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8集 大熊猫的紧急救护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主播: 罗鹏

关于大熊猫20世纪80年代那场竹子开花的生死浩劫,许多人或许还记得一首歌: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当年,这首歌把许多人唱出两行泪花儿,深深为大熊猫的命运担忧。

根据四川省开展的专项调查,1983年1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四川全省有大熊猫分布的36个县中,就有24个县的135个乡遭受灾害。大熊猫重点分布区域的冷箭竹、华西箭竹开花面积达20万公顷,占全国受灾面积的75%,使得半数以上的大熊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大熊猫有难,四川在行动!如何帮助大熊猫渡过灾荒?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熊猫的缺食问题?一场紧急救护工作在四川全省铺展开来。

根据四川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省到大熊猫产区县,都建立了抢救大熊猫领导机构和专业工作队伍,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大熊猫抢救保护体系。在乡镇一级、村和林场工区、伐木场工段一级都有抢救领导小组,成员 2300多人。野外巡逻队、监察站、救护医疗队也相继组建起来,大熊猫重点分布县还宣传动员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四川参与救护大熊猫的村民小组就有700多个。

在1983年12月到1984年6月期间,全省加大了抢救大熊猫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培训专业巡逻队员、救治大熊猫的医务人员,还有采集竹种、培育竹苗的技术人员,以便及时发现病饿伤残大熊猫,并对它们展开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治疗护理。

在健全完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同时,四川还先后修建了宝兴县蜂桶寨、青川县唐家河、平武县王朗、北川县小寨子沟、天全县喇叭河、卧龙等6个大熊猫半野养饲养场,以及平武县北山、天全县银厂坪、石棉县公益海3个小型饲养场,成都动物园也建立了临时抢救护理室,为救护和饲养大熊猫提供了场所。

为了切实搞好大熊猫救护工作,避免大熊猫挨饿,四川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并实施了经济扶持政策。

大熊猫救护的承包责任试点地设在宝兴和平武县。试点的内容主要包括:不砍竹子、不打笋子,不对大熊猫的主要食物进行商品生产;除了护产防兽在耕地周围狩猎狗熊外,不准放狗狩猎其他野生动物;不准放火烧山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不安刀枪和猎套;发现病饿大熊猫一边报告,一边抢救治疗。在搞好个人承包区域的管理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下,林区允许搞其他副业。

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要进行验收,合格者由县林业局每人每月发给10元人民币作为报酬,如果不负责任达不到标准的,不给报酬,而且还要扣除本人基本工资的5%。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省大熊猫产区县普通建立了县长负责制,区、乡镇建立了岗位责任制,林业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确保大熊猫不饿死、不冻死、不烧死、不套死、不病死。

在1983年到1989年间,国家还专门拨付了3000万元大熊猫专项经费,除了用于修建大熊猫医疗设施和保护区饲养场外,大部分用来扶持群众发展生产和承包管护,弥补当地村民因停止砍竹、打笋、烧柴、伐木等副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川根据大熊猫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帮助大熊猫产区兴办起了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40多个生产项目,还修建了9座小水电站,为当地修便桥、机耕道,架设广播线和输电线等,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1988年,松潘县扶持白羊乡修建的一座250千瓦的小水电站,使得全乡7个村的农民受益,大家给这座水电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熊猫电站”。

群众得到实惠,投入大熊猫抢救保护事业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年到1989年,全省大熊猫产区广大群众共承包大熊猫栖息地管护面积22万公顷,并在巡山检查中收回猎套2万多个;从野外抢救的83只病饿大熊猫和野外发现的大熊猫尸体,有七成以上都是群众及时报告或参与救护的。在2017年,就发生了一起野生受伤大熊猫到农户家“求救”,农户积极联系救护站共同解救大熊猫的事件。

听众朋友,今天的“纪念科学发现大熊猫 150周年”《四川地方志熊猫篇》到这里就结束了。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与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节目音频内容取材于自《四川省志·大熊猫志》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1集 大熊猫的休闲山庄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2集 你知道吗?中国的第一个特别行政区在四川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3集 大熊猫的星级度假村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4集 大熊猫山庄的扩建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5集 大熊猫山庄的管理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6集 大熊猫的苦难岁月

【方志四川·大熊猫音频】方志四川 ‖ 熊猫篇 第17集 大熊猫的灾荒岁月

来源: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