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科学的本质

本质:根本性质或根本区别。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质对事物的类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了这些质,此物就会转化成他物,这样的质就叫本质。比如人既有生理的质,又有社会的质。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社会的质才是人的本质。近代科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又经历了经验自然科学和理论自然科学两大形态,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当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科学从哲学抽离化的过程中也开始了对科学自身的认识历程。

一、科学是什么?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其本意是“知识”、“学问”。在我国古代,“科学”的词义相当于“格致之学”。格物致知表述了探究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概念。因此,17世纪中叶,当西方科学传人我国时,人们就把science译为“格致”。

在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获得它的现代意义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3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形成时期。1831年英国成立了科学促进协会以后,科学界普遍用science表示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也用science来称说自己的研究。1833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cist)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

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关于科学知识发展的观点是基于“知识的确定性”之上的。科学知识一直是确定性的和权威性的代表,人们相信科学知识能够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切情况,因而是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最终依据和标准。经过产业革命,在牛顿经典力学的范式下,科学在实践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也将整个世界置于一种完全确定的框架之内。比如拉普拉斯决定论。对待科学的信念上,科学知识代表绝对真理,人们对科学深信无疑。因此也产生了科学至上的科学主义观点。

他们认为科学方法具有无上的权威性,主张科学方法万能。有些科学至上主义者鉴于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将物理语言和方法视为万能,主张应该用精确的物理语言代替日常生活和其他各个领域的语言。汤姆.索雷(Tom Sorell)进一步将这种科学至上的方法论转化为科学至上的价值论。

科学特征一:静态性  确定性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演化发展为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的研究已经分化成为几十个主要领域和近千个科学学科,科学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庞大和细化。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 对科学的认识反而越来越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什么是科学”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知识的这种“确定性”“绝对真理”的意义开始受到不断的挑战。人们逐渐发现任何科学知识都有它的条件性和适用范围,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原有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而人的大脑也会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人的理性思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知识总是处于不断修正过程。20世纪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打破了人们原以为几近完美的绝对真理的牛顿经典物理学体系的辉煌大厦。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精确地知道其中一个变量的同时,必定会更不精确地知道另外一个变量。这在牛顿经典力学中是不可思议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出时间与空间本身的相对性。同时,人们对于科学那种权威性、最有益性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

科学特征二:动态性、非确定性 

二、科学的划界标准

 科学的划界标准始终是一个科学哲学中困扰人的举世难题。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划界问题”就历来被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所高度关注,而各种邪恶势力,也常常利用“划界问题”上的界线不清提倡伪科学,以达到自己的邪恶的政治和其他的社会目的。1616年,罗马教廷在审判伽利略以后,曾宣布哥白尼学说是“伪科学”;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以后,曾宣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犹太人的科学”,是“伪科学”;1948年,斯大林领导下的苏共中央还曾正式做出“决议”,宣布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是“伪科学”,致使大批正直的科学家被投入监狱,甚至被迫害致死。包括探讨多年的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20 世纪以后,划界问题才获得了真正深入的研究,划界问题成了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中首先被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综合起来看,有四种观点:

 1、逻辑经验主义的划界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是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结成的一个思想流派。我们说思维与经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的感觉印象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逻辑经验主义却割裂了思维与经验的联系。他们区分了两种命题,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所谓分析命题,是先天的,不来源于经验事实,其真假仅以理性逻辑的分析为根据而不依事实为根据。例:数学定理和逻辑定理都是分析命题,它们的真理性的检验不依赖于事实,因而不能通过实验观察检验而判定其真假。从逻辑关系上就可以确定其真假,所以分析命题具有逻辑意义或形式意义。

 综合命题,是与经验相关的,其真假要依事实为根据而不能仅仅依其逻辑分析判断为根据。如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

 当我们获得一个命题时,应当检验它们的意义:分析命题的逻辑意义和综合命题的经验意义,如果一个命题没意义,就是非科学的或伪科学的。如何判断意义的真假呢?分析命题有逻辑推理来判断其逻辑意义。

 综合命题则要进行经验检验。由此提出了““可证实性”划界标准。科学理论中的命题只有通过经验证实才能成立。科学理论是通过新的经验事实的证实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的。但科学命题或科学理论的经验证实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结论为真,前提未必真。后来逻辑经验主义用“可检验性”来代替“可证实性”,虽然已经接近了对科学本质的刻画,但仍然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     

第一,有些命题现在无法证实,将来有可能被证实。“月球背面也有许多巨大的环形山”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后就证实了。不能说开始不是科学,后来变成科学了。

 第二,有些命题不能被直接证实。在化学实验中,不能直接看到微观分子的存在和结构。

 第三,有大量的命题不可能被绝对证实。“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在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结构都一致,许多实验都要重复进行多次,结果往往是一大堆近似的数据,经过概率的处理获得一个最终的数据。

 所以,命题的经验证实并不是充分条件。

 2、批判理性主义:以波普尔为代表 

波普尔认为宗教、神话,虽然不是科学陈述,但他们有自身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可以成为科学猜想的源头,对可证实性标准提出了质疑。

 1919年5月29日,著名的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爱丁顿率领一支日蚀观察队在西非的普林西比岛对日蚀进行观测。这个实验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场的存在及其预言而设计的:当光通过引力场时,方向会发生一个角度的偏转。根据对所拍照片的分析,这个偏角与爱因斯坦预言基本一致。这个日蚀观察实验使波普尔十分震惊,牛顿理论曾被实验千万次的证实过,但是在一次重要的反驳中就遭到了失败,在受到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得到证实的震动下,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如果像牛顿物理学经受了长期的、无数次检验的理论尚且有错误,那么,还有什么科学理论能够永远正确呢?那么用证实的方法,什么时候才算是真正证实了一个理论的真理性呢?

 从科学史来看,牛顿理论曾被无数次的被证实过,许多科学理论也都曾被一次次实验、事实检验证实。与科学一样,神学、迷信和巫术也在不断的寻找证据,有许多事实证实了他们的说法,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巫术的灵验。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但是,科学理论却可以被经验事实否证。  哥白尼和达尔文提出了圣经完全相反的事实,但神学却不会因事实的反驳而宣布失败,所以,神学巫术没有经验的可反驳性。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知识总体的性质是一种猜测和假说。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设。所以提出了可否证性原则。可否证性指的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否证的性质。至少在理论上存在一种观测方法来提供反例,不管实际是否可以提供这种观测。一个理论只有在逻辑上有经验的可否证性,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根据这一原则,在逻辑上有可能被否证但至今尚未被否证的理论,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科学的。历史上已被否证的理论如地心说、燃素理论等等,也是科学的,因为它们具有在逻辑上被经验否证的性质。而重言式命题,各种数学公理(不允许逻辑上反例的存在),宗教都具有不可证伪性,是非科学的。重言式总是为真陈述。例如, "要么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要么不都是黑的" 是重言式,因为不用管乌鸦是什么颜色都是真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宇宙间的某些星球上存在有机生命”。凡是这样的语句都是不可证伪的,也是非科学的。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还是否证主义,都将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关系作为划界的唯一标准。

 3、历史主义学派:科学看作一种社会事业

 将科学看做一种社会事业。一派以库恩为代表:承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 库恩发现科学史家在清理科学曾有的成果时,经常会感到很困惑:曾经被认为是科学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比如科学中的“燃素说”,(使当时很多化学现象得到了解释,帮助人们摆脱炼金术思想的统治,使化学得到解放)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绝对时间空间”等,难道科学史一边积累真理一边又在抛弃真理吗?因此库恩认为科学通过实验检验就成为真理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

      库恩认为,科学研究虽然离不开个人,但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科学理论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范式”(Paradigm),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所谓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的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性和方法。

     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库恩认为,累积式发展观是渐变的观点,它看不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科学革命);否证式的发展观强调不断革命,但它忽略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长期积累。为了克服这两种科学发展观的片面性,库恩主张应当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据此,他提出如下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一常规科学一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前范式时期,各种理论、观点、假说相互竞争,但没有统一认识;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范式指导下不断积累知识的时期,常规研究是不断开拓与加深范式的内涵,为新观念、新理论的突破奠定基础;牛顿以前的光学就是这样。在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以前,对于光的本质的见解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有人认为光是物体和眼睛之间介质的变化;有人认为光是介质同眼睛发射物的相互作用;还有人把光看做是从物质客体发射出来的粒子。直到18世纪牛顿提出了微粒说,认为光是物质粒子,为光学提供了第一个范式,光学也就从前科学进入到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时期,出现了与范式所预期的不相符合的反常现象,当调整范式不能解决反常的问题时便出现科学危机,这时候原有的范式受到质疑,科学革命时期从此开始。

     范式的形成标志着科学的成熟。范式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的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有了范式就意味着前科学进入到了常规科学。

 标准: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特点: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渗透了各种社会及心理因素。 另一派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没有普遍使用的方法,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分,也不应该划分。

 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认为任何方法都具有局限性,科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任何的方法都只是从一定的角度所作的研究,因此,科学家必须在方法上保持开放。爱因斯坦使用“思想实验”的方法,引起了传统方法轮哲学的争论。孟德尔和玻尔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中运用统计的方法,这些在经典科学方法中不可接受,爱因斯坦就坚决反对统计的方法。费耶阿本德说:“哥白尼、原子论和中医学等等例子表明,甚至最高级和显然最可靠的理论也并不安全,可以修正或者完全推翻它。就是因为这样,今天的知识可能变成明天的童话,而最可笑的神话最终可能转变成科学的最坚实的构件。”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

 与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一元科学划界标准不同。邦格(M.Bunge)提出了多元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任何不能满足这12个条件的知识领域都是非科学;任何一个本身不是科学却自称为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可称为伪科学。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在科学划界问题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绝对标准到相对标准、从一元标准到多元标准、从静态标准到动态标准,无不标志着划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这项事业的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它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科学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其结果经不起真正的科学实验的检验。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典型的伪科学有:以弘扬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名义宣传非科学内容,如封建迷信等;利用科学知识,把非科学问题、非科学内容装扮成科学;以科学研究为幌子,违反科学规范和科学精神,目标或工夫在科学之外;利用科学声誉、影响,打着科学旗号,从事与科学无关的其他社会活动。而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评价的领域,如道德、哲学、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艺术等。科学与非科学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们只是标明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

 尽管人们对科学划界的标准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科学的本性也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对科学划界问题的探讨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有利于明确科学知识的特性,而且能够有效捍卫科学的尊严和社会形象。即使是科学昌明的今天,各类伪科学仍屡见不鲜。对于科学划界的探讨虽然不能一劳永逸地确立起科学恒定的界限,却能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多方面特性的立体刻画为我们建立起更清晰的科学观念,从而能够使人们更容易地在人类知识中辨认出科学知识与非科学知识,以便更有效地揭露伪科学。对于科学普及程度较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伪科学很容易流行,而科学划界就具有特别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三、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每个领域都对科学的本质都有所揭示,但是都不能完全说明科学的本质。现代科学是由许多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它的本质属性也表现为一个多元的体系,只有将各种涵义作为内在联系的系统来把握,才能全面的、综合的认识科学的本质。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实验室设备)和认识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设一演绎方法);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看,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无一例外的都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要经受科学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是科学知识最根本的属性。事实上,科学研究中科学事实的发现、科学定律的提出、假说的构想、理论的建立和检验,都是与科学的实践分不开的,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可检验性要求对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给予明确的解释,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检验的论断,还应当预言今后可能得出的实验事实。在解释和预言中,一般都是将理论推导出的数据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这就是所谓实验检验,即科学的可检验性。如果理论经受不住实验检验,就将被修正或淘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实践既是检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标准,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对科学来说,任何正确的思想,都必定有检验它的方法。如果一种“科学知识”不但无法在技术上接受实验   6 的检验,而且在原则上也不可能被检验,那么它就没有资格跻身于科学的行列。科学的真理性,正是由它所具备的可检验性加以保证的。

 3.系统性 

    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其一,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知识,它将客观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论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了有机的严密的逻辑系统。特别是重大的科学理论,体现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其二,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既有经验知识,又有理论知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成为统一的整体。科学力求做到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这一点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必须有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以防止片面和僵化。零散的知识堆积在一起不能成为科学。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科学活动要求科学家将他们的理论向所有同行作出确切的说明,并用公认的方法与手段验证理论成果,也就是说科学活动应处于同行专家的严格监督之下,这是科学真理获得社会承认的必要条件。但是应该指出,有主体际性的不一定是科学的知识。

 第二节 科学价值

  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研究科学的价值,是科学观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科学价值

   1.价值与科学价值

 价值主要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客体(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范畴。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有其客观基础,因为各种客体(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它们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此外还要指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它们可以满足人的各种不同的需要,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

     科学价值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来考察和评价科学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指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科学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科学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科学与人或社会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科学的属性在与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的体现。当科学对人或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价值。

 科学作为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有着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属性即科学属性。但科学价值并不单纯是科学属性的反映,而且标志科学属性对人类有什么积极意义,能满足人类什么需要的性能。

     科学的价值是以科学属性作为客观基础的科学客体与一定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有价值的。科学价值既存在于科学的内在属性中,也存在于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因此,科学价值可以划分为“科学中的内在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两个基本方面。

  2. 科学的内在价值

  人类在探索自然界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不仅按照这个价值标准来衡量他们的科学活动,评价科学研究活动中科学探索的动机、科学活动的目的、科学方法的可靠、科学事实的选择、科学体系的建构、科学理论的评价等方面,而且用它来评判他们科学活动的成果。所以,科学价值判断渗透在客观知识体系之中成为科学认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3.科学的社会价值

 科学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它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

其一,科学带来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所谓物质价值,是指应用科学认识自然界,或对自然物进行加工,使之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精神价值是指科学的进步对人的精神文化的作用和影响,重大科学理论的创立往往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思维方式。科学的社会价值包括科学知识的价值、科学道德的价值和科学美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虽然是科学的内在价值,但它成为人们进行科学活动的规范准则时,又表现出社会价值的功能,其中包括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等。

其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其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道德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4.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1)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价值中立说是关于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科学知识与价值观念是互不相关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科学价值中立说”一直是西方学术界持有的观点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发展了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的思想,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认识,本身不包含价值的成分,价值标准只是评价的准则而不是形成理论的方法。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强调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教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后者完全取决于人们自己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来选择。从“存在”无法上升为“应当”。因此,关于客观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这就是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Wertfreiheit)观。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石里克(M.Schlick)等人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关乎事实的,价值是关乎目的的;科学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学是理性的,价值是非理性的;科学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不能进行逻辑分析的,因此,科学和价值是菠有任何联系的、完全对立的两极。  

     对科学与价值、认知与评价加以必要的区分,对具体科学活动是必须的、有益的。科学在于实事求是地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只有面向客观事实,立足客观事实,而不是立足于个人的目的、利益、需要、兴趣、情感、尊严、地位、名誉、偏好,以及宗教信仰、阶级立场等,才有可能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在科学研究中,弄虚作假、马虎轻率、主观臆测、专横固执、迷信权威、压制创新、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等,都是要不得的。在具体科学活动中,不清除一些价值因素的“污染”,不排除一些主观性要素的干扰就不可能获得真理。然而价值中立说却走向极端,科学价值中立说从强调科学自身的客观性,走向科学脱离任何社会的绝对独立性,如果接受这种观点,科学家根本不必也不应该过问他们工作的社会后果,这显然是错误的、有害的。 

     然而,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将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来看,那么,我们会发现,科学的“价值中立说”很难站得住脚。

 第一,“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只是一种幻想。人们尝试依据科学改造或改变世界,是希望能够生存和生活得更好。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必然是具有价值意义的。在具体科学活动中,人类的根本目的、利益、需要、信念、理想、态度、情感等无不凝聚在科学家的内在品格、渗透和反映在科学活动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脱离社会需要,仅仅为着满足科学家兴趣或少数人好奇心的科学研究,并不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客观的、不带任何价值判断的科学家,并不是理想的科学家。尤其在现代,高科技风险下。

 第二,科学研究本身渗透着人的价值因素和价值判断。科学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对科学研究却须有大体一致的信念、理想、态度和情感等;在个人加入科学共同体的科学训练和专业经历中,他们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标准。因此,科学家们作为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他们总是处于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其思想、行为及科学实践也无不总是打上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烙印。正如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M.W.瓦托夫斯基所指出的:“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练的反映”,因此,“科学的价值并不是成为科学所探索的事实的一部分,而是成为科学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是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理性的一个特性”。

     (2)科学负荷价值说 

    20世纪60年代以来,核灾难的威胁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突现,人们对传统的科学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念产生了质疑。

     1981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普特南(H.Putnam)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事实的存在。他认为价值与事实是分不开的,价值就是事实的价值,事实也是有价值的事实,“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而我们的每一个价值也都负载事实”①。他从这种基本观点出发,批判了传统实证主义从纯客观的角度来认识科学理性的做法。科学具有价值负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就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其次,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活动中也脱离不了价值判断。因此,科学的价值并不是成为科学所探索的事实的一部分,而是成为科学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还明显 地体现在科学探索的动机方面。不仅如此,彭加勒还强调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是以追求真理(或真知)为价值导向的,他说:“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活动的目标,它是值得我们活动的唯一价值。”国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雷泽尔也指出:“科学以证据j理性争论穗对真理的积极探求为价值尺度。”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除上述各点之外,诸如事实的选择、体系的建构、理论的评价等也 都渗进和充斥着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判断。 

    “科学负荷价值说”是强调科学技术渗透着价值的全过程的观点,坚持科学不是一种纯粹的个性工具,   9 而是出现于特殊社会情景之中的复杂事业。这种观点认为权衡是每个社会技术系统所具有的,科学技术也像任何其他事情一样,有得必有失。因此,人们必须对它们的后果从“得”与“失”的角度进行比较和权衡。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科学技术与不同的价值、制度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科学是负载价值的,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默顿于1942年发表过一篇重要论文《科学的规范结构》,其中包含了对科学精神的探索和研究。他说,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可见,默顿所言的科学精神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如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可将其概括为: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ethos)。     科学精神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求真务实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科学探索中常常会犯错误,常常失败,坦是,科学工作者总是力求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个人的得失必须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不唯书、不唯上、只求真,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概括。 

    其二,有条理的怀疑精神。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有条理的怀疑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逻辑上自恰)的、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科学区别于迷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知识必须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

     其三,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改变了人类本身。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科学必然产生出高于那个时代其他文化因素的科学精神,从而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而且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系列先进的行为规范,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科学精神无疑为科学家群体所特有,但绝非为其所独有,其他人同样可以通过科学普及与亲身实践活动的途径养成科学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为此,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创新。因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精神,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此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将对熔铸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