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腹诊(二十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自注:心下痞鞭,雷鸣下利而心烦不安者。
半夏泻心汤多心烦不安的症状。
700)this.width=700;" >

图片:甘草泻心汤.bmp

-------------------

近来用甘草泻心汤辨证治疗急性化脓性扁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取得较好疗效,以前对于此类疾病辨证属于湿热者,多用甘露消毒丹、连朴饮等方加减,亦有取效,亦有疗效欠佳。此方在成人内科疾病尤其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较多,现将该方的应用做一总结,以利于在小儿疾病中推广使用,使更多的患儿受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杨东新

1,原文《伤寒论158条》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
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2,原文《金匮要略*百合惑阴阳毒病》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十)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记得《大长今》中长今用治皇帝的狐惑病时曾翻阅过《金匮要略》提到过此方。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曾用上方治疗一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2剂取效,不过该方味苦,许多小孩不一定配合,要做思想工作,效果蛮好。《伤寒杂病论》中有好几个方剂均是寒温并用,治疗寒热夹杂之症,值得总结思考。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君甘草以保胃气;连、芩泻心火,去湿热。虫疾之来也非一日,其脏必虚,卧起不安,知心神欠宁,故用人参补脏阴,安心神;大枣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虫得辛则伏也。
方剂研究: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被作为治疗狐惑病的专方来使用的。狐惑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因病发于头面与会阴,又有人称为终极综合证。然而,把甘草泻心汤作为狐惑病的专方看待,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实质。狐惑病是以口腔及生殖粘膜损害为主症。因此,可以把本方作为治疗粘膜疾病来使用,即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很多名中医对此方的运用颇有共识,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就是代表。就范围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等。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损,又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临床表现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伤寒论》中“其人不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即是胃肠粘膜被下药损伤影响消化吸收所致。临床上,甘草泻心汤既可用于治疗复发型口腔溃疡、白塞氏病,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结肠炎、直肠溃疡、肛裂疮等。结膜溃疡、阴道溃疡也能使用。不管是何处粘膜病变,均可导致病人心烦不眠,这可能与粘膜对刺激敏感有关。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粘膜作用,如《伤寒论》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变。总之,本方的临床运用要善于举一反三,不能被“蚀于喉”、“蚀于阴”的条文障住眼目。

本帖为离小裕老师帖子

-------------------

好文章!!!!!!!!!!!!!!!!!!!!

-------------------

受教了。

-------------------

言简,甘草泻心汤-粘膜病变。上热、中满(按之不痛),下虚。
(0)

相关推荐

  • 甘草泻心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一例

    基本情况 杨某某,男,16岁,亢家庄人,口腔溃疡一月余,中间一直没有好过,服诸多西药无效,腹泻,一天三到四次厕所,食欲差,口中有味,有时感觉气不够用.其母亲听人介绍我处看疑难病久治不愈效果好,遂来我诊 ...

  • 狐惑病(粘膜破溃的病)*甘草泻心汤

    那狐惑病呢,就是 如果是眼睛口腔比较多的情况是用甘草泻心汤, 如果是那个阴道破溃的话,就用苦参煮水去洗阴道, 如果是肛门烂掉的话,就用那个雄黄烤,用那个雄黄烤出来的烟去熏肛门这样子, 那其实呢,无论是 ...

  • 详解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方证

    三个泻心汤共有症状:心下痞满,呕,肠鸣.下利.共同病机:胃虚.邪(水.热)聚.共同治疗用药:胃虚,用人参.大枣.甘草健胃气,水聚,用半夏.干姜.生姜祛水兼健胃,热聚,用黄连.黄芩清热,黄连泻心热,故三 ...

  • 天下胃肠第一方

    半夏12g, 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12枚,甘草9g 此方名为半夏泻心汤,主要症状: 上腹部不适.胃镜显示糜烂性胃炎.消化溃疡,舌苔偏腻,舌苔腻有时可能是淡黄,有时可能是白腻,即使白腻 ...

  • 经方传真(二十五)

    第二十五章·薏苡附子散类方 一.薏苡附子散方        [方剂组成]薏苡仁,炮附子各等分        [用法]杵为散,每服3-6克,日三服.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有利尿排脓.消 ...

  • 古朴经方医案之二十五=====桂枝加葛根附子汤治疗感冒

    古朴经方医案之二十五=====桂枝加葛根附子汤治疗感冒 这是一个难得的典型病案! 时间:2012年9日 人物:孩子小姨 内容:晚6时许,老婆与小姨子通电话,言及感冒,浑身酸痛,后背僵硬,一天多时间.起 ...

  • 经方腹诊(十)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对于桂姜枣草黄辛附汤,我到现在没有真正的理解.望各位老师能够指点, 我写这些帖子不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是想通过学习腹诊的心得体会能 让各位老师给予指点,帮助我们这些临床经验少的人 ...

  • 经方腹诊(十八)柴胡加芒硝汤|经方特诊区

    柴胡加芒硝汤 于小柴胡汤方内加芒硝六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肋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下之而不得利,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 芒 ...

  • 经方腹诊(三十二)厚朴七物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5两 甘草3两 大黄2两 大枣10 枳实5枚  桂枝2  生姜5两 呕者加半夏5合 下利去大黄 寒多加生姜至半斤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自注:本方和厚 ...

  • 经方腹诊(二十九)大承气汤|经方特诊区

    大承气汤 大黄4两 厚朴5两  枳实5枚  芒硝3合 大承气是阳明实热为见证之方,其临床适用很广.医圣和后世医家论述十分详尽,这里不能一一论述, 请结合临床详细学习. 此证需大家详细学习,辩证准确,不 ...

  • 经方腹诊(二十八)旋复花代赭石汤|经方特诊区

    旋复花代赭石汤 代赭石1两  大枣3枚  甘草 3两 旋复花3两  人参2两  生姜5两  半夏半升 伤寒 发汗若吐若下  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此方较生姜泻心汤没有腹中雷 ...

  • 经方腹诊(二十六)黄莲汤|经方特诊区

    黄莲汤,我在书上,网上看到用处很多,因为没有临床实践,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发些医案来帮助大家理解. 黄莲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莲汤主之. 自注:伤寒之邪,停滞于胸腹之间, ...

  • 经方腹诊(二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特诊区

    昨天,收到了黄煌老师的表扬,我真的十分兴奋,特别的高兴.能为大家做点事,也是提高 我自身的水平画了几张图.因为水平有限,特希望大家对帖子中的不足或错误提出意见,我好改正, 不要因为我的水平,使大家有错 ...