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炊烟想起娘

飘荡在心田上的炊烟

炊烟,一提到这词,大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倍感熟悉和亲切,脑海里下意识地刹那间浮现出乡下屋顶上那一幅幅或晃晃悠悠,或浓烟滚滚的场景,心里顿时涌上一种异样的感觉。

我的老家在山城五莲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为生。住的是几辈人住过的百年老屋。小的时候,吃苦条件异常艰苦。我家八九口人,老老少少挤在几间老屋里。窗子也是黑乎乎的那种木格子窗棂做成。烧火做饭的锅屋在最西侧一间。与锅台连着的是一盘硕大的土炕。土炕与锅台之间连接处有一个小孩子高的半壁子墙,叫“倚仗子”,顾名思义,可以倚倚靠靠的地方。天寒地冻的寒冬腊月,几个人盖一床冷冰冰的被子,小孩子赖在被窝里不爱起床,清晨趴在“倚仗子”上,脑袋往外一抻,就可以看到母亲在锅台上忙活做饭的情景,尤其是锅烧开了,腾腾热气从锅盖上冒出来,飘荡在锅台上空,恰好太阳光照射进来,热气缭绕、升腾,如同浓雾一般,颇有点腾云驾雾人在仙境的味道。

早年,我家老屋的屋顶上并没有多数人家屋顶上那样竖立着的一根或粗或细的烟囱,只有锅屋前窗左上方约四五十公分处一个长宽各三四十公分的洞,我们管它叫“象眼”。这样的设计结构,还是祖上留下来的。每当烧火做饭的时候,燃烧后草木的浓烟就会穿过炕洞与墙壁相接的“道堵”,然后从这里一股脑地冒出来,再爬上颤颤巍巍,晃晃悠悠屋顶,或在屋顶消散,或直上半空。炊烟的形状和爬行高度,主要取决于风。

若风大,炊烟会被吹散得不成体统,如同战场上吃了败仗,慌不择路,很快四下散开,消失殆尽。若风小,炊烟则像恋母的孩子,久久盘旋在屋顶不肯散去。这时候的炊烟最具有诗情画意,特别让人喜欢和留恋,给人留下的记忆最深也最美。现在人们写文章或者回忆小时候老家的炊烟的美好,指的就是这种袅袅绕绕的炊烟。在我的记忆里,炊烟除了有柔美、温顺的一面,有时也有令人讨厌和生气的一面。尤其刮大风,风向不对付的时候,烧火“倒赔”,浓烟会一股脑地白龙一样从灶下呼通呼通扑头扑面地窜出来,呛得咳嗽不止,更甚者一不小心浓烟夹杂着火焰,扑倒你脸上,燎了眉毛的事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时候的炊烟非但一点不美,而且特别令人烦恼。炊烟和人一样,脾气就是这样复杂。柴灶造就了炊烟,风考验着炊烟的性情。那时候,不知多少次看到母亲被灶下冒出的浓烟呛得眼泪鼻涕不住,手上脸上都被烟灰涂抹成大花脸的尴尬样子。即便再怎么不好烧火,母亲都一声不吭,默默地坚持把一家人的饭菜做好。记忆里,母亲大部分光阴都是在烟熏火燎的炊烟中度过的。炊烟陪伴了母亲的一生,直到老人家去世一两个前还在灶下在炊烟中忙活。母亲去世前几年,家里找人修改了“道堵”,在屋顶上按了水泥的,烧火不冒烟“倒赔”的情况下才有所改善。天好风力小的时候,冒出的炊烟才和左邻右舍人家的烟囱一样,具有了更多的温柔与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情画意。

摄于2013年,时年母亲82岁

那时候,家家户户孩子多,我们一帮男孩特别顽皮,经常趁着母亲做饭的时候,跑到大街小巷,或在村口的老柿子树下玩耍,做着“老鹰捉小鸡”“盘腿扛”“打嘎”“藏猫儿”“打鬼子”之类最乡土最有趣的游戏。往往玩过了头,忘记了吃饭,直到母亲喊“来家吃饭啦”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回家免不了大人一顿吵吵。有时怕耽误吃饭,挨大人数落,我们会玩一会儿站在石头上望一眼家的屋顶,看有没有烟冒出,若是没了烟,不用说母亲已经做好了饭,该回家了。炊烟,成了母亲做饭的“告密者”,成了我们小孩子回家的“信号灯”。

长大后,出村上初中借宿在同学家里,一周吃的是煎饼咸菜头子,每到周六下午就盼着快快回家改善一下吃食。到了村口,远远地看到我家屋顶上冒出的股股炊烟,脑子里想象着母亲正忙活着给我做什么好吃的情景,心里顿时感到格外的温暖和激动,步子不由地三步并作两步走,回家的路因为那道道炊烟顿时短了很多。

伴着老屋的炊烟,我走过了自己贫寒的儿童、少年时期。成家后住在城里,烧火做饭用的是液化气,后来又改用天然气。那种烟熏火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坚持在乡下老屋居住的母亲依然用柴草做饭。因此,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我依旧能看到那或袅袅,或冒得老高的浓白的炊烟。看到炊烟,我就知道母亲身体依旧康健,依旧可以坐街上跟街坊邻居们聊天,看村里人来来往往走过,依旧东家西家的串门,心里便倍感温暖和踏实。

遗憾的是,几年前,陪伴我五十个春秋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一群儿孙,离开了那座百年老屋,也离开了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手造就的种种炊烟。没了炊烟的老屋顿时没了生气,没了温情。站在老屋的院子里,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唤儿声,看不到母亲笑吟吟迎出来的慈祥的面容,听不到她咕哒咕哒拉风箱给儿做饭的声响,更看不到屋顶上冒出的炊烟,酸楚和悲凉顿时从心头涌起,鼻子一酸,泪水禁不住潸然而下,吧嗒吧嗒,打湿了我脚下的泥土。我知道,此生再也不能看到母亲亲手燃起的炊烟了,再也吃不上一口她忙忙活活做给我的可口的饭菜。回家,不再那么急切。

那条通往老家的路,从此变得漫长和陌生。想到与母亲相见,只能在梦里,在来世,悲便不打一处来,浸润周身,沁入骨髓。曾有几回,回到老家,独自徘徊在荒草萋萋的老院子里,时光仿佛倒流,脑海里浮现出这里曾经发生的那些事,来了又走了的那些亲人,仿佛又嗅到了灶下飘出的炊烟的气息,忍不住取一把潮湿的柴草,到灶下点了,咕哒咕哒用力拉几下风箱,起烟了,冒火了,然后急急地跑到院子里,踮着脚、抻着脖子,朝着屋顶的那个戴着小帽子的烟囱,痴痴地,望啊望……又见炊烟!我激动,我欣喜,我情不自禁地去拥抱……却一切再不是母亲的炊烟!心下顿时一片茫然。顷刻间,眼泪溢出,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却越发清晰了我的记忆,唤起我内心的别样的情愫。

而今,老屋的炊烟没了,消失不见了,可它并没有走远,它根深蒂固地根植在我的心里,永远地飘荡在我载不动乡愁的心田里,铺陈在我余生的漫漫路途中,成为今生中生命力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和生活动力之源。

(0)

相关推荐

  • 【原创首发】《炊烟》同题微诗摘

    [作者名录] [同题诗精品篇] 流岛  成永军  罗志宏  刘书泰(北京)  陈健(上海)  冬梅(河南) [同题诗编委篇] 薛红芳  李小平  牛亚梅  王向军  锁林人也 [同题诗优秀篇] 岐麟散 ...

  • 中国诗歌报:弯圆砍诗|诗人蓼城的《老屋》评(5)

    弯圆,本名杨兴华,男,退伍军人,历任班长文书等职.籍贯贵州龙里,贵州龙里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首期改稿学习班学员,解放军报第三届新闻函授班学员.已在<战旗报>.<灵水>等报刊发表 ...

  • 费军:外婆的炊烟|散文选读

    作者|费军 来源:当代乡土作家(微信公众号) 小区倪奶奶用柴火烧煤球升起的浓浓烟雾,让我想起了外婆和她老人家亲手创作的炊烟.但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对炊烟都不会感到陌生,都不会忘记乡下屋顶上那一幅幅 ...

  • 乡土散文:炊烟升起的地方便是家

    文:李金松 图:来源网络 炊烟升起的地方便是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总是舍不去的. 早晨的炊烟薄薄如纱,淡淡如诗般升起,伴着些雾气,在朦朦胧胧的天空中缓缓舒展,一天的生活,一天的希望,就此而始.中午时 ...

  • 张运玲:远去的炊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远去的炊烟 作者 | 张运玲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 ...

  • 探索同题诗《故乡的炊烟》选读第一辑

    探索诗歌同题诗选读(上刊诗人排名不分先后): 哑榴,姜灿辉,何澍清,杨祥军,小建,姚大鹏,冷慰怀,迎头浪,赏花听茶,诗者絮语,可风,浦君芝,黄前,戴永成,指墨,王小鱼,敦煌飞天,翔鹰,诗人彬哥 探索同 ...

  • 记忆深处的风箱“咕哒咕哒”声:布满岁月尘土的老风箱成为符号

    文 | 厉剑童 永不消逝的"咕哒咕哒"声 "咕哒咕哒",一说到这种声音,或者一读到这个拟声词,不少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时候做饭拉风箱的情形. ...

  • 在山村,我没了故乡的愁

    冬日的后山岗上很静,也很冷,冷得连平日里清脆的鸟鸣声都听不到了.唯有风,呜咽着穿过那些光秃秃的栗树枝桠扑面而来. 地上的松针很厚,踏在上面软软的,薄薄的阳光下发出一层金黄色的光芒,我的心间似乎多了一丝 ...

  • 贵州作家·微刊||记忆中的老屋(散文)

    记忆中的老屋 吴仁国 每天行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只要在老屋里坐上一小会儿,在炉火边烤一烤火,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生活,也就有了答案. 小时候住在老屋里,那时总在想,若是有一天能 ...

  • 『悦读之声』』第88期||张瑞玲丨​拿起煎饼想起娘

    拿起煎饼想起娘 作者:赵西伟      主播丨张瑞玲 看到炊烟升起的村庄 我就想起自己的家乡 拿起煎饼,我总是想起娘 有人说 沂蒙山的煎饼书写着曾经的苦难生活 映照着沂蒙女性伟大母爱的光芒 的确是这样 ...

  • 【三江文学】想起娘的饼蛋卷 | 徐丙杰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704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李聚宽 主     编:墨兰雪 本期编辑 : 幸福密码 想起娘的饼卷蛋 ...

  • 杜瑞红 | 晚秋,想起娘

    晚秋,想起娘 杜瑞红  山东高密 今秋无雨.几块能浇上水的麦田,好歹泛出了新绿,在深秋里,显得有些孤独.北风,在白月光丈量过的大地上,飘起芦花飞雪."苍白"二字刚在笔端停留,我又一 ...

  • (原创)孙发明:每到冬季便想起娘做的棉衣

    每到冬季便想起娘做的棉衣 文/孙发明 编辑/落英小桥 每当进入寒冷的冬季,总有一种情怀装在心里,每想到娘做的棉衣,又让我回到了在娘身边暖暖的记忆里. 每当想起娘做的棉衣,有千言万语的话在心里.记得当年 ...

  • 【三秦文学】凹丁:【望见明月想起你】(诗歌)

    望见明月想起你 文/凹丁 我敢肯定 所有的记忆  不在 心里  也不在脑海里 像我一直都没想起 我的祖父  就在听到一声 悠扬的号子时  我停下了 脚步  我四处张望的眼睛里 有祖父耕耘土地时 蹒跚的 ...

  • 刘景常丨常常想起娘

    (1) 不知怎地,近一两年来,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娘,念起娘的大恩大德."娘"是我对母亲的一贯称谓,我的山东老家鲁西南地区一带许多人就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娘",我 ...

  • 谷雨,想起娘的“防控机制”

    谷雨,想起娘的"防控机制" 吕高安 清明过了是谷雨,新冠病毒肆虐不见拐点,以每天死亡一万多人的"威力"横行世界.到4月19日谷雨止,全球确诊病例已过223万,死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夫敏《卷起煎饼想起娘》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夫敏 [作者简介]王夫敏,枣庄市薛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枣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市美容美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散文在线,中 ...

  • 一凡||炊烟,娘的味道 (主播 :深谷幽竹)

    作者:一凡 主播 :深谷幽竹 小时候,到该吃饭的点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饭菜香飘出老远.玩疯了的我们闻着香味往家跑,一脚跨进家门就喊"饿死了!饿死了!娘,吃饭呀!" 要是娘还没做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