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们是喜欢“流浪大师”,还是喜欢读书?功利主义读书观之害!
1
“流浪大师”沈巍网络走红的现象继续发酵。
“流浪大师”沈巍走红本来是一个商业现象,抖音的拍主抱着猎奇的心理拍摄了视频,想为自己提升流量,进而提高人气,使自己的抖音号更有商业价值。
沈巍能成为猎奇的对象主要有两点,一是流浪汉,二是爱读书。
大学生读书没人拍,流浪汉捡破烂也没人拍。流浪汉读书就有人拍了,大学生捡破烂也一定有人拍,就像北大毕业生买猪肉也可以走红一样。
再简单点说,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就是新闻。
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特别是手机短视频平台兴起之后,人们的猎奇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人的兴奋点是有惰性的,用一个信号总刺激它,它就不会再兴奋。这样,就给短视频的制作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人咬狗”的事儿并不多。
结果,制作者就想着法地去找不正常的现象,以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兴奋点。显然,流浪汉读儒学经典就不正常,就能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
其实谁读书都是正常现象,但流浪汉被这个社会中自认为正常的人定义为了不正常,正常人认为,他们捡破烂是正常的,读书就不正常了。
如果再有几个美女和流浪汉一起拍照,就形成了一个视觉上冲击力很强的画面。
那么美女是喜欢流浪汉呢?还是喜欢读书人呢?
读书的人有得是,美女也没都去围着拍照;上海那么大的城市,流浪汉上千,美女们也没有去追着拍照,而是躲得远远。
能让美女们愿意和你一起拍照,那就一定要有让美女羡慕的东西。沈巍身上让美女们羡慕的东西是他懂得的“书”上的东西比她们多,但沈巍懂得网上的东西并一定没有美女们多。
因为沈巍的走红和读书有关,这就形成了另一条逻辑链——当下美女喜欢读书人。
其实这是个假相,美女们只是愿意和被“书”包装了的猎奇对象一起合影而已,同样是猎奇心理。
2
基于这一点,有人说“流浪大师”走红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想象的匮乏。
我们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都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继而,人们把“流浪大师”沈巍走红现象纳入到了文化层面的讨论。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虽然这个方向已经离开了事实本身,但这里面有人们隐藏在心里的一种幻觉——当下人不爱读书了。
其实,当下人的阅读量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哪个人一天读2000字就算多的了。而现在一般人一天的阅读量都超2000字。
总有人批评,现在人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读正经书。这大概是沈巍走红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他没看今日头条,没看朋友圈,没有进行所谓的无用阅读,他读的是经典,是正经书。
但沈巍说了:“读书要用笔、要配起来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要用笔、要配起来看”这是一种老套的说法,现在读书早都不用笔了,因为效率太低,早就Ctrl+C、Ctrl+V了,只是沈巍没有这个条件,或者他不喜欢这种方式。
而他讲的后半句却非常有意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句话的通俗解释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意思是书上讲的也不一定对,要通过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原文是: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尚书》中《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武成》记载的武王伐纣的事件经过,孟子说:“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杵就是打人的木棒,那个时候也没啥金属武器,意思是:你们不说好人天下无敌吗,用仁道就能征服人,干什么还要动武呢?像周武王这样的大好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的大坏人,怎么会动用武力杀人、血流成河呢?
显然,孟子对《尚书》的记载产生了怀疑,同时对周武王是不是个好人也产生了怀疑。孟子认为以暴治暴就不是好人。
现在也有很多人说,网上阅读有多大多大的害处,要读经典,读纸质书,网上的信息都是垃圾。孟子在那个年代对经典里的定义就产生了怀疑,这能说明经典就有用吗?
无论读什么,都要有取舍,网络阅读和经典阅读都要这样,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鱼龙混杂,更要有自我分辨的能力,而原来定义的经典也同样有这个问题,比如社会主义一定胜利,资本主义一定灭亡,和现在网络鸡汤文说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是一个道理。
3
对流浪大师走红现象,有网友留言说:
请原谅我的无知。流浪还大师?????。还去追捧???,人不管因为什么,活着就要堂堂正正的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书读在狗身上去了。如果当初读书人都这样,中华早亡了。生命无法延伸,但是宽度可以拓展。真的好好反思下,还有哪些去追捧他的人。
又有网友回复这条留言:
你看了书要有价值,而你现在的价值就是捡破烂,不知你读的这些书有什么用,知识要学以致用,而不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愉悦那么简单,支持!
这是两条认可度最高的留言,也代表了当下人的心理。
有这样观点的人,主要是对流浪者的歧视,对拾荒者的歧视。
不用说让他们去理解流浪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拾荒者们没有“堂堂正正的活着”。这就非常不可思议了,人家怎么就没有堂堂正正地活着了呢?还说人家读书读到狗身上去了。
这种观点的来源是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主义,是当下社会奖励优胜者的社会制度。这种观点的背后是社会底层的人都该死。
如果没有这些拾荒者,中国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环境又是什么样,有可能这些人没有想过。也可以说,每个人的好日子都是建立在有这些拾荒者、或是底层民众基础上的。
不谈中国底层社会的相互歧视,这种现象来自社会架构,就是谁在上层谁占便宜,而中国人爬到上层的通道是读书。
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读书并不为了学知识,是为了向上爬,爬上去之后好有资格看不起下面的人,享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特权。而这些人给读书戴上了一顶高帽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曾让多少读书人振奋过,正像留言的这位网友说的那样,“如果当初读书人都这样(流浪),中华早亡了”。
这句名言的背景是东北被日本占领,祖国山河破碎,国将不国。
中国自古就不缺读书人,中世纪前的欧洲除了传教士、教廷的神职人员、皇室人员和为皇室服务的人员基本都是文盲,而中国的乡村社会却是到处有私塾。
按传统中国读书人的说法,文化的改变就叫灭天下,元朝和清朝都改变了中华文化,中华早亡了,而读书人依然在。
我们现在的文化是什么文化呢?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互联网文化?无论哪种都不是中华文化,我们现在有300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还在吗?好像也不在了。
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个问题,一个经济大国、高等教育大囯,却不是文化大国、科技大国,处处依赖进口,为什么呢?
因为读书人出了问题。
假大空的利公主义掩盖下的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让读书人只为爬上去而读书,至于知识的真假视而不见。当然,统治者有主要责任,但这样的假读书人却以读书人自居,并霸道到不允许流浪汉读书的程度。
那么,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读书?
正如那位留言岗友反对的那样——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愉悦。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大学停止招生,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的好多大学生只读过初中或小学,而1977年到1979年的大学生里出了很多很多大家,分布在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比如张艺谋、易中天、罗中立、刘震云、秦晖等等。
他们普遍的共识是,在那十年里,他们虽然没有上学,但读了很多杂书。
为什么读书呢?不是为了中华崛起,也不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而是生活太无聊,为了不让生活无聊,让自己内心愉悦一下,才找书看。看了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故事觉得生活好有味道。
秦晖说,那个时候连自己的命运如何都不知道,读书就是为了消遣,打发时光,和其他没事打扑克的人没有一点区别。哪成想以后成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非功利的读书,才能让人对读书产生兴趣,才能达到求知的目的;而功利性的读书,学以致用性的读书,首先就会让人感到乏味和痛苦,最后成了牟利的工具和培养爬上去之后看不起人的通道。
这几年,我们总为创新发愁,根本原因是我们培养了大量功利主义的读书人。他们通过贬低别来愉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