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五十一(怎样避免奴用知识)

五十一、怎样避免奴用知识

知识一旦成了小聪明的牺牲品,就很难再有客观属性,基本倾向了随人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于是仿佛人人都有了对知识无限延伸的本领,因而也有了偷换成“创新”的可能。

小聪明不意味没有创新能力,但实质还是因为有了知识的缘故。应该说,只要沾上知识,就有可能不同程度撬动知识的创造功能,然而这还属于知识自带的客观创造性,不等于如此拿来,就意味了运用知识和活用知识,实际仅仅意味对知识从客观到主观的搬家。

还比如,言之以约和要言不烦同义,是简明扼要而不招人烦的意思,是说话和写文章的要领和常识,但这句话:“议论可以冒覌点吧,言之以约不是表里相生?”又该怎么分析?

乍一看,“言之以约”四个字是不是很有说服力?殊不知,“约”也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因为不是什么情形都可以一说“言之以约”便可一带而过的,毕竟会“冒观点”不代表会论证,也不代表经过了论证,何况也没有绝对事实证 明有“观点”这个表,就一定是从深厚的里产生出来的。

所以不难看出,说话者对“言之以约”的运用虽经不住推敲,但竟然这么用,就不得不承认很有“创新”味道,甚至能蒙得了很多人,不过终归因对“约”的偷换概念,对“表里相生”的以偏概全,而是小聪明的,不仅是纯纯粹粹的借口,也是奴用知识。

不得不说,是非观才是对小聪明和奴用知识正本清源的根本,没了是非观,知识就找不到原点,主观主义便有恃无恐,以自我为中心就很难受到遏制,于是什么人都可以轻易自觉不自觉成为小聪明的俘虏。

是非观是良知的核心要素。占据本质地位,离开了是非观,良知也将被掏空。这可以从“商场就是战场”、“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新旧观念中,可以见诸良知是怎么被掏空的。

良知是超越动物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如果把知识仍然用于这种动物性的发挥,显然就说不上真正的聪明,而是不折不扣的小聪明,是逆“高等智慧动物”这个概念的。

这提示了,知识该怎么用,由谁用的问题,是认识知识和把握知识的根本。一定要坚持让知识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用,时刻要有人性修养做保证。

这也是因为,知识毕竟是人创造的,且只有人才能掌握,也就得贡献于人性,并通过人性来使用,而不能为动物性所支配。

这又提示了,要避免奴用知识,还是要从避免小聪明开始,反之亦然。小聪明总离不开投机取巧和抄近路,即使一时再怎么得逞,不误大事,也误长久,隐患重重,最终对人的自身还是不利的。

具体说来,避免小聪明、避免奴用知识,都是要学会正确使用知识,根本还在于要有彻底的修养,从做人开始到用修养保证。比如,扪心问问能否做到这些:

一是要有最起码的是非观和爱憎意识,以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和怎么认识知识的问题,二是要严守基本人性底线、操守和道德,以解决怎样做人和怎样用知识的问题,三是要有高于法律约束的崇高情怀和信仰,给知识以随心所欲而无任何风险的活用空间,这解决的是在保证人性的基础上,怎么才能把知识用到尽善尽美,把事情尽量做好的问题。

任何活用,都意味先要有一定的自由翱翔余地,而像那些离不了缝隙似的,总想钻空子,擦边子,耍伎俩的做法,怎么都说不上驰骋,也就必然摆脱不了受有形无形这样那样的制约,又何尝明白制约本身也是知识?于是更谈不上正确的认识、对待和处理,乃至适应和利用这些制约,这时谈什么活用都是虚伪的,没前途的。

就比如,用诗的知识发言,当然包括写诗,要想对知识避免奴用而学会活用,就要懂得有所取舍,有所控制,直至有所自我检点,然后才能摆脱动物似的感性,而实现从人的感性向理性的提升,反过来用理性来维护感性里最质朴纯正的火花,并有能力剔除那些不能贡献于美好人性的成分,如无端、消极、落后的东西,最终表现为有好的审美和创作本领,从而以此体现出好的知识情怀和学术作为,因为这才是文化修养。

又具体说来,要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是尊重客观,不搞虚荣,用实际本领说话。这自然需要良好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控能力,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处于什么场合,出于什么心态,面对的是谁。

良好的自我意识反映为良好的自我定位。没有合理定位,就意味一与人张嘴说话,在语境、透过现象看本质、修养这三方面,都注定要出问题,不管说什么,怎么说,都要么陷入卖弄,要么陷入不自信,实际就意味吃败仗,免不了给人留下小聪明的印象,如此事后再怎么气急败坏地找补,也无济于事。

二是必须守住“三思而言”。这是对待知识的基本策略,也是最基本的常识,更意味应有的作风。没这个跟着,就先证 明了是虚荣浮躁之人,哪怕表现得再诚实,仅凭不好的作风就足以反证出,这样的人有什么知识也难以扎实,就总逃不出捂不住屁股的不美。

(0)

相关推荐

  • 好色#涨知识 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人性 #认知 #男人

    好色#涨知识 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人性 #认知 #男人

  • 论十恶,不是孟德斯鸠说的

    网传"孟德斯鸠论十恶",早三五年还是甘地的"版权",其实原创始于是英国教士弗雷德里克·唐纳森的"社会的七大罪恶":没有劳动的财富.没有良知的 ...

  • 写诗的原理八十一(怎样从个人价值体会修养)

    八十一.怎样从个人价值体会修养 个人价值就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这样的成就,是通过劳动在周围世界中所表现出对个人和对社会的双重实际价值.也就是,个人价值=个人所得+对社会应付出的贡献=个人社会价值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一(怎样从实际体会修养)

    七十一.怎样从实际体会修养 修养是人的内因的真实体现,代表了内因具体活动过程和结果.任何时候都不能跟外因要修养,不能说:"等你修养好了,我再修养". 修养是内因素质到了一定程度的必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一(怎样认识洞察力)

    洞察力与认识.分辨力.觉悟,都是同一认知范畴的概念,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既无法认为完全不同,也无法认为完全相同,实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性质.特点等方面,对人的认知活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五十九.怎样用洞察力学会反思 人不能没有精神世界,那么精神世界是什么武装起来的?不是简单靠知识武装起来的.或者说,知识本身既不能直接武装什么,实际上也什么都武装不了.精神世界是靠人有什么思想认识和由此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系)

    五十八.怎样看觉悟和洞察力的联 系 人的一切外衣,无不是由现实复杂的主客观矛盾关系使然,要拆解这些,显然离不开认识中对假与真的分辨力,更离不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而真正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从分辨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七(怎样有觉悟和洞察力)

    五十七.怎样有觉悟和洞察力 从上可知,做事和写诗实际都是分辨力的反映,进而又知,如果没有好的分辨力和一定的原则坚持,连合理的迁就和妥协也是做不来的,无疑最终说明了,不论做任何事情,先要有好的认识能力是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六(怎样看写诗和认识的联/系)

    无法否认,学诗写诗谈诗都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这跟做什么事都一样.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是从初学到深学,乃至精学,博艺,广知和熟能,于是才能做好的. 就初学观察,总是先遇到和先想到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五(为什么要避免“两面派”)

    "两面派"一方面是对写诗的扭曲,一方面终归是人格不正的反映,这不利于一首首诗长期写下去,也不利于日后回首检点得失,所以要解决"两面派"问题,还是要先解决人的问题 ...

  • 写诗的原理五十四(怎样认识“两面派”)

    攀比之风造成了写诗和虚荣密切联 系了起来,导致明知写诗要提高,却一边喊着"欢迎拍砖",一边又囿于局限而不得不害怕指出短处,乃至因此而气急败坏歇斯底里狗急跳墙也成了必然,唯不知如此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