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文缘何“一张脸”‖文/嘉琳

中小学作文缘何“一张脸”

嘉琳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举办了一场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令主办方意外的是,不少作品遭撞衫:“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在相当部分学生笔下成了“我家的传家宝”。而记者调查发现,作文千篇一律、杜撰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件难忘的事,超过1/3的学生写了学会骑自行车……

大量同质化、雷同化、编造的作文出现,反映出中小学写作水平的尴尬,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其一在于生活的缺乏。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缺少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业余生活并不丰富。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在课外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生活被压缩为“学习”2字,导致鲜活性、丰富性、独特性等属于写作特点的触觉,在孩子们心里逐渐钝化、逐渐麻木。

其二在于思考的缺乏。写作是系统思考的过程,可以整理混乱的思路,将外界接收到的信息汲取养分、合理吸收,但写作不断回忆、不断取舍的思考过程,相对比较痛苦,增加了孩子们进入的门槛,也挑战孩子们的耐性。同时,信息化爆炸时代,电子阅读因极富趣味性和感官体验,让孩子们欲罢不能。快速浅层阅读,挤占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增加了思考的惰性。

其三在于某些学校和家长重视程度缺乏。我国重理轻文的传统和“一技傍身”的观念,让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特长班、奥数班,但却没有从小刻意培养写作能力,写作文好和舞蹈、绘画、奥数相比,并不是一种特别值得一提的优点。事实上,喜欢写作的孩子一般都喜欢阅读,而后者可以让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但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中,写作在未来发展的优势体现很不明显,或者说很长时间才能体现。

然而,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是一种修养,不仅体现文字能力,更能体现写作者对于文学的敏感、想象力,对事物价值的判断,是一个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

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习惯,提高孩子们写作的能力,刻不容缓,也才是解决“一张脸”作文的根本之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