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732 | 刘祖建修木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我家老房子位于市场街上的中街,两立一间,每个排立各五根柱头。房子不高,一楼一底,全是木质结构。房子的门面两个排立之间不到五米。大门进去是堂屋,堂屋进去右面是房间,房间门朝堂屋开,再进去是一间小粮仓,最后面又是一间房间。堂屋左边的门进去是烤火的地方,有一个火塘,火塘再往里面就是灶房。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家的火塘也改在灶房的后面,紧靠着后门。我家的老房子不知建造于何年,我能记事的时候,房子就已经很陈旧了,所有的柱头、梁、板壁等,都像漆漆过的一样,黑得发亮。其实,那不是用漆漆的,是日久年深柴火的烟熏的。
虽然我家有一个火塘,实际上是一个过道,人进人出的较多,即使烧火,前后通风也不怎么保暖。我家冬天烤火取暖经常在靠后面的那个房间。那个房间不大,放了张大床,另外放了一个火盆,火盆的四周放了四张矮一些的长板凳。火盆的上面就是二楼,二楼上面堆放着生产队的账本和我父亲买来看的一些书籍。房门正对面板壁的上半部分钉了一块木板,我们叫吊板,吊板上放的几乎都是书籍,主要是父亲看的,记得有《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红岩》《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全传》《说唐全传》《三侠五义》等小说。父亲年轻时特别喜欢看书,他看的书主要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红色经典,也喜欢画画。父亲画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画像贴在房间一进门的右边的板壁上。父亲画的这五张伟人像,是黑白的,惟妙惟肖,至今我仍然清晰的记得这五张伟人像的模样。冬天,我们几乎都在这个房间烤火取暖。没有客人时,全家吃饭也在这个房间。母亲夜间给我们烘烤用冷水洗干净的衣服鞋祙,也在这个房间。
我读初中时,由于兄弟姊妹的增多,原来的旧房子就显得很拥挤了。父母决定把原来的旧房子撤了,在旧房子的屋基上修一栋相对宽敞一些的新房子。
为了修新房子,父母几年前就着手做准备。父亲和母亲拼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尽可能挣得更多的工分,尽量减少向生产队补超资款。今天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超资款。比如说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只有父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生产队的粮食(包括杂粮)是按人七劳三分配的,因我们兄弟姊妹多,都是吃“白饭”的。相对生产队别的社员来说,由于挣的工分少,工分折算成钱就少,又由于我们家人口多,分的粮食也相对较多,父母挣的工分钱,买不回这些粮食,差生产队的钱,中间存在的这个差额,就叫超资款。我家就要把这个超资款交给生产队,生产队拿到这笔钱,分配给那些工分多的社员。
虽然父母一天都不敢耽误生产队的农活,但每年还是要向生产队交一大笔超资款。为此,父母除拼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还要想方设法种些农产品、中药材,养几头猪,以此卖些钱来当生产队的超资款。除拼命劳动挣工分、挣钱,还要尽量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钱来修房子。
修房子需要很多的钱。父母带着全家人省吃俭用的那些钱,是不够修一栋新房子的。父母是背着许多债务来修房子的。不重新修房子是肯定不行的,因房子年深日久,陈旧破烂,再加上旧房子已经难以住下我们一大家人了。尽管背着许多债务,但父母还是决定重新修房。这一艰难决定的背后是父母拼命的劳动,拼命透支体能。
修房的柱头、檩子、梁,都是在比较远的乡下买的。记得有一天下午,父亲和母亲从上场口走到下场口,又从下场口走到上场口,去请人来帮我家抬修房所需的柱头、梁和檩子等。所请的人,都是壮年劳动力,都是同我家关系较好的人。那时别人来帮忙,都是无偿的,顶多就是到吃饭的时候,吃一顿饭,或喝几杯本地酿造的包谷酒。但如果主人为人不好,就很难请到人帮忙了。我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街邻隔壁有什么事,我的父母也经常去帮忙。所以,我的父母请别人时,别人会爽快的答应。
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木匠在街邻们的帮助下,将我家的木房子立了起来,但立起来的只是一个木房子的框架。
大约有三五位木匠在我家装修了好长一段时间。邻居们都说,这几个木匠做工做得好。这几位木匠的确技术很好。整堵的板壁、木门、门框等,都做得很好。无论做什么木工,他们都不用钉子,而且,木板与木板之间、柱头与柱头之间的连接,做得天衣无缝,牢固美观。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工匠精神。他们全凭精湛技术、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行走十里八乡。哪像今天那些所谓的木匠,做什么木工,都全靠钉子,离开钉子,他们可能什么也做不出来。
我和弟弟妹妹们,经常围着灶房看母亲给木匠们做炒鸡蛋、炒猪肉、炒豆腐干等好吃的。只要母亲一开始给木匠们做好吃的,我们就围在灶房不想走开。
看到木匠们吃炒蛋、吃猪肉,我常常馋得直流口水。那时我就想,当木匠多好啊,主人家舍不得吃的鸡蛋、猪肉也要拿出来给他们吃;倘若没有,借钱也要买给他们吃。那年冬天,经过木匠们好长一段时间的辛勤劳动,在过年前我家的木房终于修好了。从此,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憧憬,我长大以后,也去当一个木匠,顿顿有鸡蛋吃,有猪肉吃。
转自:汕尾日报2018.03.11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728 | 海陆丰的元宵节【林玉华蔡金针童晓燕沈建浩蔡秋胜庄海君】
文学看台725 | 尹祚鹏致林继宗先生一封信——读辛镛为先生大著《魂系潮人》所写评论“血与火的镇魂歌”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