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有违权者请告知删除)
一个人,总会在旧事回忆的闪光中,寻找一些人,寻找一些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推远了看,就是一个故事的背景。这些背景中发生的一切,会无端勾起人们的怀念,这多么像现在流行的无人飞机,一群群,或一架架,飞起又降落。人的记忆机场往往是庞大而又辽阔,胜过世界上任何一座现代化的机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一些生活“大事”,至今回忆起来,酸酸甜甜,也带苦涩,既有快乐也有忧伤。那些难于忘怀的细节,就像秋天树上的叶子,大多叶子已经被时光大风刮走,而还有几片叶子顽强地残留在树枝上,飘啊飘。
七十年代,电视机开始在大陆盛行起来,新市随之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四处赶奔观看电视的“文艺热潮”。神了,小小的方形盒,还有图像出来,人在里面会走动,能有新闻,能有电影、能有表演,能有唱歌,这世界怪得让人看不懂。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年的电视机商品绝对是奢侈品,私人家庭是无法承受购买的。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开始陆续买进了电视机。因为是新生事物,百姓呼涌着争相观睹,看电视的人特别多,企业晚上进出的人,比白天更热闹。接着政府机关、村里,也买了电视机。大家涌来涌去,一睹为快,每天晚上邀约伙伴到处去看电视,这是一件时尚又浪漫的活动,人人参与。年轻人则夹杂着爱情,显得更赋情调。企业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一间屋子里,就成了小型电影院。有的单位会把每晚的电视影片节目,用小黑板写了挂起来,放在座椅,专人看管电视放映。一般的企业会做一只专门锁闭电视机的木箱盒,钥匙放在门卫处,哪位早来,哪位开电视机箱子。左邻右舍的人都会挤着来看,放在一间会议室里,尽管当年的频道单一,播放内容单一,电视影片更是少之又少,但每晚的电视播放室前,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农村里的电视机会放在空白的道地上,男女老少热闹非凡,夏夜的热与冬天的冷,全不在乎,满满的一场子人,打情骂俏,别有情趣。
当年的社会,处处充满工匠气息,生活上很多用具都需要自己制作,例如家里的煤饼炉、起到风力助燃作用的煤饼炉活动烟囱、制作煤饼的工件、直至后来装配电风扇、电视机信号天线制作、落地灯等等。所以,当年工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为了自己生活的便利,一个人就需要多交工人朋友,工人朋友结交越广泛,生活资源就会越多。而农村就相对处于劣势。七十年代末,有一波装配电风扇的流行潮在小镇涌起,家家户户都参与这项活动,从蒲扇到电风扇,是一个生活的飞跃。一架电扇能如此神奇送出很强的风力,让人难于想象。所以,人们对电风扇的渴求非常强烈,但市场价格偏高,数量也少。于是人们想方设法去准备各种零件自行组装,小镇上有很多人都像电扇厂里的工人一样熟悉这些零配件,懂得装配技术。小小新市“街上”,谁会装配电风扇,谁就是时尚红人。组装电风扇准备配件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例如,先要买风扇的关键构件:定子和转子,然后要买白坯的罩子,风叶和底座,这些配件大多是浇铸件,需要重新抛光、打磨及油漆。当年这些需重新加工的配件,还要托专门的人发到外地进行抛光和油漆,等全部配件采购、加工完毕,然后交由一位熟悉工艺的人,帮助进行装配。电风扇经历了一个从台扇到立扇、然后到吊扇的过程。从控制器看,先是一档开关,然后到多档开关,后来还有睡眠功能。总之,电风扇功能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古镇小小的骚动,反映出新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求之心。电风扇装配风潮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八十年代初,引发了本地电风扇行业的波澜兴起。
七十年代的某一段时间,家家户户开始自制煤油炉,这些用白铁皮敲打出来的小工件装配,走进大街小巷的每一户人家,一至晚上,街巷里到处可以听得到一片金属敲打声。自制煤油炉在新市古镇的兴起,是有历史背景的。当年正值市场煤油销售,开始解除家庭凭票供应的分配限额之际,那时,居民日常生活燃料,主要依靠被分配限量的煤球,居民没有柴火燃料,更无煤气供应。在此条件下,煤油便成了唯一的替代品,居民们家家有一只煤油炉,用它来应付日常生活,一则使用方便,二则没有像煤饼炉那样浓重的呛喉烟味,三是相对比较干净。做煤油炉一般需要储油底罐、托锅架及引火管网等构件组成。这些材料几乎全部是用铁皮敲打而成,所以,人们为了收集铁皮,就将废弃的油漆桶,饼干盒或者其他铁皮容器,剪开作为材料。做煤油炉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引火管网和火苗控制杆。优质的煤油炉,火苗青蓝,燃烧力大,少烟,火势控制方便,而反之则火苗红,带有浓烟,火势难于控制。所以,引火管网的制作有着一定 的工艺要求。那时,无论是否你何等职业,每家都会准备着锤子和钢钉,用于煤油灯部分配件的制作,管网又分两层,其间隙与管网的网眼大小、密度都有精密的工艺讲究。家里有一台使用方便的煤油炉,则成了当年非常时尚的生活用品,远比目前家里拥有的昂贵煤气灶,感觉要好得多。记得我邻居是一家铁匠,由于他的精湛手艺,做出来的煤油炉不仅外形好看,使用效果也不错。他家里有好几台,生活很方便,大家上门让他加工的也非常多。由于这户人家的煤油炉制作有相当的知名度,以至行人走过他们的屋子时,总不免会投射羡慕的目光。事实上就是这样,手巧的工匠,当年家里的生活条件确实会改善许多。
七十年代或以前,百姓物质条件简陋而又贫乏,目前非常通用的生活材料,当年是没有的,例如水泥,家用几乎看不到,水泥全部用于国家分配,数量极其有限。所以,七十年代或以前,新市百姓的住宅都是几近破败的木板地,或是黄泥地坪。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市家家户户开始进行室内陆坪改造,用煤渣作主要材料填压。用煤渣进行地坪铺垫确实起到干燥、板硬的作用,但它是一种无粘结的煤料燃烧废弃物,要想粘结,需要寻求一种介质。新市百姓很聪明,就用两种物质进行拌和,效果特好。一种是工业气割时产生的电石渣(新市人称“电石乌”),放进煤渣里,做出来的地坪很平整,又不会裂缝,另一种是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化生石灰时产生的石灰过滤残渣,放在煤渣里面,做的地坪非常干燥。在这样情况下,作为做地坪的煤渣、电石渣和石灰渣,三大件原料资源非常稀缺,毕竟家家户户做地坪,所需要的量非常大,谁能够优先获得这方面的资源,谁就有本事。因此,凡是与这三种稀缺资源有关职业的人非常受宠,社会地位也高,小镇上拉煤渣职业的人,一下子变得非常受人尊重又羡慕,自己也巴不得能够挤进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拉煤渣的人。当时谁家门前有一大堆煤渣,走过的人都会报以羡慕的目光,回头率极高,还纷纷议论:这么厉害,搞到这么多煤渣啊。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新市开始流行一种饮料一样的菌类生物的风潮,叫“红茶菌”。这形似海蜇似的“红茶菌”,会一天天膨大起来,颜色淡棕红的,像红糖水,味道酸酸甜甜又凉凉,家里锅碗罐盆都养着这种生物,后来,又突然全部消失了。据说,这是一种从神秘而又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它几乎可以治百病,这便是最初传说中的健康生物饮料。具体做法是,先从别人家移一块“母本”过来,放在碗里,放入水和糖,没几天很快就长大了,体型不仅大,而且宽厚起来。接着就移入大盆里,又没过一旬半月,长得很大,很厚实,然后再分盆,扩养。大人们很呵护,一边养,一边将倒出来的水,放在一只大玻璃杯内,给家人们喝,然后将新的冷开水放进“红茶菌”容器内,放进白糖,继续养,周而复始。当年,新市人以养“红茶菌”为荣,家家户户都是那么热衷,暗地里都相互竞技,“红茶菌”养得多,质量优质者,常常会在人前自我炫技,有一种贵族生活的沾沾自喜。大家也都很羡慕,都会上门取经,求他的母本。这样一来,一些“红茶菌”大户会一跃成为社会红人,社会地位迅即飙升,社会话语权也大大提高。几年后,这种像怪物水母一样的“红茶菌”,不知怎么突然消失,从新市的百姓生活中一下子全部退出,无影无踪了。现在想起这件怪事,真是不可思议。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