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遵循天性生活,顺应自然修行

一、

人生最好的修行状态,和“刻意”两个字无关。

在任何情况下,心性之中最好的状态都不是刻意强求所能获取的,就好像修行自己的欲念一样,如果在面对欲念时太过于刻意的急于摆脱,反而一念之上又生一念,结果不但消除不了本心的欲念,反而多了执着的偏执。

又比如内心徜徉自适的状态,很多人总向往诗与远方的状态,于是找了一个远离红尘的深山远林,认为当自己摆脱了某种环境之后,就能获取内心的那一份平和。

其实真正的修行不在环境的区别,而在自己内心的释怀,只要内心干净,随性自然,自然会收获一个相对好的状态。

陶渊明有一首诗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灵保有宁静的气息,即便置身于纷繁红尘,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因为修行的目的本身就是用平和的状态去对待世俗,如果企图依靠脱离世俗环境而求修行,那么修行的意义何在呢?

正所谓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其实并不复杂,修行也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道理,只是用平和顺应的心态,去对待世俗平凡的生活,不执着不多虑,便是好的结果。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水如果没有引起波浪自然就会平静,镜子如果不被灰尘遮蔽,自然就会明亮。因此人的心灵根本没有必要刻意清洁,只要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私欲,清澈明净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快乐无需刻意去寻找,只要排除心中的痛苦和烦恼,快乐自然就会长存。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物质的欲念,也有对于事情过度执着的思虑,所以有一句话叫“无故寻愁觅恨”,说的就是人性因为思虑过度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性本身的状态,个人的意识无法改变本性的自然状态,无论多么刻意,都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徒增烦恼。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接纳这些本性的状态存在,但是当这些状态之外出现嘈杂的念头时再稍加收敛,以此避免自己的欲念不过度,不因自己的思虑之心而走向偏执,这样就足够了。

二、

《中庸》有一段话对这个状态解释的很好,叫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称作为‘天性’,能够遵循天性而行,就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推广给民众,就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叫做道了。

所以君子能够依道而行的状态,就是不管在人前或者是独处人后的时候,都能够谨慎对待自己的念头,喜怒哀乐这些情绪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当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并且自身能够将此控制适度,这就叫做“和”。

这种状态就像是我们所说的,心中存在欲念,但是不要让自己的欲念过度,当这些欲念不过度的时候,就能够使自身与外界保持平衡与和谐的智慧根本。

接着《中庸》又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最普遍的规律,不管是个人还是环境,能够保持在中和的状态,使一切都能以规律而运行不息,各随其性,从而生生不息。

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良知的本体本来就是宁静的,现在却又添了一个追求宁静;良知的本体原本就是生生不息,现在却又添了一个不生私欲;并不是单单圣学的致知功夫不会这样,连佛家也不会这样刻意追求。”

不管是《中庸》所说的“中和”之道,还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其实表达的都是自然本体的状态,能够在允许这些自然本体的状态正常存在,并且将由本性而出现的欲望正确控制和引导,人生就是平衡的。

而当我们面对这种状态时,更不能以自己的意念横加干涉,企图去除这个本体的状态,就像很多人在修行时总抱着一个想法说“去除所有的欲念”,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因为欲念本身就是本体,如果能够完全剔除,那就算不上正常人了。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