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的英年早逝,揭示了什么?

推荐:

脾胃虚,百病生!健康的根本是调养脾胃

疾病的起因:原来是这六大因素!后悔没早看到

2019年6月14日,梅墨生因病去世,享年59岁。人们一片叹惜,“太意外了!他那么年轻!
梅墨生,1960年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注意养生。
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让无数陷入无尽的思考。
1
都说舞蹈能长寿,跳舞的陶金36岁走了;
都说早锻炼能长寿,天天在中央电视台教大家早操的马华36岁走了;
都说唱歌能长寿,歌手姚贝娜、叶丹、臧天朔、布仁巴雅尔分别于30多、40多、50多岁走了;
都说笑能长寿,一辈子幽默、说笑话的侯耀文、笑林都50多岁走了,央视主持人李咏才50岁也走了;
都说勤动脑,多动手指能预防老年痴呆,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动脑动眼动表情,动手动脚动全身也痴呆了……
养生到底有没有效果,有没有意义?谁能说得清,谁又能讲得通?
2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
自古以来,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有不少人却过分地追求长寿,走进了误区。
哪个活法最长寿?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听来听去,越听越迷茫。别人的活法,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老年慢性病很严重?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衰老岂能抗,衰老是自然存在的过程和形式,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3
老年人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
以一台汽车为例,出厂指标与堪用指标一定是不等同的。
如果拿出厂标准检查我们家家户户的在用汽车,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们不是每天都开得好好的吗?
老年人血糖稍高一点,血压稍高一点,只要相对稳定,不必要担心。人生在世,应该以快乐开心为目标,健康只是条件,不是目的。
如果以健康为中心,甚至以健康为目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着个血压计、血糖仪(我确实见到过每天三餐,餐前餐后测六次血糖的朋友),这充其量是战战兢兢地活着。你应该享受健康,而不应该让健康奴役你。
4
生命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康,但不经常锻炼的人未必不健康。健康的人抵卸疾病的能力强,不健康的人抵疾病的能力差,但是,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药罐子不离身边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着,把那些所谓的身强体壮的人都“熬”下去了。
生活中常看到过于健壮的人说没就没了,根本都不带商量的。就像体育运动员并不比一般人长寿一样。
过激的超负荷、超极限运动,只会损害人体、缩短寿命。貌似健康,其实并不长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适量的活动,但不要贪多嚼不烂,练这又练那,练了很多,没能练到起作用……其实,大道至简,只选一些简单的动作锻炼,只要长期坚持,可能效果很好,例如扩胸运动、晃腰、伸懒腰等等,简单地快步走、慢跑可能更适合很多人。提倡中老年人散步,但也不要过量。
衡量标准是,锻炼结束后,身体舒服,坚持锻炼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感到更有劲,体力好。
过度的运动会损伤身体,加速人的损耗,加快了代谢并不一定会长寿。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瘫痪在床,哪有多少运动?但也活到九十九岁。
乌龟没有兔子跑的快,但是乌龟比兔子代谢慢,寿命要比兔子长得多。代谢慢,能节省能量。
5
许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于过度讲究健康。
健康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好,而长寿则是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设备”,却希望能检测出年轻人身体运行的参数,这怎么可能?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伤害自己,能健康么?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接纳大病急病没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么一些,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说不那么健康,学会与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处,相依为命,这是现实。
总之,我们要习惯与“疾病”共存,携手同行,不那么健康没关系,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开心生活,人生才有意义!
6
长寿,就要顺其自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不要贸然改变生话习惯。网络上流行什么食物治什么病,做什么运动能使什么器官保健,要自己辨别真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最好是正常生活,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不要把运动当成负担,食量不能太多、太少,要适当多饮清水。蛋白质食物要适当多吃。《黄帝内经》上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所以一定要吃五谷杂粮。
老年人切忌猛吃海喝,运动不能过量。一定不要把烦恼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整个人有了精气神,生命才能得以延长。
推荐:黄帝内经里确实讲透了疾病的起因!

《黄帝内经》说尽人体疾病的根源,八大因素,全面提升自己的健康!

7
敬畏生命,也要学会笑对归宿。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敬畏生命的同时,也要学会笑对归宿。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
推荐:
按百会,治百病
百会穴可治心慌、失眠、中风...等百病
视频  66节医疗保健操
视频:八段锦教学(传统流行版.动作示范带口令)

视频:拍打这里,调理肝脾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