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台湾(三)
南部|台湾的历史文化展场
台湾南部地区,包括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3个区域,是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区域。从直升机上俯瞰大地,南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有许多景观独特的丘陵和山地。此外,南部沿海有着台湾最丰富的珊瑚礁地形,琉球屿更是潮间带生态最佳的展示场。除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外,深厚的文化、民俗气息也是南部的亮点——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仪式,展现出了早期的台湾人民拓垦的精神。
东港与东隆宫
东港是屏东县境内发展最早的河港之一,至今仍有少量船只停泊于窄小的河道中。此处自古贸易频繁,因而各种文化也发展得相当昌盛。最负盛名的东隆宫祭祀瘟神温府千岁,每三年举办一次迎王祭,是东港最重要的文化祭仪。
龙盘草原
位于鹅銮鼻半岛的龙盘草原,是一座珊瑚礁所形成的平台,加上板块挤压的原因,抬升到现在的高度,属于海阶地形。龙盘地区大部分被划入垦丁“国家公园”的保护范围,因此不论是地形或生态,都保持了相当原始的样貌。
鹅銮鼻
鹅銮鼻半岛处于台湾岛的最南端,整个半岛是由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构成的。附近海域暗礁众多,在清朝同治年间曾有美国、日本船只在此搁浅,官方遂于鹅銮鼻兴建灯塔,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垦丁裙礁
珊瑚礁依照分布的形式,可分为裙礁、环礁、堡礁,台湾南部的恒春半岛、琉球屿可看到如裙摆般的裙礁。珊瑚礁是潮间带生物栖息的好地方,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而言相当重要,因此许多珊瑚礁分布区被划设为自然保护区。
大尖山
大尖山是垦丁的天然地标,巨岩仿佛一名孤高的勇士守卫着垦丁。此处的地层属于垦丁层,地质上也被称为“混同层”,由板块交界边缘崩落的岩块堆积、抬升而成,大尖山就是混同层中最大、最硬的岩块了。
曾文溪口
台南市最重要的河流,非曾文溪莫属。除了提供大部分的农业灌溉用水外,它所挟带的泥沙还不断将陆地扩大。在曾文溪和邻近其他溪流的努力下,沿海的潟湖区域百年来已经缩小了许多,成为海浦新生地。
枋山溪溪床瓜田
台湾地狭人稠,可用的平地只占了约五分之二,因此许多相对平坦的溪床,就成了农民租用耕作的好地方,例如枋山溪溪床就种满了热带水果——西瓜。
珊瑚潭
乌山头水库大坝兴建完成后,淹没了许多低矮丘陵之间的谷地,剩余露出来的部分,从高空上看就像绮丽的珊瑚,因此乌山头水库区又称珊瑚潭。
嘉南平原
百年前,嘉南平原因为不同季节的雨量差异颇大,呈现经常缺水的干燥疏林草原景观。但在以嘉南大坝为主的灌溉系统完工后,嘉南平原摇身一变,成为全台湾最大的粮仓,同时也是颇具规模的蔗糖生产基地。
德元埤
在还没有嘉南大圳的时代,居住在嘉南平原的农民便依靠自行修建蓄水埤塘取得灌溉水源,如咸丰年间依天然河道地势蓄水的德元埤。今日的德元埤为1956年完工蓄水,成为农田中的一片小型景区。
珊瑚礁上的墓园
琉球屿的杉福地海边,是难以进行农业利用的隆起珊瑚礁海阶地形。既然不容易进行耕作,那么就拿来当成祖先的长眠之地吧!琉球屿的海水湛蓝,海景第一排肯定是极佳的卖点!
琉球屿
台湾四周的众多岛屿中,琉球屿是较少见的珊瑚礁岛。整个岛屿由隆起的珊瑚礁所构成,中间还有一条地质断裂带经过,成为穿越岛屿的交通要道。琉球屿四周海域生态丰富,除潮间带生物外,热带鱼、绿行龟等数目也不少。
赤崁楼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大员建立据点,最重要的作为就是兴建普罗民遮城,曾为台湾全岛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后来城池倾颓,并改建了文昌祠、海神庙于城基上方,成为今日所看到的赤嵌楼。
安平古堡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来到台湾大员(今台南市区)后,在上鲲鯓沙洲上建立热兰遮城,郑成功驱离荷兰人后改名安平镇城。此城在清朝时废弃,后由日本人兴建灯塔,战后改建成瞭望台,是台南重要的古迹之一。
桥头糖厂
台湾南部的平原,在日本占据时大量种植甘蔗。甘蔗输送给制糖企业进行蔗糖生产,曾与茶、樟脑并列成为台湾重要的商品。在中美洲等地的低价糖竞争下,台湾糖业逐渐转型为观光产业。
菱角田
菱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用植物,一首著名的民歌《采公菱》曾是许多人共同的回忆。台南市境内官田、六甲等地种植了为数不多的菱角,偶尔可见农民在水池中采菱,不过这里的品种是台湾菱,不是江南地区的红菱。
白菜采收
大白菜是台湾人经常食用的叶菜类作物之一,在火锅、泡菜中都有白菜的身影?目前各种菜类大多采用大面积的商业种植,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北门蚵田
台南市北门区的海边,有一片被青山港汕、新北港汕两座沙洲围绕的潟湖。此处受沙洲屏障,风平浪静,是理想的养蚵地点,台湾数一数二的大片蚵棚便架设其中。
青鲲鯓聚落与扇形盐田
“鲲鯓”本是指鲸鱼拱起的背部,后用来形容海中的沙洲,成为青鲲鯓地名的由来。随着人为开发增多,干燥炎热的南部海边成了设置盐田的首选。青鲲鯓拥有别具一格的扇形盐田,若能飞到空中,一定会被这优美的造型吸引。
鱼塭夕照
今日的高雄茄萣、永安一带,早年曾经是一片潟湖。随着人类开发而不断向水域推近,如今除了部分潟湖被改建为兴达港外,其他区域变成了连绵不绝的鱼塭,养殖虱目鱼、鲈鳗等鱼种。
寿山
夹在高雄都会区与台湾海峡间的寿山,也叫柴山,其本身是一个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区,因长年军事管制而得以保留非常自然的样貌。在解除部分管制后,登寿山成为高雄市民的日常休闲健身运动,这里更成为规划的第一个自然公园。
高雄港
高雄港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吞吐量居全球前20名。但由于港区不够宽阔,所以并不是所有超大型船只都能入内停泊,因此常见到海面上有众多各式轮船暂停海上,一同欣赏南台湾的夕阳。
高雄港
高雄港是台湾4座重要港口之一,最早于1858年在《天津条约》中开港通商,日据时期经过多次扩建,成为大型商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遭到美军轰炸。战后持续扩建,并发展出重工业区与大都会区。
龙腾体育馆
这是高雄第一座综合性体育场馆,有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最多可容纳55000名观众。这是全世界第一座有开口的体育场,且在屋顶使用了多达9720片太阳能光电板,以利用热带的阳光。
美丽岛站
位于高雄市区的地下捷运系统美丽岛站,在天空中俯瞰是由4座流线型玻璃帷幕建筑构成的,在地下则设计了知名的“光之穹顶”,被媒体评选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地铁站第二名。
小港临海工业区
在高雄港建成后,许多原料需要依赖海运进口的工业也在港边落脚,包括造船、钢铁、炼铝、化工、水泥等重工业,因此高雄也有台湾“重工业之都”的称呼。但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
凤山海光眷村
高雄是台湾的港都,也驻扎了相当多的军队,这使得高雄四周的军眷村数量庞大。这里的居民大多是1949年来到台湾的,与附近居住百年的台湾人社区颇有差异,不论在建筑、语言还是文化等层面,都具有不同的特色。
苏厝长兴宫迎王祭典
传说康熙年间,曾文溪畔苏厝的居民夜间听到美妙音乐,只见驶来一艘大船,令旗上写着“玉敕代天巡狩”,原来是瘟王出巡带来祥瑞。后人模仿这个场景举办迎王祭,压轴是将王船焚烧,恭送王爷返回天界,仪式盛大而隆重。
内门紫竹寺
高雄浅山地区的内门,早年开垦时偶有盗賊,因此当地居民有习武、演练阵式的传统,遂演变成全台湾最著名的“宋江阵”集散地。近年来在大庙紫竹寺会举办创意“宋江阵”比赛,传统与创新结合,吸引了大批文化观光者前来共襄盛举。
双鬼湖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
在高雄、屏东与台东三个行政区的交界及中央山脉棱线附近,有着巴冷公主传说的大、小鬼湖,是台湾少数民族鲁凯人的禁地。众多野生动物生活于湖畔上千公顷的台湾杉纯林内,生态资源非常丰富。
献肚山滑坡
2009年,莫拉克台风在3天内使高雄山区降下2500毫米的惊人雨量,这导致献肚山大规模滑坡并掩埋小林村,造成400多人遇难。这是台湾有记录以来最惨重的台风灾害事件。地质脆弱的台湾在遇到极端天气时更应做好万全准备。
AND
长按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