衄也。
论;此上二条或当放阳明上篇,葛根汤证后面,为何黄师排序在此处,此是何义,也没看懂。经病衄血,血出卫泄。阳明经与太阳经,在经不同。
阳明七十四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必盗汗出。
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太阳表闭郁阳明腑热,腑热成实,必潮热外蒸,按时发作(日晡之时);但浮不紧者,阳明阳虚也,寐时卫气不入阴分,皮毛失敛,经热蒸泄,必盗汗出。此是阳明之阳实对比阳明之阳虚;阳实潮热外蒸之汗对比阳虚失藏卫泄之盗汗。外寒之浮紧对比内寒之外浮,潮热之汗出对比失敛之盗汗出。反之,阳虚之盗汗,不可以潮热之实治,虚不可实治,实不可虚治。
2 但浮不紧者,胃逆失敛,阳气失藏,则寐时卫气不能内藏,外泄为汗,故为盗汗。
3 脉但浮之盗汗,又区别于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营卫不和之汗,区别营卫不和之脉浮,当知。本条之盗汗又对比五十七条,阳明病,气虚内郁,如虫行皮中。外寒与里虚,病象与脉象,对皮毛的关系,临证一定细细研究。
4 这个夜间睡觉汗出证,如统称为盗汗,是有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也有桂枝汤证,还有久不解,营气疏而内虚的新加汤证。还有虚劳盗汗,还有脏寒盗汗,各种症型。
附;外感与盗汗,辩证医案,《选自冯世伦经方带教医案》
齐某,男,4岁,2006年6月8日初诊,近5天来,晚上不睡觉,姥姥以为其想妈妈所致,孩子断然否认而来诊,问其有何不适,除鼻塞,口干,别无他症,追问其姥姥,言每晚入睡时头汗出很多,察其舌苔白根腻,寸脉浮。辩证为太阳病,外闭里湿,疏方;
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桔梗6克,生薏仁10克,败酱草10克,苍术,生石膏30克,生姜12克,大枣3枚。一剂鼻塞愈,入睡正常,未在见盗汗出。
论;此病不是盗汗,就是外感,医诊脉浮,鼻塞,口干,则知太阳病,表闭里湿证。鼻塞者,是表郁不解,肺气内壅也,口干者,肺气内郁,津液不升也。脉浮者,皮毛外闭也,晚上不睡觉者,是经阳外盛,卫不敛藏也,汗出多者,表郁不解,经阳外蒸也。舌苔白厚者,心窍于舌,肺气不能外达,津液凝瘀,胶塞心宫也。此病解表则已,肺气外达,苔腻自去,肺敛卫藏,自能入睡。若是被睡前汗多迷惑,辩为盗汗,不知解表,则病不能愈。核心要点,解表,解表。
关于外感舌苔厚腻,几乎所有的外感医案,见舌苔厚腻者,风湿感冒,暑湿感冒,寒湿感冒,或言外感夹湿,外感痰湿,这样理解外感的舌苔厚腻是不对的,需要纠正一下,此是外感表闭,肺气不能外达,肺中津液凝瘀,胶塞心宫,故舌苔厚腻也。不是什么外寒夹湿邪,风寒湿邪,这都是之前错误的医论导致的,于是治外感病,见舌苔厚腻者,皆加上祛湿诸药。外感舌苔厚腻,只要解表,窍开汗出,肺气外达,肺中郁浊,化汗外泄,舌苔厚腻自解。还有言暑湿感冒,用三仁汤祛湿,湿泄则表解,此也不妥,若是暑月外感,此为伤暑,以暑病之理法治,不是什么解表,也不是祛湿。
内伤里虚,杂病的舌苔厚腻者,也是肺气不降,肺气湮塞,津液郁浊也。心窍于舌,心火衰则肺气不布,津液郁浊,填塞心宫,故舌上苔生,故见肺白,舌苔厚腻。手太阴肺气,化足太阴湿气,肺气外达内降,故气能化湿,胃气不降,肺气上逆,则不能化湿,则津液郁塞,舌苔厚腻也,胃气不降者,因脾湿盛也。故内伤里虚杂病,见舌苔厚腻,知肺气不降,胃气不降,知因湿气之盛也。而单纯的外感病舌苔厚腻者,就是皮毛窍闭,肺气不能外达,气郁津凝也。不要理解为外感夹湿,太阳合太阴病,等等之论。
太阳百十八,心窍于舌,白苔滑者,心炎败而肺津凝也。火衰肺气不布,故舌上苔生,滑者,气滞而津凝。土燥则津枯而黄涩,金湿则液凝而白滑,寒热之分也。卷十三,湿病三,舌上如胎者,火败津凝也。
论;土燥则津枯而黄涩,苔厚微黄者,也是湿盛,此黄是胃腑湿热,也是胸膈之湿热之义,如湿寒湿热,皆是阳虚之义,有阳生湿热,无阳则纯是湿寒,此论津枯之黄涩,对比苔厚之微黄,此供参考。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