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是坚持的唯一意义
图:八大山人
前几天有朋友说,也准备开始写点文章,重要的不是一篇两篇,如何持续是个问题。朋友很有才华,在我眼里是可以写好看文章的人,我说,你想到什么写什么,想聊什么就说什么。他问,还有更具体点的吗?我说,没有。
昨天刚好也有网友很好奇,以为是不是我经历多。
我的经历不特别也不丰富,跟同龄人差不多,就是人群中的普通一个。相比十几年前,当然经历会更多点,照镜子也会发现不如十几年前年轻,但得多精彩的人生才能写不完呢。
重要的不是经历,是对经历的一些思考。一样的故事,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解读。每天都面临的那么不一样的理念,有人信,有人不信。信不信,为什么,不一定要说出来,哪怕只是盲目信赖权威,又或者只是情绪驱动。
有的人会像我一样,习惯写出来,有的则不然。文字只是表达工具,什么也说明不了。有些人不爱说,但心里明镜似的。既然都写了这么多字,我得承认,自己属于喜欢用文字表达的那一类人。因为说和写,又有那么点不一样。
说话每个人都会,如今人们也不怎么说了,都在微信上交流,其实已经是在“写”了。人平均在微信上聊天的字数应该是不低于1000字每天。从有QQ开始,多数中国人都早就不停敲打键盘,用文字的形式交流了。也就是说,不求文笔多精湛,文字单纯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多数人都熟悉,能掌握,为何一到文章就卡壳?
因为不知道说什么。就算要虚构个故事,缺的是文笔吗?不是,是不知道怎么编这个故事。文笔这件事比较靠后,锦上添花。我们日常读一些网友的真人真事,看得津津有味显然不是因为网友的文笔好,而是故事足够吸引人。
因为最近重读阿城,也就捎带评价了阿城,一直觉得阿城太聪明了,属于生活中一点就透的人精,而且他写得少,好看的都是闲话闲说一类的杂文,就是跟大家闲聊,这个真是阿城的拿手绝活。阿城的小说成就不值一提,三王,重读了,也就那么回事,传统世俗小说的回归,文学不文学的,他差得是有点远。这不是我的评价,是别人的评价,他自己认为比较中肯。但有些读者难免误会,好像我是在批评他。我哪有资格批评这么聪明又有趣的老头呢。
为什么提到阿城,想说的就是把文字太当回事的人。很多人还没写呢,就把自己的文字跟大师们比,自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也无法放松。文字的拘谨和行文的紧张感藏不住。人有追求就好事,但若是想着非得厉害到什么程度,就不是很健康的心态。
不管是爱惜羽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写不写都是个人意愿,无可厚非。大师们境界不同,我们这种普通人,如果也喜欢写点什么,或者希望能持续写,就不能太把文字当回事,更不用去管有那么多人写得那么好,还写个啥。这就有点莫名骄傲了,人家写了多久你写多久,你以为自己什么天赋异禀?
上大学时敲过一个十几万字的长篇,很烂是一定的,但敲完了,但羞于示人。后来博客随意篇幅,反倒经常写不出来什么,一个脑子空空,一个是总想深刻,无病呻吟,态度不对,好不了。
不少人依然好奇,我写了这么久,这两年几乎每天更新,怎么做到的,难不难?我又不是复印机,也难,只是比不常写的人较熟练而已。或许还有人好奇,实际的成绩的如何呢?是不是这么勤奋之后关注数蹭蹭蹭上涨?完全没有,总体上看涨得非常慢,一天平均三十个净增长吧,也就是新增减去流失的数字,有些阶段每天写每天掉,一个月可以跑掉几百个关注。
那为何坚持写?
有更多人喜欢,当然好,没有也不要紧。有更多广告就更好了,有多少接多少,没有就没有。这几年我想明白了,写就是写的唯一目的。坚持就是坚持的唯一意义。
当然,事实上我也清楚或者说我相信,只要坚持,更多人喜欢和更多广告随后就到。嗨,又是热铁别摸的简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