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同题 | 第203期同题:表扬
刊头作者/广西青年诗联艺术家 韦代森
↓
详情请继续阅读~~
↓
对联
请输入
题表扬
秦风汉雅
种植希望;
待获良优。
注,新声
表扬
内蒙古 塞外牧人
好事皆夸休少语;
良民尽赞该多言。
诗词
请输入
表扬
文/水白
人生尘世中,天性爱虚荣。
好话心房暖,善良天地通。
学习多向上,进步自从容。
化育新生者,表扬是惠风。
五言排律 表扬
文/嘟嘟颜
表扬谁不想?求却若登天。
范伟求求你,影坛零五年。
剧情今奔现,青岛小逄篇。
感叹真魔幻,电商消息传。
不期虚誉至,套路我花钱。
如此表扬者,鬼都不拢边!
【背景资料】
他为了一个表扬“追”了近4年,青岛上演现实版《求求你,表扬我》
青岛日报 10/23 21:53:3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3日讯 2005年,一部名为《求求你,表扬我》的电影上映,范伟扮演了一位憨厚本分的农民工杨红旗。影片中,杨红旗因为见义勇为救了一位女大学生,三番五次到报社求表扬……其实,他心里有个秘密:为了给垂危的老父亲一个精神安慰,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儿子被社会肯定。
十多年后,现实版的《求求你,表扬我》在西海岸新区发生了。故事的主角是王家村的养殖户逄增刚,他见义勇为后,为了获得一个“见义勇为”的肯定,到派出所找了将近4年。
表扬
文/东晟
遥忆学堂炉火红,
师生鼓励乐融融。
校园贡献花谁属,
我拾柴多记大功。
表扬
文/甦
轻狂年少好争强,
处事矜功盼表扬。
夕照余晖激情逝,
管它云卷与云翔。
七绝 题表扬
刘昌荣/贵州桐梓
稚童欣喜数红花,
舍己救人受赞夸。
学子满分得奖状,
拾金不昧品光华。
表扬
文/清风徐徐
为得表扬倾力拼,
焚膏接晷梦难行。
神情倦怠终无果,
方晓功心不可成。
抗疫表扬信
文/风中劲松
2020年3月至7月,我主动参加街道组织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结束后收到社区居委会的表扬信。
墨蘸红笺字字珍,
敷陈风采与艰辛。
涓埃之力何称道,
更有英雄大义伸。
表扬
文/碧海蓝天
处处洋楼铺锦绣,
花开满地醉芳香。
游人赏景歌声在,
赞美诗文满故乡。
表扬
文/大园里
化雨春风细细浇,
园丁引领小苗高。
邪门除却乌云散,
正道开明黒气消。
辩证良心修锈锁,
精工热血淬尖刀。
师尊一句星光耀,
桃李花红硕果娇。
表扬
文/一笑
为头首学配迷汤,
当众夸人注蜜糖。
庶子常餐能琢玉,
平民屡饮愿当枪。
明查光闪多称赞,
暗点迷朦少外张。
奖励相形花费少,
嘴皮两片任飞扬。
现代诗
请输入
表扬
文/李敬华
小时候
家里和学校
都是不透明的窗
但是总也挡不住
温暖的阳光
学习有了进步
帮妈妈做了家务
就会得到
一连串的表扬
妈妈的表扬
像春风抚摸脸庞
老师的表扬
像碧波在心中荡漾
纯真的心灵
是最快乐的殿堂
那时候
真愿意听表扬
胸脯挺得高高的
小脑袋总是高昂
渐渐长大了
慢慢变老了
竟开始抵触表扬
怕它带来麻烦
怕它带来影响
每一天做好的
都是自己该做的事
还需要什么表扬
随笔
请输入
表扬
文/吉祥花
冬天的夜晚长而静。温暖舒适的屋子,暖气热烘烘的,灯光白亮亮的,最适宜沏一杯茶,读一本书,静静的写一篇稿子。这时,你会觉得这种闲情是其它快乐所不能替代的,这是一种心灵的畅游。
我喜欢阅读写作三年多了。和文友们坐在一起聊天时,都要谈到一些自己对文学热衷的话题,每当听他们说起小时候喜欢读书的有趣的事,总是向他们投去艳羡的目光,对他们充满敬意。比如,背着大人用零花钱买书,课堂偷着阅读小说,半夜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看小人书等,而我是没有这些经历的。上学时语文是最差的一门功课,后来又由于患了付鼻窦炎,常常头昏、头疼,不能长时间低头,不能受风,不能遭油烟刺激……便顺理章地给自己找了一个不阅读的理由。我的阅读史是一片空白史。
有文友们禁不住问:“那你后来又是怎么爱上阅读写作的呢?”是啊,我是怎么爱上的呢?
这要首先感恩高科技微信的问世。2015年,我的手机还是那种简单的拨号式的,在好友阿芳的催促下,我换了一个3G手机。她让我更换的理由是:3G手机可以下载微信,而微信上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那时,我不知道微信是什么,心里只有一个好奇,想知道微信里究竟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开始并没有发现有趣的东西,就是当做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在朋友圈看好友分享的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关注公众号,以更方便寻找我喜欢的文字,心里暗想:真的是很有趣啊!心里十分感恩好友,能事事想着我。后来又知道个人还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平台随意发布自己的文字,这种玩法深深牵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一处,激发了我阅读写作的激情。可是一想到自己那点文学底子,心就凉了。而我想要做一件事,总会给自己找出理由来。
想起了前几年玩QQ时,喜欢在一个QQ群里和一些群友乱砍。有一次,一个群友发了一张搞笑的图片,我即兴看图写了一段文字,供大家取乐,有趣的文字确实收到很好的效果,那天,群里很热闹,玩的很尽兴。唯独有一个群友很郑重其事地表扬和鼓励了我,他说:“你真有想象力,以后多看看书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当时,我并没太在意,仅当做一句玩笑话,随着聊天结束,他的话也就烟消云散了。
自媒体的热潮喷涌而出,我萌生了展示 自己的想法,而且感觉越来越强烈。那个网友表扬和鼓励我的话,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阅读写作的勇气和力量。于是开始在公众号上不停地阅读,不管那一类的文章,只要我喜欢的就看,持续阅读一年多后,在2017年9月加入了雨巷诗社。恰巧群里每周组织同题活动,便坚持跟着群友习作同题,一直至今。从微信公众号的零碎阅读到买书系统阅读,从写几百字短文到写几千字的长文,期间包含了自己的艰辛和坚持。现在阅读写作已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起一句话:“优秀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大概来自那些研究家庭教育者的,最初我一直怀疑它的正确性,现在想来,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表扬可以鼓舞人心,可以增添勇气和信心。
读书写作陪伴我走过了三年的光阴,虽然一路走来有一些辛苦,但收获了一种从前没有的快乐。通过阅读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也有了宽广的胸怀。每天沉浸在阅读写作的快乐中,无暇顾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减少了许多琐碎的烦恼。也常常会想起那位网友,想和他聊聊现在的情况,更想告诉他,是他的一句话让我有勇气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可惜我早已退出了那个QQ群,我们又没加好友,在茫茫的网海中无从寻他。不管当时他是出自内心的表扬,还仅是一句玩笑话,这都没什么,重要的是在我需要获得一个支持理由的时候,想起了他那句表扬和鼓励我的话就足够了。
每一个宁静的晚上,当我坐在书桌前,享受阅读写作带来的快乐时,网友那句表扬和鼓励的话就会浮上我的心海,我便会带着一颗感恩之心畅游书海,抑或激扬文字,静享心灵自由飞翔的美妙之旅。
表扬
文/蜗牛
婆婆这个月轮到我们家照顾了。她一年内住了两次院,身体状况不好。现在腿脚不便,只能偶尔拄着拐杖在屋里屋外走动走动,更多的时候在炕上坐着或躺着。
婆婆没读过书,连电视都看不懂,更听不懂评书了,再加上吃饭喝水还要人伺候,她觉得自己很没用,拖累人。每天唉声叹气。
丈夫为了哄她高兴,就给她找些力所能及的事。
前两天,丈夫把捶打完的豆子放在簸萁里,放到炕上,让婆婆挑出土坷垃和碎豆秸。
近午,丈夫一边把挑好的黄豆收起来,一边夸婆婆挑得干净,婆婆听了,很高兴。
昨天,我剁了白菜,和好了面,把面板和馅儿放到炕上。然后,丈夫擀皮,我和婆婆一起包饺子。虽然婆婆因为手没劲儿,饺子的皮都包不严实,但是丈夫还是夸了好几句,婆婆越发包的起劲儿了。
今天,婆婆说想吃白面和棒子面两掺儿的饽饽。我早饭后和了面,放到大棚里发着。中午饽饽蒸好后,我揭开锅,让丈夫把屉端到饭桌上。丈夫刚刚在灶台前看到饽饽,就对着我婆婆大声说道:“妈,你四儿媳妇今天蒸的馒头太好了,从结婚也没蒸这么好过。妈,还是你打腰啊!”(打腰:昌黎土话儿 ,就是特别重要的意思)
我也附和着:“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婆婆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儿。
就这样,婆婆的心情渐渐好起来,气色也一天天好转。
表扬
文/马林良
“你行啊,过来看我了?”八十七岁的公公用手抬起右眼皮,看着向他“走”来的九十岁的婆婆。
婆婆坐在先生推的轮椅上一步一步走近公公,那时是庚子年露月初十,阳光许是动身晚了,已经是上午十点了,屋里光线不是很好,一楼的采光总是不太好,就像我们人的出生一样——有的人注定出生就带着光环,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戴上光环。我已经习惯了,随手开启灯,屋子里亮了。
公公右手抬着右眼皮,视线随着婆婆的轮椅移动,他的面部明显的潮红——不健康的潮红,这是淋巴癌的细胞在作乱——我想的,我没有多少医学方面的知识,我的先生比我知道的稍微多点儿,这些年公公的抗癌路上都是他陪伴的身影,我也曾试图去了解病情,然而没过两分钟就对一个又一个医学名词缴械投降——就像我看一个又一个保险单上的名词一样。
婆婆听见公公的声音笑了,“怎么样,他爹?我还行吧?”她像小孩子一样邀功,我当时走在她的轮椅的旁边,高举着吊瓶——脑袋白水解物,大概是这个名字。轮椅停了,婆婆坐在了客厅里放置的桌子旁,我把吊瓶挂在冰箱上面准备好的挂钩上,叮嘱婆婆不要乱动,以免拽掉挂钩。
“行啊,正经不错呢,知道过来看我了。”公公笑了,右手依然抬着自己的右眼皮,左手摸上了婆婆的头,为了照顾起来方便,婆婆的头发被大哥剃成了平头,刚开始婆婆不满意,说是不好看,大哥说每一次给她梳头洗头太不容易后,婆婆不再反对,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躺在床上,摸着头,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若有所思,不知是在想自己的头发,还是在想什么。
“怎么样,他爹,我还行吧?”婆婆像个自己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奖励的糖果的小孩子,又一遍邀功,以期得到糖果。
“行啊,相当不错呀,都知道惦记我过来看我了。”两年前公公淋巴癌加重,婆婆有失智现象后,家里人为了照顾他们方便,把老两口分开了。
“我惦记你,过来看看,他爹,你那手干啥老抬着。”婆婆右手指着公公问,公公的左手抓住了婆婆的右手。
“我不抬着右眼皮,我就看不见你了。”公公凑近婆婆,“我的左眼坏了,啥也看不见了,右眼皮抬不起来了。”
婆婆的左手抬起来,我赶紧把她的左手放到桌子上,冰箱上的挂钩往上移动一点,婆婆的身子右倾,老两口的头挨到一起,我看着先生,先生的眼圈红红的,我赶紧看向窗外,天灰蒙蒙的,也没看天气预报,看来是要下雪,我的眼里亮晶晶的,仿佛看见雪花在空中飞。
“他爹,老了不容易啊!”婆婆把下巴颏放到了桌子上,公公的左手摸着她的头,右手依然抬着右眼皮,一动不动盯着婆婆,我看不见他的眼睛。
“爸,把手放下来吧,那样不酸吗?”先生提醒着他。
“没事,不酸,再不看看我都怕我看不见了。”公公抬起眼睛看了看我和先生,“你妈吃药了吗?”
“吃了,都吃了。”我答复。
“你们受累了。”公公的头抬起来,“外面咋了?”
“阴天,好像要下雪。”我也抬头看着窗外。
“刮风下雪,自然现象。”公公又低着头看着婆婆,“下雪就扫雪,雪总有停的时候,不能总下,扫不干净都不要紧,来年春天,阳光普照,雪就化了,雪下面就是春天。一冬一冬就是这样过去的,都能过去……”
公公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炮校,也就是西安炮校前身,因为沙眼停步在空军驾驶员驾驶舱前,这是他的遗憾。
我和先生互相看了看,公公的话别有深意呀。
“这些年多亏你们哥几个,她们妯娌几个了。”婆婆接着公公的话感慨万端,“我们有福气了,摊着好儿女了。”
“摊着好儿女了。”这是对我们的表扬吧,可是为什么我高兴不起来呢?
十点二十,婆婆坐不住了,我和先生把她推回了卧室,公公放下了右手,仰躺着,先生回到客厅闭了灯,“灯打着。”公公说。
露月的阳光迟迟不露面。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公公打开的MP3里又唱起了乡音,吓了我一跳,我看向窗外,这暗沉的天呀,阳光啥时候出来呀?阳光出来就好了,此刻阳光在我心里就是包龙图。
我的愿望,不过是和先生一起,等着风雪过去,等着阳光明媚,守望春花盛开。
表扬 ·伤
文/岁月如歌
题记--- 我的伤很多,而不善表扬,是我心头的重重一伤。情商啊情伤!
幼儿园大院里樱花怒放,文丽老师一身运动装走在队伍前面,像鸭妈妈和小鸭子似的带着她身后的一群小孩子。她走一步搓一步,两条小辫儿甩过来甩过去,双手交替着在左右肩头一拧一拧的,不时转过身来,“来!小朋友们跟我来,一二,拧麻花,一二,拧麻花……”
我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间,穿着一身迷彩服,跟着老师的节奏亦步亦趋,两只小手也在肩头一拧一拧的,稚嫩的小脸蛋红彤彤的就像树上盛开的樱花。那一天我陪老母亲看病回来,路过幼儿园,隔着幼儿园的栅栏大门看见了这一景,真是春风得意,心中不尽阵阵暖流。
儿子出生在我们工作事业最要劲的日子。看着妻子怀中的小宝贝,我欣喜若狂,我把他托在手上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不知道孩子出生什么样长大怎么样,早早就给他起个小名叫“争争”,觉得他争气就好。
争争两岁半我们把他送到了单位幼儿园,那儿的阿姨有的用墩布给小孩子擦屁股,所以我赶紧想办法让争争挤进了空军幼儿园。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好,孩子成长很快,没两个月时间就从小班进了中班,后来又跳进了文艺班。争争妈妈是初中教师又带班主任,一年到头披星戴月,接送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我的头上,可是我也忙呀,所以我们的孩子经常是头一个送、最后一个接,孩子就在我们的这种“酷爱”当中成长,学会了许多,也经受了许多。
早上我们到了幼儿园,争争往往是推开教室门的第一人,这时候教室和寝室的卫生还没有搞完,我把争争交给阿姨老师,老师自然让他到一边站着或者坐在小板凳上,争争紧紧抓着我的衣襟久久不愿撒手,小嘴里重复着“爸爸!早点接我……”然后乖乖地等待着、迎接着其他小朋友的到来。
转眼间一片秋风落叶声。街边的路灯已经亮起,我紧蹬着那辆二八飞鸽车,等我气喘吁吁赶到幼儿园的时候,教室的墙角里只剩下了我争争一人。孩子见我来了,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爸爸,以后早点来接我,我怕……”他手里的小水瓶“当啷”一声掉在地上,瓶子碎了,孩子泪眼婆娑。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朝朝暮暮天天如此。下雪了,昏暗的街灯照着晶莹的雪花扑扑簌簌刮进脖子里,好冷!我把自行车靠在幼儿园门外的围墙上,跑进教室拉起孩子一只冰凉的小手走出幼儿园大门,孩子突然站住脚,仰头对我说“爸爸,你早点接我吧,我怕!”“小伙子怕什么怕,我不是来接你了吗?”“我怕你和妈妈不要我了……”我俯身把他抱上自行车大梁上的藤编的椅座,孩子“哇”的一声大哭,震得围墙上的积雪噗噗啦啦落了下来,我心中顿时五味杂陈。打孩子,大概从此落下了第一个巴掌。
可是争争,我的儿!你可知道?我和你妈都不是等闲之辈,你妈妈这时候还在学校晚自习的教室里,我刚才做完公司年终设备汇总表,一会儿把你送到奶奶家,我还要赶去参加电厂新机组试运行调度会呢。孩子啊,现在跟你说这些你不懂,你还是快快长大吧!
家事国事身边事,往事不堪回首,我若能把它都记下来,那就不仅是《伤》,不仅是《雪》,也许是一部鸿篇巨制的《破家谣》。
我的童年远离父母,在外婆家长大。外公是中国戏校评剧教师,外婆不时拉着我的手,踩着石头跨过京城护城河,去戏校排演场看戏。戏校的小学员和我岁数差不多,看到他们练童子功,有时动作完成得不好,在老师教鞭的威逼下,忍痛登上高台,前后空翻着下来的场景让我不寒而栗,所以当外公外婆用商量的口吻问我要不要去学戏时,我平生第一次说了声“不!”
外公规矩大,“食不言觉不语”,小孩子那是必须的。外婆家法严,动辄重罚。我恨她那双裹出来的小脚,我时常由于犯了什么错误,被她那尖尖的小脚踢得生疼,却不敢怒也不敢言。那时候小孩子没什么零食,外婆家虽然日子窘迫,也总给我备些江米条、槽子糕之类,放在后墙高高的小窗台上。我看着那可望不可及的糕点盒垂涎欲滴,有时便趁着家无旁人,把被子、枕头、小板凳摞起来,小心翼翼地站上去拿下糕点盒,翻开上面的,把下面的点心抠下一点放进嘴里,然后再原样放好。其实这种掩耳盗铃的小把戏外婆早就心知肚明,只是按住不说罢了。
终于有一天,有一块点心丢在了枕头旁边我却浑然不知,外婆的怒火爆发了,我被关在屋里家法伺候,外婆的鸡毛掸子两掸子下去,疼得我跳了起来,外婆停下手问“打你屈不屈?”我脑袋发懵,实在不懂什么是屈,便连声道“屈,屈”“你还屈?屈就再打!”外婆把门栓插上,任门外的邻居怎么敲门也不开,鸡毛掸子抽得我鬼哭狼嚎,直到我认了“不屈”方才罢手。
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到了父母身边,离别前夜,外婆对我絮絮叨叨,别的我都记不得了,只有“评剧是你外公的爸爸创造出来的”,这句当时觉得莫名其妙的话让我无法忘怀、体味至今。初次登上火车,外婆把我交给列车员,我的小脑袋由麻木变得轻松,我怕外婆的小脚,只盼着快快离开。车开了,隔着车窗,我看到外婆那双不利索的小脚追着列车跑了老远。
后来,每逢假期爸妈总要打张车票让我去京,原来的家、原来的外公外婆、原来的同学小伙伴,感觉竟是那么思念那么遥远又那么可亲!当开车的铃声再次响起,外婆在车下招着手老泪纵横,我扒在车窗上挥着手哭不出声,眼泪咸咸的,看着外婆一直看不见了为止,然后趴在小桌上任凭眼泪横流,流过八达岭。
我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说来一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家里生活拮据,母亲人小力单,含辛茹苦把我们哥儿几个拉扯大。别看她却像牛一样倔犟,其实真正是家中的弱者。母亲很节俭,为了孩子可以不吃不喝,但孩子们要是买些学习有用的东西她从不吝啬花钱。那时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才50块钱,我的第一只口琴3块多,她二话没说径直把钱塞在我手里。
母亲教育我们也是不讲或者说不懂方法的,她施行的是笤帚疙瘩的教育,我和弟弟们都曾被她打得头上一个一个的包。尤为可怕的是,她那硬劲儿上来不管是谁都六亲不认,我就曾因为一个过不了的年被我这个可爱的亲妈气得小肚子一鼓一鼓的,我说“我不活了!”母亲随口一句“那你死去吧!”我夺门而出,想想又回来了,是啊,我为什么活着?死了哪有今天?哪有这么多恩怨情仇?哪有我的小争争呀!
一只袖珍的小竹篮,里面卧着两只葱翠色的毛茸茸的小雏鸟,那是争争在幼儿园运动会上赛跑得来的奖品,他用两只小手把它捧回家,他略有失意地告诉我们,他本是第一名的,但第一名的奖品发给了豆豆——他爸是营长。我接过争争手中的小竹篮如获至宝,把它一直珍藏至今。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我欠孩子一个夸奖。
争争的金色童年是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的。我们先后给他安排了书法、素描、游泳、武术的学习。他在马老师那里学的手风琴,学到了少儿中级的课程,回到家里,听他拉着“小酸梅果“、“小啄木鸟”等欢快的乐曲,看着他那认真的、有模有样的架势,我和她妈在一边常常会心一笑。后来,我觉得争争手风琴拉得多,乐理知识学得少,也没商量就给他换了个初中音乐老师从头学起,这下可砸了!孩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手风琴上逐渐蒙上了一层灰尘。
很快,争争上学了,他可不像别人家的孩子每天能接来接去,他没那个福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当上了班长。
四季轮回,时风多变。三年级他的班主任杨老师退休了,换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方老师兼班主任。那时我也在转型,阴错阳差地搞起了装修,每天忙的不亦乐乎。突然有一天,我腰间的BP机响了,方老师急唤我去学校,说是争争闯下了大祸。
我急忙把工地安排一下,赶到学校时已经放了学,争争和方老师在办公室等着我。原来,下了体育课,争争和一个叫康康的同学追逐着跑回教室,不小心在上楼梯时绊倒,他把康康撞到了栏杆上,头撞破了。我和争争跟着方老师,赶到康康家,只见康康碰破的额头边上已经包了纱布,他喏喏地站在一旁,听她妈妈好一顿数落争争的不是,争争也没做分辨,上前看看康康的额头,俩人小手一拍算是完事。我赶忙给康康和他妈妈道歉,留下30元算是慰问和补偿,然后在康康他妈的怪怨声中下楼回家。
第二天,争争的班长被方老师撤了,换上了康康。后来我才知道康康的妈妈很会来事儿,开学之初就买了一辆时髦的7速赛车送到了方老师的宿舍里。
不久我的BP机又接到方老师的通知,“你的孩子没来上学”,我的天!我急忙赶到学校,他真的没上学!我在学校附近找了个遍,终于看到,在一棵大树下阴凉下,争争背着书包和水瓶,挤在人堆里,出神地看着老头儿下棋。我一把把他拉回家,进门一顿好打。争争任我怎么打,只有眼泪没有哭声。后来上学他学校是去了,但回家作业什么也不知道,我气急败坏,把孩子的小屁股打得又红又肿,晚上疼得他都没法儿正身睡觉。
争争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他妈去省城进修了,再忙家长会我也要参加。工地事太多,我忙不迭,每次家长会我都没时间刻意换装,我自以为带着劳动的“本色”到场实属正常,我不知道这社会和孩子什么时候懂得了爱面子。终于有一天晚上9点多,我和他又约到加州牛肉面吃晚饭时,孩子郑重地提出“爸爸,人家都以为您是包工头,您以后来学校换换衣服吧!”我环顾四周,怔怔地看看孩子,又低头看看自己,一时无语。
那年的五四青年节,我们厂里组织春游采凉山,争争跟着我爬到半坡,不小心绊倒了,没等我和旁边的年轻人拉一把,他自己就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带着嘴角的鲜血,在一片松间平地上给大家大大方方表演霹雳舞,实在招人心疼又可爱。
五年级了,争争他们又换了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胡老师。胡老师平静而认真地听我讲争争入学后几年的经历和变化,对我说“别急,慢慢来,会好的。”争争他妈不在家,我恰有要事躲不开一趟出差,我很为难地说给胡老师,胡老师二话没说,把争争接到他家,和她的孩子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学习。孩子的天性渐渐回归了,他开始专心学习,他热心地给班里写稿子出板报,在足球场上纵横驰骋,在迎新晚会上当主持说相声,看到孩子的变化,我感到欣慰,只是,我欠下了他太多的赞美。
孩子她妈圆满完成了进修,把收获带回了家,也带回了学校。她当了多年班主任,历来严威并济,但自从进修回来,竟变成了春风化雨。她把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学着魏书生的做法,和学生、家长交朋友。进修前,她的学生被她管教得没处撒气就放她自行车的气,拿弹弓打破我家的窗玻璃。可是她后来的学生比自己的孩子还亲,亲切地叫她“妈妈老师”,她这个班的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而我,自然成了她身边最大的学生。
我不再打争争,但已经追悔莫及,在我面前,他与生俱来的害怕是我带给他、也是我留给自己的一块伤疤。
他上初中了,学习尽管很吃力,也一步步赶了上来。上高中了,我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由他自理自立;趁着开学前的时机,我特意送他到偏远的农村孩子家生活几天;开学了我还是不放心,百忙之中,大老远骑着车子赶到学校,隔着教室的后门玻璃看他在怎样学习。我说不清这些有什么用。高考了,他和许许多多学子一样,也盼望着远离父母高高飞翔。他大学的学习生活就像在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忽而被大浪高高卷起忽而在水面荡荡悠悠,谁也不曾想到他中途拨正了船头,稳稳地靠了岸,成了校园里的一隅风景。他从一个满身朝气的大男孩变成了一个智慧持重有担当的大男人。他自己蹚开了就业的大门,在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他好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感觉他不过是在顺势而为,一不留神就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网红韬哥。
小牛若有志千里,不待扬鞭自奋蹄!他长大了,也许不再期许我的点赞和表扬。而我不会说话却在久久思索,究竟是福兮祸兮,还是失之得之,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儿?
雨巷诗社于2014年10月21日豫章万斌创立,社员仅23人。另有雨巷诗社QQ兴趣部落1.1万人;微信圈子【唐诗宋词天天读】1.2万人;雨巷诗社交流群230人。每月定期举办“雨巷征文月赛”“每日一对”“每周同题”等特色活动,量虽不多,但每篇作品必附评语。
雨巷诗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诗社,没有大腕,没有大活动,更没有影响力,只有尘世中恬淡的一抹丁香。创社六年间,旨“捧一杯闲茶,读一首闲诗,度我一闲身。”非所他求,自得其乐而已。
雨巷诗社特别感谢高山大神群、中青诗联网、联都论坛、中华国粹网等等各界大神莅临其间开展文学讲座、点评活动,使小社增光,获益良多。
投稿及加入诗社QQ微信群方式:
1.投稿信箱:yuxiangshishe123@163.com
2.社长微信号:919059778
3.入选要求:现代诗歌、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不超过15首(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到数篇不等;新诗,不超过5首。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
4.入社要求:需在雨巷诗社创作交流满1年以上,发近原创作品三首(篇)给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加入。
万 斌:雨巷诗社社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青楹联研究院副秘书长、联都论坛顾问
李观宇:雨巷诗社副社长、广东人,网名拙笔牛牛
马林良:雨巷诗社散文首席、吉林人,网名马大姐
何小梅:雨巷诗社诗词首席、重庆人,网名永不言弃
郝秀苓:雨巷诗社诗歌首席、天津人,网名断桥,天津作协会员
雨巷诗社
微信号:yuxiangshishe
雨洒文江龙纵笔;
巷回韵响鹤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