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论帖 | 最精简的临帖推荐书目

对于正(楷)、草、隶、篆四种书体,如果都要学好,在古代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有人甚至一生钻研一种书体成名,其他书体也能写,还是未必都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将四种书体都能精通,并且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这对于现代专业书法家都可能是一大挑战。至于更多爱好书法的朋友而言,四种书体需要了解其来龙去脉,然后专攻一到两种已经非常难得了。

学书法,第一步自然要选帖,可以泛泛读很多字帖,作为鉴赏之用,但中国的书法碑帖的传统几乎和文字的历史一样长远,不如选出一些最精粹的碑帖作为长期操练,那样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同儒、道、释三家的经典浩如烟海,去把握最重要的几部一样。

对于先学什么书体,有人建议从篆书入手,有人从隶书入手,也有人从楷书,甚至喜欢草书直接写草书的也有。

从书体演变的源流来说,先有篆书,一般说的小篆,就是秦始皇统一文字颁布的书体,在这之前的甲骨文、金文再怎么多变化,从笔法上基本是一致的。在公文等日常在竹简上或者帛上的书写,尤其日常公文书写逐渐为了方便趋于简化,于是隶书开始形成。

汉简

写得快了更有连笔,就变成了半隶半草的书体,这个大概就是后来章草的雏形。也可以说,隶书之后就有了草书,有了草书,才开始形成笔画更为精致,结构更加讲究的楷书,这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从秦到唐的这几个朝代,大约有700年。书体演变的过程,也是字体简化的过程,文字学家为什么重视小篆甚至更早的文字,就是因为从字的构成上能发掘其本义,而经过到隶书向楷书转化之后,字形上已经不能完全分析出其本义了。

魏晋˙楼兰木简

对于爱好书法的朋友来说,则主要还不在文字学分析形、音、义这方面,而是笔法的演变上需要注意。首先篆书相对少毛笔的提和按的动作,行笔速度上相对也比较均匀;隶书在这基础上带入速度和用笔的提按的强弱,楷书则更进一步增加了笔法的变化,结体上也更完美些,成熟以后的草书更兼有前三种书体的特点。

弘一法师是近代著名高僧,出家之前就是有名的书法家,他在谈到书法学习时建议从篆书入手。我们即使不能把篆书写得多好,但还是有必要了解其笔法,再进而了解隶书,然后学楷书和草书。

泰山刻石

篆书字帖,建议学《泰山刻石》,是秦二世的时候的碑刻,也就是标准的小篆,传说是李斯的作品,从中掌握最纯正的小篆。另一种《峄山碑》则是铁线篆,笔画较细,初学不容易把握,而且这碑刻已经是宋代的翻刻了。

曹全碑

隶书字帖,推荐《曹全碑》,其时代在众汉代隶书碑刻中较晚,东汉接近三国的时代,即有汉代隶书的部分,也比较接近章草和楷书,对于前后书法都能兼顾到些。当然汉代的碑刻不论摩崖还是碑很多,也各具特色,可以按照喜好选择。

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

楷书和草书碑帖,推荐《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千字文是1000个字,楷书加草书共2000个字,能掌握这两千字,基本在平时书写楷书、草书中也够足够了,超过这范围的字,如果懂得其中笔法与结体的原理,再稍作接触道理都是相通的。这本帖是北宋收藏家薛绍彭的儿子薛昌嗣在西安摹刻家藏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所以一般称为“关中本”。后来的书法家如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都推崇这部碑帖,并且在这上面下过非常大的工夫。至于现在很多人临学的墨迹本智永千字文只是一个写本,寄在智永名下而已,自然无法与之相比,尽量还是不学比较好。

智永之后唐楷进入盛世,如果再加一个唐楷的帖,建议学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目前最好的版本就是含有唐本中的字的那个版本,为海内孤本,原为清代李宗翰藏品,现藏日本。宋代西安和山东都有翻刻本,对于原碑来说还是打了折扣,可以参考。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学习书法最低限度的碑帖书目,推荐《泰山刻石》、《曹全碑》、《关中本智永真草千字文》,大致就这三种,这是为偏向学习楷书、草书的朋友推荐,《千字文》算是最需要下大工夫了,如果想要专攻篆书或隶书,那么可能需要涉猎更多的碑帖,对于爱好书法,又想与之有些亲密接触的朋友,这三种碑帖也足够长时间的去琢磨了。

(0)

相关推荐

  • UC头条:隶书怎么写好看? 五招教你如何写好隶书

    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曾说过:要想学好行草书,先练十年隶书再说吧. 林散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隶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一开始就埋头苦练楷书,结果到要转化到行草书时就非常难以转变,因为没有篆书和隶书的基 ...

  • 刘成伦|对赵之谦书法用笔的几点思考

    另辟蹊径,还是二律背反 --对赵之谦书法用笔的几点思考 ■刘成伦   赵之谦(1829-1884)是诗.书.画.印兼善的一代大家,沙孟海<悲庵居士文存跋>云:"赵之谦一代才华,经 ...

  • 读碑论帖 | 天下第一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 ...

  • 读碑论帖 | 王羲之《千字文》造就了集字碑刻的历史

    △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将书法家不同的书法作品中的字选出来,并根据新的文章内容将这些书法字汇集在一起,并且最后重新刻在石碑上,并制作成拓片为人收藏,供人们学习书法及文章之用,这就是书法集字. 集字这件事 ...

  • 读碑论帖 | 集字书法因王羲之而生

    所谓书法集字,就是将书法作品中的字选出来,根据新内容将它们重新汇集在一起,刻在石碑上,制作成拓片供人学习收藏. 集字,正是因王羲之书法而以诞生. 南北朝时,梁武帝收藏王羲之最为著名.梁武帝让文臣周兴嗣 ...

  • 读碑论帖 |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圣经

    △ 十七帖文徵明朱释本,以下所用版本同 王羲之,是书法中绕不开的书圣,王羲之<十七帖>,是学习草书绕不开的圣经.<十七帖>并不是17种碑帖,而是因为这部碑帖中的第一个帖前两个字 ...

  • 读碑论帖 | 近代碑帖收藏第一人

    朱翼庵,近代碑帖收藏第一人,因为收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北宋拓本,自号欧斋,他收藏碑帖的精善程度,在同时代藏家中找不到敌手.现在故宫的很多顶级碑帖,不少出自他的收藏. 他早年留学于英国牛 ...

  • 读碑论帖 | 碑帖拓本最早是宋代吗

    碑帖拓本目前最早的是宋代拓本吗?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碑帖以后,碑帖拓本的年代上限被推到了唐代.外国汉学家从敦煌带走的碑帖当中就有三种唐代的拓本. 其一是唐太宗的<温泉铭>,是这件碑刻的孤本拓 ...

  • 读碑论帖 | 王羲之的小楷碑帖

    钟繇之后,最重要的书法家当然是王羲之,他是一个集大成的人物,他传承了之前的传统又有所创新,而且他的风格基本上引领了后面的1000多年,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一起形成了中国帖学传统. △ 东方朔画赞 他的小楷 ...

  • 读碑论帖 | 钟繇的小楷碑帖

    唐代以及唐以前第一流书法家们,几乎没有留下真迹,这对于中国书法艺术而言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从唐代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的书法,有行书,有草书,有楷书,楷书一般都是指的小楷.小楷在当时的售价是最 ...

  • 刘月卯:临帖要坚守一家一碑一帖,要学会“举一反十”甚至“举一反百”

    ▲刘月卯作品 从进入终评的600多件作品来看,大家在选择范本上还是明显感觉到比较"挤",历史上有些书家或者有些作品被临摹的比较多,但有些临摹的比较少.宋元明清被选择临摹的书家作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