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鞍结节脑膜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及影像诊断(建议收藏)~~~

鞍结节脑膜瘤
病理与临床特点

  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仅占颅内脑膜瘤的4%~10%。鞍结节脑膜瘤在生长过程中受以下结构阻挡:外侧的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及其周围蛛网膜,前方的视神经及蛛网膜凹,后方的垂体柄、漏斗与Liliequist’s膜,上方的视交叉及其周围蛛网膜、终板、大脑前动脉的A1段及前交通动脉。肿瘤向前延伸过程中包绕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向两侧经视神经与颈动脉之间的间隙或包绕后交通动脉扩展,一般不向后床突及鞍背生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多为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随着肿瘤增大,视力视野改变逐渐加重,并伴头痛和内分泌异常,似垂体瘤。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肿瘤以鞍结节为中心,可居于中线或偏侧性生长,横断面上为类圆形,矢状位显示为半圆形或“蹲鼠状”,前下缘及两侧常见脑膜增厚及尾征。肿瘤边缘清楚;

  ②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可见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及均匀强化,多方位重组有助于显示脑膜尾征。但CT由于鞍区骨质的影响,往往难以区分侵入鞍区的脑膜瘤与垂体瘤。矢状面重组图像有助于诊断,但仍不足以显示垂体柄等微细结构;

  ③MRI表现等或稍长T1及长T2信号肿物,边缘清楚,中心常见星状长T1及短T2信号。增强显示肿瘤以鞍结节为中心,向前延伸,前下缘常见典型脑膜尾征。平扫与增强MRI均可显示肿瘤与垂体的分界,脑膜瘤强化较垂体更明显,有时两者之间可见鞍隔显示。但少数鞍结节脑膜瘤突破鞍隔、进入鞍内压迫垂体,并向两侧生长包绕颈内动脉时,难以与垂体大腺瘤、尤其是侵袭性垂体瘤鉴别。

简要病史

A

B

例1,男,62岁。视物不清3年,失明1个月。

A

B

C

例2,女,39岁。左眼失明5个月。
例3,女,47岁。失明3个月。
CT与MRI所见

  例1,CT平扫(图1A),鞍上池偏右侧不规则形稍高密度肿物(箭),CT值39HU,内见点状高密度。冠状位增强T1WI(图1B),肿物明显及欠均匀强化(箭),边缘轻度分叶,右下缘见脑膜尾征。垂体可见(箭头),强化程度稍低于上述肿物。双侧侧脑室扩大。

  例2,T1WI、T2WI(图2A),鞍上池左前方类圆形结节(箭),边缘清楚。箭头示垂体。矢状位增强T1WI(图2C),肿物呈蹲鼠状(箭)、明显强化,前缘见典型脑膜尾征(弯箭),肿瘤后缘与垂体柄分界不清。垂体仍可显示(箭头)。

  例3,冠状位增强T1WI(图3),鞍内-鞍上明显强化肿物,右侧缘见脑膜尾征(箭),垂体受压(箭)、强化稍低于上述肿物,两侧颈内动脉未见包绕。

最后诊断

均为鞍结节脑膜瘤。

鉴别诊断

  ①主要需与向前上生长的垂体大腺瘤鉴别,垂体瘤血供不如脑膜瘤丰富,易坏死、囊变及出血,强化不均匀。垂体瘤质地较软,通过鞍隔孔形成腰征或“8”字形。垂体瘤易包绕两侧颈内动脉。临床上可有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及实验室异常。垂体瘤一般向上生长,而脑膜瘤倾向于向前上延伸。但需注意的是,向前上生长的垂体大腺瘤中心也可位于蝶鞍前上,边缘不规则分叶,并侵犯邻近脑膜使之增厚形成脑膜尾征。垂体瘤所致的脑膜尾征较薄而短小;

  ②颅咽管瘤,高峰年龄为5~15岁及40~50岁,常为囊实性肿物,钙化明显,有时可见短T1信号囊液,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③生殖细胞瘤,常见于儿童,临床特点为性早熟,肿物一般较小,呈实性,增强扫描明显及均匀强化,可伴松果体区类似肿块。

简要讨论

  鞍结节脑膜瘤并非罕见,影像学上具有典型脑膜瘤的特点,但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众多,术前明确肿瘤性质并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制定手术计划至关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